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指引人類前行的思想燈塔

馬克思主義,指引人類前行的思想燈塔

  □商志曉

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中央隆重召開紀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情緬懷馬克思偉大光輝的一生,深刻闡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及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紀念馬克思這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面對他留給我們的無比豐厚的精神遺產、取之不盡的理論寶庫和影響深遠的思維方法,我們唯有敬仰,唯有尊崇。我們表達對馬克思及其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敬仰與尊崇,既與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深刻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有關,但最根本的,則是源自馬克思的偉人品格、崇高境界與博大追求,源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真理力量與實踐成就,源自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在世界風雲變幻的170多年間(自1848年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所形成的廣博效應、所引導的發展趨向。

  馬克思探尋並捍衛科學真理,矢志攀登思想高峰,以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發現”彪炳史冊

馬克思在17歲就立志“為人類幸福而工作”,懷有把個人事業和幸福與千百萬人聯結在一起的抱負;青年時代則開始關注現實問題並敢於直言,展露出超於常人的獨到分析和哲學思維。英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戴維·麥克萊倫在《馬克思思想導論》中,講到1842年馬克思為《萊茵報》撰稿,《萊茵報》創辦者摩西·赫斯曾這樣評價時年24歲的馬克思:“馬克思博士將最深刻的哲學嚴肅性與最敏銳的智慧結合起來。假如將盧梭、伏爾泰、霍爾巴赫、萊辛和黑格爾融為一個人,你才會得到馬克思博士。”

這一帶有預見性的評價中提到的幾個人,除萊辛是深具影響的德國劇作家、美學家外,其他幾人都是思想史上舉足輕重的哲學家、思想家。盧梭、伏爾泰、霍爾巴赫都是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其《社會契約論》《形而上學論》《自然的體系》影響極大;黑格爾則是十九世紀德國哲學的代表性人物,公認的辯證法大師。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列舉人類文明史上具有思想先導作用的哲學家、思想家,其中就包括盧梭、伏爾泰、黑格爾等人。

以馬克思具有的才華和能力,他完全可以獲得體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在深入瞭解社會、接觸一系列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體悟到工人階級的生活境遇併為之探尋擺脫苦難命運的思考中,他毅然站在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的立場上,致力於使無產階級由一個“自在”的階級轉化為一個“自為”的階級。為了尋求無產階級解放的道路,為了追求社會公正和科學真理,馬克思放棄唾手可得的優裕生活和社會地位,承受著來自政治的、環境的、生存的、精神的種種壓力,矢志不渝投身革命事業。

因抨擊現存專制制度,支持並組織工人階級開展反抗資本家的革命運動,馬克思被剝奪國籍,數度被驅逐追逼,四處漂泊流亡,成為一名“世界公民”。他與家人在異國他鄉顛沛流離、艱難度日40年,生活極其艱難。在貧困潦倒、疾病纏身的歲月裡,即便他與全家在吃了上頓沒下頓、沒有錢去付房租、養不起自己的孩子、致使7個孩子4個夭折的時候,馬克思始終未曾放棄追求,未曾動搖信念。在面對無數明槍暗箭、飽受詆譭中傷的艱難環境中,馬克思堅貞不屈、毫不退縮。在回答女兒的“調查表”留下的自白中,馬克思對自己特點的概括是“目標始終如一”,對幸福的理解是“鬥爭”,對不幸的理解是“屈服”,最厭惡的缺點是“逢迎”,喜愛的座右銘是“懷疑一切”,這足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堅韌勇毅、矢志不渝、熱愛真理、嫉惡如仇的鮮活形象。“他的一生是罕有的美麗的藝術整體,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前蘇聯馬克思主義研究專家梁贊若夫曾這樣評贊馬克思。

