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你們嚴格是因爲我們愛你們——我親歷的美國小學的師生關係

劉碧波,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碩士;曾在美國紐約弗雷德·S·凱勒學校和公立130小學任教,現任深圳市一所國際學校幼教教研顧問;樂見島專欄作者。

本文共計3486字,建議閱讀時間8分鐘。


01

美國的師生關係不是問題


一般來說,美國的師生關係不是問題,多數美國老師是非常關愛學生的,師生關係很融洽、很平等,不存在教師權力遠遠高於學生或教師只能哄著學生的問題。

不妨以筆者在美國一所小學參觀的真實經歷為例。

紐約哈萊姆區(Harlem)的居民有11萬8千人,要想細說這裡每個家庭的情況是困難的。但概括而言,住在哈萊姆區的家庭比住在僅僅一英里之外的家庭收入要低許多,失業率也高於紐約(New York Metropolitan Area)其他地區。在許多人以及我的想象中,這裡的學校資金不足,教師短缺,效率低下。


可以想象,當比楊卡老師邀請我參觀她所在的小學時,我既好奇又忐忑。 比楊卡老師任教於哈萊姆區的一所憲章學校(憲章學校的意思是由納稅人出資,學生及家庭不負擔任何費用。但與公立學校相比,憲章學校享受更多的實施具體教學的自由)。當我邁進這所學校時,我發現我原來的想象完全是毫無根據的偏見。這裡的老師們非常投入,課堂妙趣橫生,學生們的眼睛睜的大大的,全是天真可愛又全神貫注的樣子。整個學校顯得積極又有序。

在比楊卡老師班級,有一行大字貼在牆上:"We are being strict because we love you” (我們對你們嚴格是因為我們愛你們)。

是的,比楊卡和其他老師對學生嚴格不是因為他們冷漠無情,或是為了自己的方便對學生強加約束,而是因為愛。最令我感動的是,當下午快要放學的時候,比楊卡老師照例舉行了她每天一次的特別活動:“Ask Miss Bianca”(有問題請問比楊卡老師)。同學們提問的手嘩啦啦舉起了一片,其中有個小姑娘,眼裡水汪汪的,淚水好像隨時要流下來。

比楊卡老師感覺到了她的委屈,柔聲點了她的名字:“Martha, what’s your question?”

我們對你們嚴格是因為我們愛你們——我親歷的美國小學的師生關係

這時瑪莎的眼淚已經掉下來了,說:“My mother put old Junior to sleep! Why would she do that?”(我媽媽對我家的狗實行了安樂死,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比楊卡老師走到瑪莎身邊,把她摟在懷裡,溫柔地說:“I am so sad to hear that. I know you are heartbroken. It must be a hard choice for your mother too. But Junior suffered too much and there is no cure for him. You don’t want Junior to suffer either, do you?”(聽到這件事我很難過。我知道你的心都碎了。我相信你媽媽也很難過。但是你的狗太老了,他得了治不好的病很痛苦。你也不想看到他一直痛苦,對嗎?)

見瑪莎搖了搖頭,比楊卡老師繼續說:“Junior must be in dog’s heaven now. Let’s close our eyes for a minute, remain in silence, and say goodbye to old Junior.”(你的狗現在在天堂了,讓我們閉上眼睛,安靜下來,和狗說聲再見)。這時候,瑪莎已經停止了哭泣,和所有的同學一起,為Junior默哀了一分鐘。在這一分鐘裡,教室裡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比楊卡老師和她的學生一起體會著生命和死亡。

我想,這是許多孩子關於生命和死亡的第一課,而我想不出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來教他們了。當大家都睜開眼睛之後,小瑪莎已經平靜了許多。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比楊卡老師讓學生們問自己問題並不限於學業上的問題,只要是學生自己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問,足見比楊卡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瞭解和關愛,真正做到了“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思貝爾斯語),而非僅僅把自己的角色侷限於一個數學老師或語文老師。

事實上,美國小學班級裡的classroom teacher(主班老師),幾乎一整天都和學生在一起,因為他/她要教多門課程,包括英語語言課程、數學課程、社會課程和科學課程,這些全部由這位主班老師來教。如此安排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學科之間過早地分裂,另一方面,更是希望這位主班老師能夠為人師表,用每天這段很長時間的陪伴,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02

美國的家長如何處理與教師的關係

家長和教師的關係以學生和教師的關係為基礎。只要家長認同教師是關愛學生的,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關係處理起來對雙方來說都不難。不過,

相對我們熟悉的中國式家長和教師的關係來說,美國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也有鮮明的特點,這種關係是融洽但又保有一定距離的。融洽表現在教師和家長能夠彼此尊重,並且為了孩子得到良好教育這一共同目標一起努力。


我們對你們嚴格是因為我們愛你們——我親歷的美國小學的師生關係

且以美國的公立小學為例,美國的公立小學一個班級一般有20-30個學生(不包括特殊教育的班級,特殊教育的班級相對更小),比一個典型的中國小學班級人數要少很多。同時,美國小學班級裡的主班老師幾乎一整天都和學生在一起。

