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筆鋒運用

在書法的學習中,用筆使墨,結構佈局,形式章法等均為其中尤以筆法為其核心,而書法之中又首推筆鋒的運用,對如何利用毛筆的筆鋒來寫出高質量的線條,自古便有界定。

最早似可上溯到蔡邕的《九勢》,東漢是書法走向自覺的時期,許慎從文字學立場討論書法藝術,趙壹以儒家的衛道立場反對批評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崔瑗從書法本體出發,直接討論書法之“勢”,基點較高,而蔡邕也主要本於書法立場,討論了一系列關於書法藝術的話題,具體到筆鋒的運用,他說到:

“藏鋒,電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又云:“藏頭護尾,力在其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

這應該說是最早的關於如何運用筆鋒的討論。自此開始,後世便生髮出許多關於用鋒的技巧。最為重要的如中鋒、露鋒、藏鋒、逆鋒等,對後世書法及技法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到初唐,用鋒理論的得到了較為完善的發展,如在中鋒理論的背景下,人們通過對自然界和生活的體悟“錐畫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之類的形象比喻,把用筆和紙上的效果合二而一,細細品味確實能令人琢磨,但在後世發展中各種用鋒名稱十分豐富多采,然而正因其過於“多彩”而顯得尤其混亂,導致一些書法理論家在論述時相互矛盾,如對“側鋒”一詞的理解與闡釋,歷來就有許多爭議,在《翰林辭言》中說:“側鋒取妍,此鐘王不傳之秘”,將其奉為極高的“秘訣”,而馮武卻在《書法正傳》中謂“今以側鋒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不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還有,明王世貞《藝苑評》中曰:“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凡此種種,可舉出許多。

愚以為究其原因,當歸結為對術語界定的混亂,或說使用術語的混亂,過於隨意而缺乏一種共識的學術背景。筆者研習書法多年,每感這類現象的混亂給敘述帶來非常多的問題,故不揣淺陋,在古代書論中抽出二十種對用鋒技巧的描述,並結合自己的實踐和理解,試歸納如下,就教於方家。

誠如前述,最早提出的運鋒理論當為中鋒、藏鋒、提出者為蔡邕。中鋒即是指“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即筆要提直,以中正為主,後人對此多有誤解,即認為中鋒便是將筆垂直於紙面書寫,但其中應有內涵,以橫畫為例,在前後方向上不偏不倚,而左右運筆時,筆桿可以左傾後右傾,這樣就又發生幾種用鋒技巧,具體而言,

當筆桿與書寫方向在前後(紙的上下)上有適當傾斜時(一般不能超出筆心正心線到墨線邊緣上或下一半者),謂之側鋒。“側鋒取妍”、“側者取勢也”,當筆心偏執墨紙一邊時(線條多表現為一邊平直一邊成不規則齒狀),謂之偏鋒,此學書之大忌,因為其線條輕佻,疲軟無力,沒有豐富的線條美感,當筆心在書寫時與筆心正心線重合,則謂之正鋒。秦朝李斯篆,可多用此法,嚴謹而飽滿。

當筆桿朝向與書寫方向一致時,謂之順鋒,當筆桿朝向與書寫方向相反時,謂之逆鋒;有時為了要線條整體上趨於飽滿時,在線條開頭與結尾,分別有“藏頭”和“護尾”的動作,此之謂藏鋒,如果要使線條像大草書線條那樣,字字連貫時,有時不必將筆心藏於畫中,此種方法即與藏鋒相對,即謂之露鋒、豎畫之垂露、懸針可與此相比對也,同樣的,要表現好線條的承接,有時就直接將線條來搭在一起,是謂搭鋒。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抽繹出:中鋒、正鋒、側鋒、偏鋒、露鋒、逆鋒、順鋒、搭鋒九種運鋒動作,它們之間的部分關係可以演示為:

