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相聲是在斷送相聲文化

在《歡樂中國人》和《中國新相聲》中出現了一對博士夫妻,對相聲總結出來了一套公式,說相聲不再需要太平歌詞,不再需要戲曲等等諸如此類的言語,對於這樣的話,很多網友表達了一些看法,使這個新聞爆滿網絡。如果不是惡意炒作的話,我覺得這是不合適的,高學歷不代表標準,同時相聲公式也不能代表真正的相聲,不管是傳統的相聲,還是我們認為應該創新的相聲,我們都應該持一種歡迎的姿態,但是上述任何一種相聲狀態絕對是不公式相聲能代表的。

相聲不應該被量化,被量化的相聲本質上是可悲的。相聲不應該被量化,相聲不是一組公式可以代表的和融括的,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觀眾、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決定了相聲的難易程度,讓處於社會不同階層的人來笑,這是不容易的,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並不是數學公式,藝術的本性是它的多變性,它不像數字一樣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它本身就受外界影響很大,有很多變數,也有許許多多的變化趨勢,它是不能定一說一的。

公式相聲是在斷送相聲文化

高學歷的人更應該有較高的素質。就這對夫妻來說,且不說這個公式靠不靠譜,在《中國新相聲》這幾分鐘我沒有看到任何高學歷本身所對應的的高素質,在節目中這對夫妻中的男士,對郭德綱老師說:難道你不認識我們嗎?你問問于謙兒,他應該認識我們。這句話表現的是他的盲目自大和對於老師的不尊重,于謙老師作為一個相聲前輩,你難道就不該尊稱一句于謙老師嗎?在臺上的目中無人和心胸狹隘也被他表現的淋漓盡致:你今天不讓我們過嗎?現在你是在臺下,有一天我們很可能會對換,你說我點評等等。這些話什麼意思,假如我在臺下,您在臺上,這是什麼意思,一種威脅,一種恐嚇嗎?真真的心胸狹隘。他沒有尊重相聲前輩的意思,也沒有尊重傳統相聲藝術的意思,對傳統相聲藝術的不尊重是很難推陳出新的,況且是一個門外漢。一個人沒有起碼的對人尊重和對事物的敬畏心,你還指望他能做什麼?才華不重要,人品很重要,人品這個東西是不分高學歷和低學歷的。

公式相聲是在斷送相聲文化

不要太平歌詞和戲曲這是在斷送相聲文化。中國軟實力的內在表現就是中華文明,不要太平歌詞、和戲曲的相聲是在斷送相聲文化,斷送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海納百川,不管是太平歌詞還是戲曲,是相聲的重要組成部分。太平歌詞的發掘和搶救,郭德綱當屬首功,正是他的發掘和搶救,才讓太平歌詞重現舞臺,讓大眾知道還有太平歌詞這麼一種很好的文化。在藝術的角度來看公式相聲不亞於清朝的文字獄,好嘛,去掉太平歌詞、去掉戲曲,這裡去一點,那裡再去一點,中國文化還有剩的嗎?

相聲的角度來說,公式相聲是不合適宜的。莫說傳統相聲不合時宜,你的公式相聲為何沒有被商演邀請到國外?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啊?不管你再有道理,不被認可,在舞臺上行不通,這就是失敗。公式相聲這必是相聲創新中的糟粕,也必會被歷史所遺棄。說真的相聲方面。

公式相聲是在斷送相聲文化

郭德綱必是相聲發展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把相聲救活了,並且使更多人喜歡上了相聲,把相聲傳揚到了國外,讓外國人知道了相聲,瞭解相聲,並且喜歡相聲,我覺得我們應該感謝他,也應該尊重他,這是事實,他的成就絕非什麼阿貓阿狗搞出來相聲公式可以代表的。

公式相聲必是相聲史上的一大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