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用生命換取一切,可是我們的生命已經透支完了

你有沒有想過用時間衡量你的一切,比如說你的手機、眼鏡、簽字筆等,不再說多少錢買的,而是多少時間。

手機,花了我半個月的生命;眼鏡花了我一天的生命;簽字筆花了我一個小時的生命。

似乎一切都覺得不再容易,一般人活到七十五歲的話,前二十歲與最後後十五歲基本不能用生命換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常人真正再拿我們生命換取我們所需的物質的時間也就40年——480個月——14400天。

我們在用生命換取一切,可是我們的生命已經透支完了

大家都是這樣的14400天,那怎麼會命有“貴賤”的區別呢?是否跟下面的情況有關。

  • 先天的資源

鐵柱家有輛小貨車,狗蛋兒是名司機,但家沒貨車,狗蛋兒只有通過開貨車才能將生命變成想要的物質(用於吃喝拉撒什麼的),狗蛋兒就只有將兩天的生命換取一天的物質,另一天就只能夠給鐵柱。而鐵柱呢,他就把狗蛋兒給他那天中的半天用於攢著保養車,另外半天就相當於加在了自己那部分生命裡(14400+狗蛋給的),相當於直接增加了鐵柱的生命價值。

我們在用生命換取一切,可是我們的生命已經透支完了
  • 技術壟斷

二狗是名銀匠,自己的事情就是做首飾、擔水,翠花兒想要把自家的銀簪子打成一副耳環。於是翠花就讓二狗幫自己打造首飾,條件是幫二狗擔10天的水。二狗花了2小時天去幫翠花打首飾,省了10天擔水的時間。反正大家都只有14400天,但是在這裡二狗就相當於掙了9天半的時間(14400+翠花給的9天),無形中又增加了二狗生命的價值。

我們在用生命換取一切,可是我們的生命已經透支完了

炒房、黃牛售票,這些抬高價格的事件,其實就是在壟斷資源或者技術,使得我們不得不用更多的生命換取更少的物質。為了獲得我們所需的物質我們多數人不得不提前透支著生命。

我們在用生命換取一切,可是我們的生命已經透支完了

生命工作的四十年需要先填完撫養小孩的坑(其實就是相當於填我們自己長大花費的坑),填完養老的坑,剩下的二十年還得去填其他生活必須的坑。

掌握資源是先天的,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更有價值的勞動技術,實現採用更少的生命獲得更多價值的方式來讓自己實現命“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