「故土鄉愁」亂世梟雄,第一章 王闖只

作者 王俊智

「故土鄉愁」亂世梟雄,第一章 王闖只

人間正道正義在,時風滄桑故事多。

話說東漢末年社會動盪烽煙四起,各路英雄此起彼伏,魏蜀吳三國鬥智鬥勇,仗槊漳河起事,揮毫作詩文的亂世梟雄魏武帝曹操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舉成名,死後便長眠於俺老家石林時風羑水河畔。多少年來,其故事仍然街談巷議茶後飯餘傳說不斷。

且說時鐘走到一九三七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天炸地響,時風街也出了一個腰別紅布裹著笤帚疙瘩,充當手槍的王司令,一時成為遠近一方的名人。這就是小名為闖只的青年後生。

五百年前是一家。說起來,這青年後生祖上和我們也是一族。明代初年,俺王姓家族秉旨從山西洪洞移民中原腹地河朔地區湯陰,其中有一支遷至俺鎮羑河邊時風。那就是王闖只的先祖。

王闖只窮苦人出身,從小就以放羊放牛割草拾糞為生,兩間破泥抹棚遮身,草繩繫腰打赤腳,連頂草帽都買不起,靠給財主放羊放牛扛長工餬口過日子。

王闖只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最終最後成了一方有頭有臉的人物,多少年後,其傳說軼聞也仍然被人津津樂道。

王闖只心眼兒手臂有功夫,有力道,放羊的時候練了一手投石子神功,彈無虛發,一擊即準。

有次放羊,一隻頭羊偷嘴吃田裡莊稼,後面群羊跟進穀子地。王闖只一石頭子投過去,隨即將頭羊羊角砸折,弄得那頭羊血流如注,倒地死亡。為此,財主怪罪闖只,罰了他一年工錢。

王闖只還有一手絕活兒,一鞭子抽下去,能抽三百三十斤,俗稱三百三。當然,這都是臂力大的他,從小練出來的本事。

有回王闖只給張家財主使牲口,掌櫃讓他趕大車拉糞。正上坡哩,好碰坡(方言,意即有的牲口上坡一碰勁,頭一次猛一使勁就上去了,如果上不去坡,牲口就灰心不想拉了,這種一碰一碰的牲口,稱碰坡)的一頭尦趵騾子沒有碰上去,踢起了套盤子,連叫帶踢,屎尿齊下,弄得臭氣烘烘尿臊熏天。本來王闖只就有點二青頭(方言,意即二桿子),這下惹得王闖只一時性起,照準騾子耳後一個穴位,輪起胳膊,隨即一鞭子抽下去,“啪”地一聲響,就見那撩趵騾子立地應聲倒下,先是渾身打顫,後來就絕氣身亡。

一頭大騾子值錢海(方言,意即很多)了,這可不是一隻羊。這一回比不得那一回。王闖只惹下大禍了。張財主心疼得老大不願意,隨當(方言,意即立即)買通縣長,就把王闖只弄到湯陰大牢住了三個月,縣衙打得王闖只遍體鱗傷。最後財主買通縣長,在獄中逼王闖只簽字畫押,必須無條件無工錢給張財主白乾十年,還不能告狀。

王闖只帶傷出了監,氣得生了一場大病。但張財主沒有等他好利索,就又吆喝著王闖只上了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