⒈中鋒、正鋒、側鋒、偏鋒的關係。

正鋒:線條嚴謹,不偏不倚,靜態為主。“正以立骨”——可取

側鋒:線條活潑,適當側行,動態為主。“側以取妍”——可取

偏鋒:線條輕佻,疲軟無力,缺乏線條厚重感,立體感——不可取

2、上述九種用鋒之間正反對立的關係。

正向 反向

中鋒 偏鋒

正鋒 側鋒

藏鋒 露鋒

逆鋒 順鋒(搭鋒)

這是一般的幾種類型,通過對文獻的梳理,我們會發現比較詳細的對用鋒問題作出闡述是張懷瓘《玉堂禁經》中的描述,依其次選錄如下:

1、頓筆,或謂頓鋒。指筆力下按的動作,按的力度要大於蹲、駐,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2、摧鋒,《玉堂禁經》雲:“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摧鋒,指筆勢之迅猛也。

3、挫鋒,亦稱挫筆。指運筆中突然停頓以改變方向的動作,一般至轉角或趯處。先頓,然後筆鋒略提,使筆轉動,從而改變方向。

4、挨鋒,《玉堂禁經》雲:“挫筆,挨鋒捷盡是也,下三點皆用之。”挨鋒即指滯留筆鋒。

5、馭鋒,《玉堂禁經》雲:“馭鋒,直接是也,有點連物則名暗築,“目”“其”是也”,馭鋒既乘筆勢向前突破。

6、蹲鋒,《玉堂禁經》雲:“蹲鋒,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此為用筆垂直方向的動作,如頓,但下按的力度較頓為輕。

7、足存鋒,《玉堂禁經》雲:“駐筆下衄是也。”此之謂留駐筆鋒向下衄挫,這是趯筆前的準備動作,足存鋒以積蓄筆勢,然後趯筆才有力。

8、衄鋒,《玉堂禁經》雲:“衄鋒,住鋒暗挼是也,烈火用之。”指筆既下行又往上,然而又不同於回鋒,回鋒用轉,衄鋒用逆。

9、住鋒,即住筆,然而並非停筆不動,而在於暗地揉搓。

10、趯鋒,《玉堂禁經》雲:“趯鋒,緊御澀進,如錐畫石是也。”趯鋒即趯,多用於鈞畫的寫法,鈞是連接豎畫的筆畫。豎畫下行準備出鉤時先往後頓,挫筆後衄筆向右上折,然後向左快速鉤出。

11、按鋒,《玉堂禁經》雲:“按鋒,囊鋒虛闊,章草磔法用之。”此指垂直向下用筆的動作,即向下按。

這11種用鋒技巧加上前9種合為20例,然依愚之見,完全可以分作兩類,即前面我講的9種為基本用筆方法,而後11種則為技巧用鋒,雖然這20中都有各自的技法要求與界定,但總體而言,的確是後11種的技巧更為細膩,更為講究,於是,我們也似乎可以歸納為一表:

類別 名稱 特點

基本用鋒中鋒、側鋒、偏鋒、正鋒、藏鋒、露鋒、搭鋒、逆鋒、順鋒主要應用於線條的整體書寫,是用鋒的基本要求,它保證著線條的質感。

技巧用鋒頓鋒、摧鋒、挫鋒、挨鋒、馭鋒、蹲鋒、(足存)鋒、衄鋒、住鋒、趯鋒、按鋒主要應用於線條的細節表達,是用鋒發高級技巧要求,它增添著線條的美感。

當然了,任何細緻的理論分析都只是學理上的梳理,如果能將學理中的各項要求與定位訴諸於實踐,我以為是非常難得的,對於書法學習而言,能在熟練運用基本用鋒的同時,同樣去試圖表達技巧用鋒的效果,便為高手,而對於具體的過程而言,在本於中鋒的前提下,亦不要過份的去追求局部的細節上的用鋒技巧,畢竟它只是書法表現中的一個技巧環節,切不可捨本逐末,這種取捨的矛盾,當深思之慎為之。

賀知章草書《孝經》,百看不厭,可學可法,妙品、精品、極品!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筆法——筆鋒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