綜合上述因素,美國小學的主班老師對每一位學生是非常瞭解的。在家長會上,大多數主班老師會安排時間一對一地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具體情況。同時,美國的老師十分重視做記錄,除了學生的測試成績,主班老師還會收集學生平時的課堂作品和記錄學生回答課堂提問的情況。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主班老師不會只是泛泛而談,而會展示學生的作品和平時積累的教師筆記,有針對性、有理有據地與家長溝通。所以,家長對老師非常信服。有些父母同時要操心好幾個孩子,對其中一個孩子關心不夠時,甚至認為老師對孩子瞭解和幫助比自己能給與的更多。

除了家長會上的溝通,主班老師每週還會製作一次“班級新聞”“班級新聞”

其實就是一頁紙,上面印著本週的教學內容和在學校舉行的特別活動。通過這一頁“班級新聞”,家長就能大概知道這一週學生在學校做了什麼,很好地保持了家校聯繫。與此同時,教師還經常邀請家長來參加班級裡的各種活動,例如:請幾位家長和學生分享自己的職業經歷,請家長來做班級活動的志願者,請家長為學生們慶祝集體生日,等等。相當多的家長對於班級活動非常積極。在這些活動中,家長們很自然地更瞭解學校、班級和老師,同時也很高興自己為班級出了一份力。

不僅如此,在向學區爭取學生的特別服務時,教師和家長是同一戰線,是盟友關係。美國的學校提供融合教育服務,學校不僅要請一般意義上的授課的教師,如果學生需要、經費允許,還要僱傭一些其他專業人士為孩子提供服務,例如:為口吃的孩子安排言語治療師服務,為有自閉症的學生安排行為分析師服務,等等。

這些服務是按需分配的,即:在學區代表、家長、教師等與這位學生有直接關係的人參加的會議上,如果大家拿出證據確實證明這位學生需要這種服務,學區就有義務免費為孩子提供該項特別服務。

這時,家長和教師會分別從自己的角度,以及自己平時對這名學生的瞭解,告知學區學生的真實情況,各自舉證表明學生需要這項服務,共同為學生爭取應得的服務。

但是,從保持教師專業人士的身份和保護隱私的角度,美國教師和家長之間也會保持適當的距離。美國的家長雖然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知情權,但要想什麼時候高興就什麼時候去找老師聊天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美國的家長不能也不會隨意打擾打斷教師的工作,要想和教師溝通,必須先預約方可跟教師通話或見面。家長也不能隨意佔用教師工作之外的時間,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問教師工作上的事情,被認為是不禮貌也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教師有權拒絕。

為保護學生和家長的隱私權,教師在校內外也不能隨意談論學生和家長的學習、生活情況。威斯康星州就曾發生過一件事,一名教師週末在酒館裡和朋友談論一名學生的隱私,結果正好被鄰座——這名學生的舅舅——聽得一清二楚。最後,這名教師被起訴,並被吊銷了教師資格執照。

03

美國的家教對師生關係的影響

美國有沒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呢?有,不過和中國式的尊師重教又有明顯的不同。美國政府和人民非常重視教育,在教育上投入巨資。2018財年度,聯邦政府教育預算高達590億美元,並且這已經是特朗普政府在2017財年度教育經費的基礎上進行削減後的數據。美國社會的組成以中產家庭為主,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父母很清楚教育對子女的影響,對子女有比較高的要求。


我們對你們嚴格是因為我們愛你們——我親歷的美國小學的師生關係

例如紐約的學生,放學後往往要參加各種興趣班,如陶藝班、少兒編程班、芭蕾班、樂器班等等。所以,許多美國學生也不是下午3點半放學後就沒事幹了。上文曾提到美國教師會邀請家長參加自己班級的活動,一般來說家長對此都是非常積極的。一方面許多家長有利他心,另一方面,家長也希望子女明白自己對教育的重視,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

但是,對教育的重視不等於對教師個人權威的盲從。美國個人主義盛行,家長不會鼓勵學生對教師所說的話照單全收,而是鼓勵孩子批判性地看待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理念。同時,教師這個角色更多意味著責任,而不意味著權力凌駕於學生之上。筆者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讀研究生時,一位教授在第一節課上就強調“earn your students’ respect in the first month” (在第一個月努力贏得學生的尊重)。是的,美國學生對教師的尊重是教師通過展現專業能力和對學生的關愛贏得的,而不是教師這個職位天然帶來的。中國一些學校的現象,如由教師指定班長,在美國是幾乎絕跡的。

當然,美國並非天堂,也有家教不好的家庭。不能否認,一些家長將對教育的輕視和不良習氣傳遞給了子女,導致這些學生不尊重教師,甚至對教師進行口頭的威脅或人身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並非完全弱勢。

美國公立學校的教師絕大多數是教師工會的成員,教師工會會給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像保護其他公民一樣,法律也保護教師不受威脅和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