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華人首富李嘉誠,許多不可能的事情去到他手裡就變成了輕鬆的賺錢機會,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別人還沒看出門道的時候,他卻一次又一次發現商機。當年李嘉誠在香港開發黃埔船塢。當時這片土地都是黃土爛泥,而且周圍沒有任何配套。李嘉誠一方面利用填海增加面積,另外他又利用時間差,減少了土地的轉讓金。僅僅這一項,李嘉誠就減少了20多億的成本開支。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李嘉誠隨後在建起了當時香港最大的屋村黃埔花園。整個屋村擁有100多棟高層住宅,還擁有學校、醫院等等配套。最後這個項目李嘉誠大賺了50多億。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李嘉誠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投資者。許多投資者都希望在項目投資後的第二天就開始賺錢。不過李嘉誠的許多投資都是在長時間後才展現它的威力。比如說李嘉誠目前在重慶的一塊地皮的投資。

10年之前,李嘉誠在重慶南岸區花了24.5億買下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的總面積達到了2500畝土地。最初的時候李嘉誠計劃在這裡蓋一個新城。這麼大的土地,如果建成的話,一定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項目。不過李嘉誠從一開始就沒想要蓋樓來賺錢,他不過是想囤地來賺錢另一方面降低風險。從2008年李嘉誠買下這塊地開始,內地就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房價大漲。如今的地價跟房價已經跟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言了。年初的時候,李嘉誠旗下的長和公司打算以200億的價格出賣掉這個項目的大部分土地。僅僅是部分的土地就已經價值200億了。也就說李嘉誠十年前囤積的這塊地,讓他大賺了十幾倍。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其實按照現在的規定,囤地是不被允許的。如果一塊土地2年之內不開發,就會被回收。那麼李嘉誠為何可以囤地十年呢,難道是李嘉誠有何特權。這就是李嘉誠的聰明之處,李嘉誠利用了龜速開發。李嘉誠一直在開發這塊土地,不過只是進度十分緩慢而已。李嘉誠利用這個簡單的套路,就躲過了監管。畢竟目前只是規定2年內必須開發,卻沒規定多少年內要開發完。

李嘉誠的這塊土地就輕鬆讓他賺到了200億。其實目前李嘉誠在國內還有大量這樣的項目。李嘉誠雖然在這幾年賣掉了不少的內地的資產,而且已經多年沒有新增購地了。不過他依然持有1059.1萬平方米的土地。這15885畝土地,可以說是價值連城。李嘉誠大部分的拿地都是位於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地段。這些土地當年的拿地成本也十分便宜。即使不開發,如今轉手出售,李嘉誠也將狠狠大賺一筆。這些土地的市值就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李嘉誠在東莞有一個項目,從1999年就拿下土地了,不過竟然計劃在2020年才完工。這個項目李嘉誠的利潤可想而知。

其實李嘉誠的這個手法,在香港就被幾大地產富豪給玩壞了。李嘉誠的好朋友李兆基的,當年就曾經用這樣的方法來開發樓盤。

李兆基在1979年聯合了鄭裕彤、李嘉誠、郭得勝一起投下了沙田第一城的項目。這塊土地當時是香港沙田區最大的土地,不過李兆基一直龜速開發。80年代中期的時候,房子已經蓋好了,不過李兆基還是不急著賣。李兆基一直把這些房子囤積著,等到90年代中期的時候才開始出售。

當時正是金融危機之前,香港的房價達到了頂峰,最後這個項目李兆基大賺400多億。李兆基當年就曾經說過,如果當初是一個人開發,做完這個項目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目前內地的房地產老闆都是用工業的思維來蓋房子,把土地當成了原材料,然後迅速加工,然後再出售。不過香港的房地產老闆都是用金融的思維來看待房地產。物業出租才是現金王道,然後利用這些租金的收入來參與房地產投機。利用週期性的操作,高賣低買。然後賺到的大量現金,再拿來蓋樓出租,源源不斷獲得現金流。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如今輕鬆大賺200億

十年前李嘉誠花24.5億買地,龜速開發躲過監管,今輕鬆大賺200億,李嘉誠的賺錢能力真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同時敢創敢拼,利用獨道的眼光,也懂得利用金融的思維。不過正是因為李嘉誠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才落下了一個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