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沒接招 海立股份控制權之爭暫息

隨著近日海立股份(600619,SH)第二大股東杭州富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葛明,決定終止公開徵集股份受讓方,圍繞海立股份的控制權之爭或將暫告一段落。

股份轉讓未果之後,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葛明還打算以減持方式“曲線”退出。10月23日晚間,海立股份公告稱,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即公司董事葛明,計擬減持公司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

若以減持3%的持股比例計算,前述減持完成後,富生控股及葛明合計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8.14%,持股比例約10%的格力電器(000651,SZ)將升至海立股份的第二大股東。而這比格力電器全盤受讓富生控股所持股份好多了,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電氣總公司)將繼續穩坐海立股份控股股東的席位。

富生控股萌生退意

9月21日,海立股份收到了富生控股送來的通知書,後者及其一致行動人葛明擬以公開徵集受讓方方式,協議轉讓其所持有的海立股份A股股份約9654.49萬股,佔海立股份總股本的11.14%。前述轉讓事項完成後,富生控股將退出海立股份股東層,葛明仍持有2494.79萬股。

對於海立股份的控股股東——電氣總公司而言,若這部分股份被海立股份第三大股東格力電器拿下,後者將威脅到電氣總公司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地位。

但最終情況是,海立股份10月22日晚披露,富生控股及葛明未徵集到合適的受讓方,因此,富生控股及葛明決定終止本次公開徵集。

這樣的結果令人意外,那麼富生控股及葛明是否徵集過意向方?格力電器又是否向富生控股及葛明洽談過股權轉讓的事宜呢?針對上述事項,10月24日,記者向海立股份發去了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覆。此後,記者又嘗試多次聯繫格力電器,不過電話無人接聽。

儘管未能如願徵集到受讓方,但是海立股份二股東依舊尋找到了其他的退出方式。

10月23日晚,海立股份發佈公告稱,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即公司董事葛明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減持的窗口期除外),擬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公司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

富生控股及葛明擬計劃減持數量不超過2598.93萬股,減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而減持原因則為自身資金需求。

2015年8月,海立股份以發行股份購買了富生電器100%股權,當時定價為7.40元/股,而截至今年10月23日收盤,海立股份的股價為10.52元/每股。

二股東將變更

一旦上述減持計劃完成,持股比例達到10%的格力電器有望成為海立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不過更高興的應該是海立股份的控股股東——電氣總公司。

此前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葛明宣佈公開徵集股份受讓方時,今年7月至9月間,電氣總公司以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香港)通過證券交易,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了公司股份,看似是為了鞏固自身的控制權地位。

電氣總公司在此期間增持海立股份A股1591.05萬股,集團香港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增持海立B股2740.72萬股,合計持股比例升至25.22%。另外大股東還計劃,自9月26日起的12個月內再增持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0.1%、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4.68%的股份。

電氣總公司及集團香港稱,擬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發展的信心,鞏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同時維護上市公司長期戰略穩定,保障海立股份作為獨立空調壓縮機供應商地位。

上述行為不難看出電氣總公司穩固控制權的決心,但隨著二股東的計劃改變,電氣總公司對於控制權的顧慮或許可以暫時打消了。 記者 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