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臺灣正式迴歸祖國

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 (農曆九月二十),臺灣正式迴歸祖國。

1895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將遼東半島、澎湖群島和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


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日本人繪製的《馬關條約》簽字現場

由於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損害了俄國、法國和德國的利益,所以在《馬關條約》簽署6天后,在俄、法、德三國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將遼東半島歸還給了中國,但清政府卻支付了三千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作為賠償,史稱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在三國干涉還遼事件的影響之下,兩江總督張之洞希望英國和法國能夠再次出面干涉,強迫日本將臺灣歸還給中國,然而,英、法兩國無意在臺灣問題上得罪日本人,所以寄希望於列強出面干涉還臺的努力失敗了。(歷史今天

臺灣島內的仁人志士,不願意成為亡國奴,強烈反對日本侵佔臺灣,掀起了反割臺鬥爭,但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鎮壓而宣告失敗。

自此以後,臺灣長期被日本霸佔,直到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臺灣才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一行抵達日本

1943年8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埃及舉行開羅會議,會後發佈了《開羅宣言》,《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侵佔中國的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公告》又進一步重申了《開羅宣言》的相關規定。

1945年9月,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軍事命令,根據這一軍事命令的相關規定,臺灣省的受降儀主官是陳儀,地點在臺灣臺北公會堂,時間是1945年10月25日(距今73年)。


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25日,在臺北舉行的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

1945年10月25日(距今73年),臺灣地區日軍投降儀式正式舉行。中國方面陳儀長官等、美國聯絡官柏德爾准將出席儀式。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在投降書上簽字。上午10時,陳儀代表中國政府通過廣播電臺宣佈:從即日起臺灣和澎湖列島正式重新歸入中國版圖,該區一切土地、國民、政事皆歸於中國主權之下。結束了日本在臺灣長達50年的統治。

日本宣佈投降後,國民政府鑑於臺灣情形特殊,乃在臺灣設立與大陸各迥然不同的行政長官公署制度。於9月28日公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並任命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行政長官公署與警備總司令部於9月28日,派公署秘書長葛敬恩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副參謀長範誦堯2人籌組前進指揮所,併兼該所正、副主任,10月1日,中國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延孟奉命攜帶國民政府國旗單機飛臺北,並在臺北升起國旗,10月3日,中國陸軍先頭部隊乘木帆船抵臺,10月5日,葛敬恩率領幕僚80餘人,由重慶抵達臺北。此為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的首批抵臺人員。10月16日,傳聞國軍將於10月25日抵達基隆,民眾乃聚集碼頭準備迎接。自早到晚,卻未見軍隊來到,許多人露宿碼頭久等。10月17日,由陳孔達所率的陸軍第七十軍,以及部分公署官員,分乘美國運輸艦40餘艘抵達基隆。這是第一批登陸臺灣的國軍。大軍登陸後,受到久候民眾熱烈歡迎。14時40分,第七十軍進入臺北,更受到數萬市民夾道歡呼,軍隊所經過的路兩旁,砌成了人牆。其中有些日本人也乖乖地排站著。10月24日,陳儀率其公署官員於午後由上海飛抵臺北。

我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通車

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在24年前的今天,1994年10月25日 (農曆九月廿一),我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通車。

1994年10月25日,我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今天正式通車。

太湖大橋東起胥口漁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橋體簡捷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條飛舞的銀鏈,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蜿蜒起伏。

這項浩大的工程,是江蘇省吳縣自籌資金1億多元,經過近千名建設大軍兩年奮戰完成的。大橋的建成,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太湖西山諸島的交通,實現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橋的夙願,而且將為開發和利用太湖自然資源和發揮地理優勢,加快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建設,儘快建成環太湖旅遊經濟區,發揮積極作用。


夫子寶貝: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太湖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