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芳:安徽「小媳婦」的大事業

“2009年1月懷著久違的心情踏上回國的飛機,終於可以回國了,可以與祖國相伴、與親人相伴!這一天讓我等了一個‘八年抗戰’! ”作為中科院“百人計劃”的生物科學家,吳麗芳放棄海外高薪挽留,最終還是回來了。

和大多數回國的人一樣,滿懷興奮的心情憧憬著自己未來的事業和人生。都說萬事開頭難,回國創業的經歷讓吳麗芳感受到了這是有多難!

“呆在不足10平米的辦公室,沒有學生,借用別人的實驗室,資金不足,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心情一度跌倒了谷底,晚上躺在床上都會想著,難道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回國生活嗎?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事業和家庭如何協調?……”吳麗芳回憶當初回國時,笑著說。

吳麗芳:安徽“小媳婦”的大事業

“百人計劃”獲擇優 回國創業開始起步

作為現任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生物所副所長的吳麗芳,求學經歷也是沉甸甸的。200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獲得者。2001-2008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深造。2009年放棄海外高薪挽留,毅然回國。同年,作為海外傑出人才被中國科學院引進作為“百人計劃”。

“答辯順利通過,我的創業夢真正開始啟程了。200萬元的百人計劃資助經費,使得建設實驗室基本平臺成為可能。……新實驗大樓的建成,使得我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實驗室,280平米的實驗和辦公面積,雖然不算闊錯,但足以啟動我的夢想了。”對於“百人計劃”的科研空間,吳麗芳深知其來之不易。“我親手設計和規劃實驗室的每個細節,哪怕幾個電源插頭的位置我都會親自設計,想了又想,慎之又慎。……”

吳麗芳:安徽“小媳婦”的大事業

就這樣,2010年的大半年的時間,吳麗芳都在忙著訂購試驗檯、購置儀器和實驗室的佈局中度過。“很忙、很累但很充實,看著裝備一新的實驗室,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 ”回想當初,吳麗芳表達地很輕鬆。

人格培養比知識來的更重要

“舅舅是50年代的大學生,對化學和遺傳學頗有研究,在他的影響下,我報考了南京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專業(本碩連讀),有幸遇到恩師劉大均院士。”談及已故恩師,吳麗芳不禁動容。“在他身上,我學到了科研的高度,待人接物的敏銳力,以及團隊的重要性……這些深深影響著我現在的教育方式。”

在科研創業的同時,吳麗芳身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是我們做老師的社會責任,我一直跟學生們強調,要培養健全的人格,這比做多少科研都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吳麗芳一直用榜樣的力量來影響每一個學生。“我一直跟學生強調,要擁有團隊精神,更要學會感恩。”大到學術總結,小至論文署名,吳麗芳用實際行動教育著每一個學生。

“扶上馬送一程。”吳麗芳說:“人才是社會的,我們作為導師的不能自私地據為己用。”在教學中吳麗芳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機會,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大型會議,參與知名專家院士培訓……

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悉心指導,在生活中也是學生的貼心大姐姐。“吳老師,我跟對象又吵架了……”吳麗芳笑著說:“我跟學生在一起非常開心。”

吳麗芳:安徽“小媳婦”的大事業

“小媳婦”事業家庭得以兩全

“女科學家”“事業女強人”……這樣的頭銜吳麗芳似乎都不太認可,“處理好不同的社會角色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吳麗芳說到:“現在社會,解放了女性,社會地位得以提升。就能力而言,女性完全可以承擔更多的社會角色,但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工作上再多的成就,也不影響吳麗芳迴歸家庭時的“小媳婦”生活。

“出國8年,與家人、孩子聚少離多,這讓我十分慚愧。”相對於正常家庭,吳麗芳感嘆到:“每天和女兒通個電話已經成為留學8年的習慣,我盡力地與女兒和家人分享彼此的每一天。”

“回國當年,正趕上女兒中考,孩子升學與實驗室搭建同時進行,那一段時間對我來說真是非常大的挑戰。”吳麗芳說:“在家裡,多與她溝通,以表揚為主,為孩子樹立榜樣。”

“在女兒身上花錢最多的應該是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每到暑假,女兒就和我一起出差,去到全國不同的地方,見到不同的人。久而久之,她懂得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說到孩子,吳麗芳十分欣慰:“現在女兒已經在中科大畢業,在一家國企任職。”

“女兒的愛讓我覺得累中有樂,她放學回來都會擁抱我,誇我做的菜好吃,我心裡都甜死了。”母女倆經常一起逛街,“我們一起去理髮店做頭髮,理髮師都驚奇地以為我們是朋友呢,跟女兒在一起,總是覺得生活中的小事很有趣。”

雖然老家遠在山東煙臺,但吳麗芳從未含糊對於父母的陪伴,一有時間就回家陪老人聊聊天,吃吃飯。“都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我儘量不讓這些成為以後的遺憾。”

“與婆婆20 年沒紅過臉,與老公在家從不爭輸贏,不挑毛病、多做少說……”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吳麗芳依然享受著柴米油鹽的家庭生活。

“第二糧倉”首席 投身“三農”服務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期間,吳麗芳從事分子育種方面的研究,這為她回國進行生物農業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所有的科研一定要‘接地氣’,才能惠及老百姓。”

2014年,吳麗芳牽頭實施了“第二糧倉”科技工程,她對項目目標進行深入講解,從砂姜黑土改良技術集成示範、赤黴病綜合防控技術、農牧耦合改土技術、品牌糧食建設方案、農業全產業鏈技術集成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各課題組任務、分工以及合作內容,將責任落實到人。“第二糧倉”被列入2017國家四大農業科技工程。

“用心感受三農需求,用心服務農村、農業、農民。”吳麗芳在採訪中說到:“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成果都將是整個社會的,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我們的國家。”

“合理地安排家庭生活和人生規劃,這比什麼都重要。”中科院生物所吳麗芳作為海歸創業的典型,做出“大女人”事業同時,也過上了“小媳婦”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