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大唐盛世讓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王朝為何在建國之後僅歷經兩任皇帝就改朝換代了呢?貞觀之治之後,唐太宗的兒子李治做了沒幾年的皇帝,武則天便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周。

因為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也正因為如此,近千年來李治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堪大用,在武則天面前如同一個軟蛋膿包一樣。事實真的如此嗎?在《舊唐書》中對李治有極高的評價,言稱他在年輕時便被人稱為長者。在古代,能被稱作長者的人無一例外都是人中龍鳳、萬中無一的優秀人才。

因為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李治在位期間也為大唐盛世立下了不世之功,而武則天的盛世也正是建立在了李治的基礎上。軍事上,他先後起兵滅掉了西突厥、高句麗、百濟,唐朝疆域正是在他在位時達到了最大。要知道,很多人口中的千古一帝李世民都沒能解決的問題在李治手中得到了處理。

在政治上,李治與他父親開創的貞觀之治相比,也幾乎不落下風。他所開創的永徽之治也一樣,有貞觀遺風,天下各處海晏清平。除此之外他還除掉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使得天下大權係數迴歸皇權。

因為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李治登基後,勤勉於政,也正是因為他的太過操勞,再加上時運不濟。就在他準備發揮自己的才能,再將大唐推上一個高度的時候,突然患病。在剛剛解決掉諸多權臣之後,他對臣子的信任度可以說降到了冰點,這個時候他只能選擇讓自己最親近的人——武則天來幫忙處理政事。

因為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李治並非沒有察覺到武則天的政治野心,在這期間甚至險些廢了武則天。但是武則天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李治在重病不治,臨終之時還是留下了這樣一道遺詔:“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

恰恰就是這一道遺詔,使得武則天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李氏退居幕後。所以這道遺詔好像就成了李治昏庸的象徵一般,被人詬病千年。好似他之前的所作所為都不存在一樣,使得後人對李治這個皇帝充滿了質疑和誤解。

因為一道遺詔被人誤會近千年的皇帝,同時卻造就出了千古女帝!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道遺詔,造就了武則天這位千古女帝!李治留下這道詔書,正是看到了武則天的政治才能以及孩子們的不堪大用。從這一點上看,李治也未必就做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