馬克思的人生是獨特而非凡的,但更為獨特而非凡的是他的思想。他傾注一生精力與全部智慧,孜孜不倦探尋真理;他涉獵領域廣泛,展露出超人的才華與非凡的創造力。為了科學事業和革命工作,他不吝付出、備受煎熬甚至以命相抵。馬克思一生著述豐厚,積澱起一座百科全書般廣博、思想犀利且見解深刻的理論寶庫。他在《資本論》法文版序言和跋(1872年)中寫到:“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資本論》耗費了馬克思絕大部分的時間和主要的精力,凝結了他最重大思想貢獻的“兩大發現”的精華,是馬克思的代表性、標誌性著作。這部230萬字的三卷本著作,不僅創單冊論著之最,且思想之深刻、邏輯之嚴謹未見出其右者,若再加上140萬字的第四卷手稿,真可謂巍峨高峰,無愧為人類思想史上的皇皇鉅著。

馬克思構建起的思想大廈,以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兩大發現”為核心,在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領域展開,廣涉政治、法律、民族、宗教、社會、歷史、文化等等。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的講話,在以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兩大發現”概括馬克思偉大貢獻的同時,還特別指出:“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偉大的思想總是與偉大的人格及艱難困苦的探索歷程相聯。一生飽受苦難煎熬的馬克思,為人類奉獻出無與倫比的思想智慧,成就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奇蹟。馬克思的坎坷人生和精神追求,他的人格魅力和奉獻犧牲精神,更襯托出他思想的深度和力量,更讓人為之景仰與敬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概括的那樣,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

  馬克思主義融匯世界觀與方法論,把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有機結合,實現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

以馬克思名字命名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集中了馬克思的思想創造,凝結著馬克思與他最親密的戰友恩格斯共同的智慧。作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之本質和規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在唯物而辯證地思考整個世界的同時,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本性、探尋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條件和路徑,以極其宏大的歷史視野呈現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是完備徹底的,不帶有任何偏見和先入為主的傾向;同時又是立場鮮明的,有明確的價值追求,公開申明為無產階級提供“精神武器”並以無產階級為“物質武器”,服務於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和其他一切社會主義理論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出色地把以下兩方面結合起來:既以完全科學的冷靜態度去分析客觀形勢和演進的客觀進程,又非常堅決地承認群眾(當然,還有善於摸索到並建立起同某些階級的聯繫的個人、團體、組織、政黨)的革命毅力、革命創造性、革命首創精神的意義。”

能夠把科學性與革命性、真理性與階級性結合起來,不是機械的而是辯證的,不是形式的而是內在的,唯馬克思主義能夠做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無產階級的解放必須以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為前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是外在於人民群眾的實踐之外,而與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追求緊密相聯,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強調並堅持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所要求的。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一代接續一代地生產著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的神學與唯心主義,主張人的意志、願望、某種客觀精神或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決定歷史變遷,把人民群眾及其作用排斥於歷史視野之外,則是顛倒本末,是根本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瞭方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馬克思主義把服務於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作為歷史使命,是以科學把握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及其向更高社會形態邁進的必然性為前提的,是以深刻揭示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為基礎的。這就把體現階級利益的價值追求與按照歷史發展規律前進的真理要求融為一體,把合目的性的主體選擇與合規律性的社會發展協調起來,使馬克思主義既謀求推翻資本主義、實現無產階級解放的階級使命,又著眼於在遵循歷史規律基礎上推動人類文明的整體性進步。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瞭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瞭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一種思想能夠達到如此高度,表明這種思想的科學性必然是深厚的,其價值追求必然是客觀的。馬克思主義達到如此高度的關鍵在於:把世界觀與方法論辯證統一,把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揚棄前人思想成果,在繼承中創新;從現實需要出發,揭秘社會生活基本事實;透過繁茂蕪雜現象,深入事物內裡和歷史深處;抓住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探尋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進一步,馬克思主義把唯物論與辯證法、普遍聯繫與永恆發展、歷史與邏輯統一起來,為我們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一系列科學方法;根本性地扭轉此前理論學說的純粹認識論旨趣,將“改造世界”的抱負與追求鮮明地寫在自己的理論旗幟上;從本質與呈現、運行與結構、現實與未來幾個層面,全方位展示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由內隱到外顯、社會形態由資本主義必然向社會主義過渡、人類社會由低到高的完整發展圖景。

