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新建38350个城区学位 化解大班额

道县:新建38350个城区学位 化解大班额

独家:50人教室塞近百名学生 探究海南大班额问题背后的原因

道县:新建38350个城区学位 化解大班额

四川为大班额“瘦身”

道县:新建38350个城区学位 化解大班额

四川为大班额“瘦身”

湖南教育新闻网·教育影像志讯(通讯员:蒋施龙)日前,永州市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高建华等领导一行,来道县督察绍基学校、敦颐学校等城区学校学位建设和化解大班额工作,高度赞扬道县是全市学位建设投入最大、进展最快、效果最好、建设学位最多的县区之一,确保了2018年秋季开学前全面完成消除超大班额任务。这是该县举全县之力,将城区学位建设作为民本民生的第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如期完成化解大班额工作的一个剪影。稳步“建”。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县城区人口从20多年前的8万余人急增到现在的20余万人,学龄人口相应成倍增长,但是城区学位建设却没有跟上学龄人口增长的节奏。根据永州市学位办统计数据,道县2018-2019年城区学位建设计划投资21亿元新建11所学校,改扩建10所学校,接收道县师范校区,学位建设任务38350个。充分利用现有学校“扩”。该县明确2018年为城区学位建设攻坚年,成立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区学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学位办分设规划设计组、征地拆迁组、资金筹措组、工程建设组、师资配备组、设施配置组等6个工作组专抓。该县通过向上争、平台融、财政投、银行贷等渠道筹措可用资金8.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7亿元。该县层层签订军令状采取“5+2”、“白+黑”“雨+晴”、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限期销号等作战法,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前完成了道县二小、进修附小、六小、七小、营江学校、岑江渡中学、潇水学校、绍基学校、东门初中、二中等10所学校改扩建项目,交付城区学位10205个。此外,该县投资6270万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秋季开学全部投入使用,实现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投入500万元为学校配备课桌椅、黑板、铁床等教学必要设施设备,保证今年秋季中小学办学需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建。该县下一步将新建成道县八小、永纺小学、西洲小学、谷源学校、新敦颐学校等5所学校,目前以上学校EPC项目已完成招标。该县计划明年完成东阳小学、东阳中学、寇准小学、富塘小学、新东门中学、工贸学校等6所新学校建设,已开展前期工作,2019年底交付使用。

切实“消”。2018年上期,该县15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492个班学生37689人。其中55人以上大班额463个,65人以上超大班额349个。2018年下期,15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37902人686个班,同比扩班194个,55人以上大班额368个,同比减少95个,完成率20.5%,超额完成省定大班额化解任务。65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完成率100%,提前完成全面消除超大班额任务。全县小学一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七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小学二年级、初中八年级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九年级班额控制在65人以内。

合理“分”。该县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五中停招小学新生,控制初中招生规模,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濂溪学校更名为道县九小停办初中,扩大小学招生规模。明达学校更名为进修附小明达校区,停办初中,改办小学,隶属进修附小管理。成立道县八小上关联小并入八小。岑江渡中学更名为敦颐学校岑江渡校区,隶属敦颐学校管理,与营江学校一并纳入城区学校,开通城市公交,承担城区义务教育招生调剂。拟将道县二中整体搬迁到道县师范校区,二中原校址改办初中更名为道县树湘学校。二是实施就近扩班分流。坚持依法、就近就便、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抓好学校扩班、学生分流工作。道县五中的五、六年级,道县五小的六年级成建制搬迁到敦颐学校上课。道县三小五、六年级成建制搬迁到绍基学校上课。道县六小的一年级暂时租用民办朝阳学校8个教室上课,待六小扩建完成后迁回。明达学校八、九年级整体并入绍基学校。濂溪学校的八、九年级和二中的九年级整体并入树湘学校。三是加强保障抓迁移。该县为切实保障迁转学生安全上学,今年秋季开学新投入30台标准校车为迁转学生开通校车运行专线。道县三小、五中、五小迁分别转到绍基学校、敦颐学校上课的学生免费乘坐校车。对选择家长接送等其他方式上学的,迁转到绍基学校的三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补助交通费400元,迁转到敦颐学校的五小、五中学生,每人每学期补助交通费200元。同时,增开2条到潇水学校的学生公交专线,并在校门口及交通复杂、人口密集路口设置护学岗,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

划片“招”。该县坚持义务教育“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实行小学按区域划片招生,适龄儿童按户籍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初中按小学毕业学校划校招生、免试入学,城区初中不面向全县招生,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城区各学校新生招录计划数具体到校,共确定城区小学一年级4140人、初中七年级4650人,民办学校1150人。同时,严格资格审查。在入学资格上,优先安排户籍、法定监护人房屋权证一致并实际居住的原住居民子女和军、烈属子女入学;调剂安排享受政策性保障的随迁子女、经商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当辖区学位不足时,户籍、房产一致并实际居住的,按在学校辖区内的入户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就读。学校服务区域学生超出学位计划的,采用微机派位的方式安排到城区其他学校就读。民办学校招生不受条件限制,但原则上优先接受城区户籍房产人员就读。

按需 “配”。2018年该县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特岗教师、接收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等途径,补充公办教师 281人。其中,招聘233人,特岗12人,免费师范生毕业26 人,引进县外人才10人。同时,返聘退休教师198人、招聘合同制266人、聘用顶岗实习大学生54人、学校自主临聘407人,共计补充教师1206人,切实满足化解大班额扩班分流的师资配套需要,基本达到按师生比要求,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该县想方设法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师与公务员同等享受乡镇工作津贴,稳定教师队伍。2016年起,该县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由原来的25-100元/月提高至200-1000元/月,班主任津贴由原来的100元/月提高到500元/月,是全市标准最高的县区。该县教师岗位工资、教师公费体检按政策落实到位。今年教师节,该县拿出361.68万元重奖教育功臣。同时实施教师目标管理绩效奖,使教师更加安心工作,切实做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为化解大班额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