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近日,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18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包括75名正式成员和10名国际成员。其中,柴洋、傅嫈惠、廖敏妃、林希虹、王晓斌、游景威、梁卓伟等七位华人学者入围。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是业界公认的最高荣誉之一,NAM认可并表彰那些在专业领域和为社会服务表现杰出的科学家学者。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长Dr. Victor J. Dzau在祝贺新当选院士时说:

新一届院士是杰出且多元化的院士,他们是一群真正卓越的学者和领导者。他们在科研和教书育人工作中令人印象深刻,并引领了科学发展,改善健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他们在美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医学、健康和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当前最紧迫的健康问题,并为未来的健康和医疗提供科学知识和信息。新院士和现在的院士们都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和学者,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以此为荣。

NAM的院士已增至2178位和外籍荣誉院士159位(陈竺、巴德年、刘德培、戴建平、柯杨、励建安等中国学者先后当选为NAM外籍荣誉院士)。

1、柴洋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柴洋博士是南加州大学(USC)颅面分子生物学中心教授。他是研究颅面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类型的分子调控领域的先驱。他的开拓性研究带来了创新生物工程疗法,为那些饱受头部和脸部畸形折磨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2、傅嫈惠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神经科教授傅嫈惠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神经髓鞘生物学和昼夜节律与睡眠行为。她发现了对昼夜节律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基因,并且揭示了导致睡眠时间变短和睡眠行为改变的遗传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傅嫈惠博士在今年5月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又斩获的一项殊荣。

3、梁卓伟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梁卓伟博士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和公众健康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公共卫生医学。他在传染病的控制和传染病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对非典型肺炎(SARS)和H1N1流感的研究工作。同时他一直热衷于全球健康和医疗教育,是这方面的领袖之一。

4、廖敏妃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廖敏妃博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神经外科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脑瘤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脑瘤疫苗。她在脑瘤的免疫学研究和设计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的临床试验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这类肿瘤疫苗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它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脑瘤。

5、林希虹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的林希虹博士是一名生物统计学家。她致力于研发统计和计算方法来分析从传染病学、环境和临床研究中获得的高通量遗传和基因组数据。她在全基因组测序关联研究,基因-环境互动,整合分析,和复杂观察性研究中对统计方法的出色研究和应用,为统计学、遗传学、传染病学和环境健康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6、王晓斌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王晓斌博士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早期疾病起源中心主任和儿童健康教授。她的工作将生物标志物、临床医学,传染病学和疾病预防结合在一起。她的研究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哪些在胚胎期和围产期的遗传和环境先导因素可能会对诸如早产、肥胖症、哮喘和高血压这些儿童和慢性疾病产生影响。

7、游景威院士


7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游景威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视觉和嗅觉的信号传导,这些生理过程是视觉和嗅觉的起源。他对视网膜功能的开拓性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对昼夜节律和多种遗传性失明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解。

我们再次祝贺这7名新晋院士,也期待更多华人学者能够涌现出来,推动科学进步,改善人类健康,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