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就不僅是科學的思想體系,同時也成為階級和政黨的宣言;不僅實現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在人類思想史上獨樹一幟並熠熠生輝,而且成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爭取自由解放、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思想燈塔。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深刻影響人類思維與認識,引導社會發展方向,在當今以至未來仍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

我們敬仰馬克思,尊崇馬克思主義,還在於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所具有的深刻影響,在於其強大的思想感召力和精神穿透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

2012年,瑞典學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和加拿大學者文森特·莫斯可共同編撰了一本名為《馬克思歸來》的書,彙集了一批西方學者對馬克思思想當代作用的論述。引人注目的是,該書大部分章節緊密聯繫我們社會生活中的網絡、數字、媒介、傳播工具等,就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來探索馬克思的理論與方法的意義。顯然,這些論述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馬克思主義備受熱議背景下產生的,是針對“馬克思回來了”“馬克思的書正在飛離書架”的情況而發生的。世界金融危機的發生,促使人們思考危機發生的原因及引發的影響,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受到關注和追捧,《資本論》一度成為暢銷書,西方社會形成新的馬克思主義熱潮。

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從誕生至今,從未遠離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實踐,從未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隔離,更從未淡出或消失於人們的思維和視線中。儘管社會發展已經遠遠超出馬克思當年的預見和想象,儘管新問題新矛盾新情況層出不窮且應接不暇,但這並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並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作用已經終結。此中原因就在於,我們目前所處的大時代,仍是由20世紀初起始的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大時代,當今時代既承襲歷史又吐故納新,卻仍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視域中。馬克思主義既立足現實又遠眺未來,其科學真理屬性及普遍解釋力和巨大征服力,既為它的忠誠捍衛者和追隨者高度稱頌,奉為思想指導和理論遵循;也迫使它的理論對手和思想敵人暗自從中獲取教益,自嘆無力應辯並由衷歎服。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大量具有真理性質、帶有普遍意義的普適性內容,如實踐與認識及其關係的基本原理、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行規律的理論、商品二因素與勞動二重性的論述、“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科學預測、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想追求等,不僅仍適用於當今時代,而且將對人類的思想創新和實踐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關於人民民主的思想、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關於社會建設的思想、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關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這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其中蘊含的方法論原則,以及以唯物辯證法為核心的方法論體系,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最具生命力和科學價值的內容,都已匯入到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寶庫中,成為我們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的不竭源泉。

星移斗轉,世事變遷。馬克思始終在場,馬克思主義依然為人們牢記。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德國柏林牆倒塌十週年之際,由劍橋大學發起的誰是新千年“第一思想家”推選,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隨後,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樣問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徵詢投票,結果依然是馬克思。自馬克思主義問世至今,但凡每一重大歷史轉折和重大事件出現,人們總是把目光投向馬克思主義,以期從中獲得理論啟迪和方法指引。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世界各地舉辦了大量紀念活動,馬克思的名字時時被提起,馬克思的畫像、書籍更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吸引了各國學者雲集北京,資本主義世界也以種種方式表達對這位“掘墓人”的深深敬意。馬克思沒有離去,馬克思仍在我們中間,我們仍然需要馬克思主義,這樣的聲音時時響起,其共識程度愈來愈高、範圍也愈來愈廣。

當代中國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既取得了實踐上的巨大成功,又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新的階段。特別是2008年西方發達國家引發而自身無力解決的世界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格局發生新的變化,資本主義陷入新的危機的聲音不絕於耳。而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髮展,進一步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不斷貢獻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了新的貢獻。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對馬克思最好的紀念。“今天,我們紀念馬克思,是為了向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為了宣示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道出了我們紀念馬克思的心聲。

(作者:商志曉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