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天津安定醫院,護士和病人。/ 視覺中國


如何向精神病院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你很可能無法證明。因為在精神病鑑定、治療都缺乏專業性和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任何說法和努力,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精神病症狀之一。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馮小剛推出了一部賀歲片叫《沒完沒了》,片名彷彿是對弗朗西斯•福山的回應。

電影中有一個特別內涵的橋段:韓冬(葛優飾)把老闆阮大偉(傅彪飾)擺了一道,阮大偉正氣到爆炸的時候,韓冬給精神病院打電話喊來了幾個醫生。

劉威飾演的精神科醫生看到阮大偉情緒激動,對手下解釋:“看見沒有,這就是典型的狂躁型患者,不犯病的時候跟好人一樣。

不管阮大偉怎麼辯白“我是好人”,醫生拿電棍把阮大偉電暈,準備強行帶走。要不是其他人及時趕來,阮大偉就妥妥地被精神病了。

現實中一位河南大學生劉剛(化名)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沒有精神病的大學生劉剛被送進精神病院。/ 《中國青年報》


01

精神病為何成了“帽子病”


據新京報報道,劉剛在2015年7月被學校老師強制扭送到了精神病院,並且在裡面待了134天,劉剛稱自己在醫院裡經歷了被灌藥、電擊治療、毆打等痛苦的“治療”過程。

出院後,劉剛隨即起訴學校和精神病醫院。為此,劉剛也找了第三方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作精神鑑定,結論是——劉剛“不是精神病”。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劉剛拿到的鑑定結果顯示無病。/ 澎湃新聞


那劉剛是以什麼理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劉剛入院記錄除了“性格孤僻”之外其他項都正常,而二審中被告的辯護重點是劉剛的“行為異常”。

僅僅有這些“症狀”顯然不能強行收治,關鍵在於,醫院取得了劉母的簽字同意。但劉母表示:“那裡的人說如果不住院就不能開證明,兒子也上不了學,稀裡糊塗就簽了。”

按照國內精神病院的收治程序,“自願治療”需要得到病人或近親家屬的同意,而“非自願治療”則需要證明病人已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了傷害才可以強制收治。

換言之,如果家屬確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籤了字,或者是出於某種家庭糾紛而故意簽字,一個正常人完全有可能被當成精神病送進醫院,即使他本人清清楚楚地表示反對。

更糟糕的是,正如《沒完沒了》中所示,情緒激動地大喊“我沒病”,很有可能會被當成一種精神病症狀。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電影《沒完沒了》裡,主人公百口莫辯,被趕來的精神病醫生用電擊棍擊倒。


在澎湃新聞的採訪中,劉剛回憶,他從入院就跟院方說自己沒病,還嘗試著用各種方式和外界聯繫,但他沒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陷入了一個怪圈:有病的人都會說自己沒病,反過來要是乖乖接受治療,又證明了有病。

所以也就有了那個荒謬的笑話:在精神病鑑定、治療都缺乏專業性和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任何說法和努力,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精神病症狀之一。

1973年,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讓8個正常人假裝有幻聽,去精神科掛號就診,結果有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1人被診斷為躁鬱症,全部送院治療。

當他們要求出院,向醫生表明自己已經痊癒時,卻被醫生認為是“妄想症”加劇。而他們在醫院中的一切行為,包括聊天、做筆記等,也被當做病情發展記錄到了病歷裡。


02

精神病院是門好生意


精神病院,這個常常被作為所在地都市傳說主角的地方,卻面臨某種短缺。南方週末曾報道,一項國際性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1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有92%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

另一個統計數字更大——2億,來自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截至2017年底,全國13.9008億人口中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總患病率高達17.5%;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1600萬人,發病率超過1%,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數量龐大的精神病患群體,加上我國超過2000多個縣級市都沒有精神病專科醫院,一方面說明了醫療資源的短板,另一方面也給了一些人“施展”的機會。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陝西西安,一家精神病醫院的領導要病人給自己幹私活,導致病人墜樓。/ 華商報/ 視覺中國


2015年,溫州一家精神病院以“首支精神病醫院概念股”名義在港股上市。2017年底,該醫院衝擊A股IPO,其招股書上顯示該院擁有10家分院,常年入住率達到了95.73%,而毛利率為38%,接近三甲綜合醫院的毛利率水平。

2016年,這家醫院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億元人民幣,2017年上半年就入賬3個億。財務表現很搶眼,但由於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合作的管理模式得不到證監會信任,這家精神病院未能如願在A股上市。

雖然這家醫院是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且招股書顯示醫保賠付比例達到了90%左右,但由於精神疾病需要長期住院護理,住院治療費依然價格不菲。

其招股書上顯示,2015年有一位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到了42.5萬元,2014年至2017年花費超過29萬元的患者有8位。而2016年有超過1000位住院病人花費10萬-20萬元,佔住院收入的比重為44.46%。

比如根據東方今報報道,該案例中的劉剛入院半個月,劉母就收到了醫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聲稱劉剛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進行ECT電休克治療(也稱電抽搐治療),但“這個比較貴”,徵求劉母同意。而劉剛表示,早在醫院給劉母打電話之前,醫生就對他進行過電擊治療。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電影《飛越瘋人院》裡,主人公策劃逃離。


據瞭解,目前電休克療法有兩種:一種是ECT,被治療者接受電擊時會全身抽搐,還有個別患者會出現骨折、牙齒斷裂的副作用;還有一種是MECT,讓被治療者在麻醉睡眠狀態接受電擊,因此不會發生抽搐,也不會對身體造成物理性傷害。

顯然,MECT比ECT更貴,目前做一次MECT的費用大約為300元—400元,一個療程大概需要做6到12次。至於劉剛被迫接受的ECT治療,到底收了多少錢才算“比較貴”,暫時還沒有得到披露。

倒是在劉剛向媒體的講述中,說到了出院前夕,院方還要求他結清剩餘的治療費用,這再次和《沒完沒了》的情節不謀而合。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被電擊了,也要付診療費。/ 電影《沒完沒了》


03

精神病也是座圍城


通過劉剛的種種經歷,我們可能得出一個令人無奈的結論:一個人如果被認為是“精神病”,他的任何行為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發病症狀。這是否會使得精神病成為一條輕而易舉限制一個人自由的捷徑呢?

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用高中思想品德課本上的話說,精神病也是一把“雙刃劍”:既然精神病人可以因為這項病症,避開某些法律責任,甚至還有可能獲得社會體諒,所以在有些時刻,“精神病”就搖身一變成了刑案中的一種辯護策略,甚至一些碰瓷黨也學會了這一招,自恃有精神病而橫行街頭。

精神病又儼然成了一座圍城:有人千方百計證明無病,有人則千方百計證明有病。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肇事寶馬汽車。


2015年,南京一輛寶馬轎車高速闖過紅燈,撞上另一輛轎車側面,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受傷、多車受損,肇事者棄車逃逸。

後來,警方抓獲肇事者,相關機構出具一份鑑定,聲稱其“患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引發輿論譁然。

後來,隨著類似的案例一再出現,“別惹我,我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也成為流行語,用來調侃借病避罪的行為。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精神病的問題,遠遠超出了這種疾病本身。/ 視覺中國


目前,劉剛的案子還在審理中。不想病的“被精神病”,沒“被精神病”的卻想得病,一個硬幣的兩面都是讓人不寒而慄的故事。

讓有病的人得到治療,讓沒病的人別被“誤診”,不讓別有用心的人把精神病當成擋箭牌、搖錢樹。怎樣處理好精神病的問題,恰恰是考驗社會安全感的難點與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