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廣東人口80萬的大區 蓬江區

蓬江區,廣東省江門市市轄區,江門的中心城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翼,毗鄰港澳,北連廣州、佛山,東接中山、珠海,南向南海 。轄區面積324平方公里,下轄3個鎮和6個街道,總人口80萬人(2012年),約有30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

說說廣東人口80萬的大區 蓬江區

蓬江十景為廣場瑰寶(五邑華僑廣場、華僑博物館)、良溪古風、陳垣故居、雙虹映日(潮連大橋、荷塘大橋)、綠野西坑(大西坑森林公園)、長堤風貌街、洪聖公園、叱石風景區、陳白沙紀念館、東湖公園。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說說廣東人口80萬的大區 蓬江區

1974年7月1日經上級同意江門市重為省屬市,受省和佛山地區雙重領導。

1977年江門市區域再次擴大,新會縣原轄外海、潮連併入江門市郊區(蓬江區)。

1984年江門市區分設城區與郊區兩個縣級區,郊區管轄外海、環市、潮連三個區公所 。

1994年8月10日,城區更名為江海區,郊區更名為蓬江區。

說說廣東人口80萬的大區 蓬江區

元末明初之間(1363年左右)蓬江區境內已形成圩集。江門墟原在蓬萊山西山坡上,舊稱“墟頂”。至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已初具規模。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頒佈兩次“遷界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50華里,江門劃為界外,江門居民被迫徙遷。清康熙八年(1669年),“遷界令”廢除,江門居民迴歸復業。鴉片戰爭以後,根據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將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