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欺騙」

有時我們會“偏執”的堅持一些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固執地相信自己是對的,為什麼會這樣?

走出“自我欺骗”

你為何會偏執?

痴情女子愛上了薄情郎,男人輕予承諾,但屢次出軌,女子傷透了心,卻始終苦苦等待男子回信轉意。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女子明知道這個男人不值得,就是無法甩手走人。再看看另外一個事情,刮刮樂詐財。某人撿到了一張印刷拙劣的彩票,一刮,哇!得了數萬元的大獎,趕緊打電話去詢問,對方說:請先繳所得稅金。為了大獎,自然得趕緊繳。然而,儘管繳了,錢還是沒有,急急忙忙地再問,說要繳入會金——就這樣,大獎一直沒到手,小錢卻一直付。到最後,被榨得乾乾淨淨。

這樣的事也許你我都經歷過,這樣的人也許你我都見過:看起來聰明能幹,但總是偏執,有時固執得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不少有“偏執狂”特點的人最後獲得了成功,比如蘋果總裁喬布斯,但是更多的人“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究竟,這是種什麼心理?為何有時人們會偏執的不可思議呢?

原來,人的思維總是非常怪異,當人們發現事情越來越不對勁時,不是及時調整自己的認知,承認錯誤,改弦易轍,而是不斷說服自己沒有錯,以至於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個女子犧牲了親情、友情,卻換來被拋棄的結果,她當然不能接受,只好改變自己的認知,她得說服自己,那男的濫情,但是對自己相當好。刮刮樂也是這樣,上當者無法接受自己受騙的事實,所以,他就得窮究各種可能,來讓自己相信這不是一場騙局。

人們“偏執”的原因就是不願意在現實面前改變以前的認知,變得“自欺欺人”。不管你是否聰明,一旦陷入自欺的死衚衕,就很難自拔。

社會群體也偏執

不只是個人容易“自我欺騙”,整個社會群體也會發生集體性的“自欺欺人”,甚至造就某些奇風異俗。

蘇丹南部的努埃爾人和丁卡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殊習俗。這兩個主要靠畜牧為生的非洲部落都會在小孩的門牙一長出來後就將之拔掉,一般是拔掉上面的兩顆和下面的四到六顆。用魚鉤拔牙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這樣做的結果是讓所有的部落成員都明顯地下巴鬆弛,而且說話有些困難。

據美國《新聞週刊》報道,這種做法大概開始於很久以前,當時破傷風在中非地區非常猖獗。破傷風會讓人“牙關緊鎖”,但是如果把門牙拔掉,即使感染上這種疾病的孩子咬緊牙關也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雖然蘇丹南部已經好多年都沒有破傷風了,但努埃爾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著拔掉孩子門牙的習俗。他們說,鬆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好看。他們說有門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努埃爾人和丁卡人其實正是犯了自以為是偏執錯誤,破傷風都沒有了,他們還在固執地拔牙,卻又找了一個理由認為,沒有門牙是一種美,以此說明他們給孩子帶來這種痛苦是正確的。

看清自己,別被忽悠了

對於人類天生的偏執狂,商家在其中發現了商機。他們發現,人們一旦對自己或者他人作出了承諾,就會在以後與此保持一致,以證明自己以前的決策是正確的。

某家出版社有一套《十萬個為什麼》,彩色精裝,定價不菲。為了更好的銷售這些書,出版社招聘了直銷員,還定了一個規定,客戶在15天內可以退書。大部分直銷員在“反悔期”內都遭遇了客戶退貨的事,但是卻有幾個營銷員幾乎沒有退貨。原來,這些直銷員在把書賣出去之後,會向顧客提出問題:你真的認為這套書對您的孩子有所幫助嗎?顧客會說,是的。此時,直銷員會追著問:在未來幾個月,您會一直堅持給孩子講解書中的知識嗎?此時,顧客一般會表示願意堅持使用,直到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直銷員的這兩個問題相當奏效,回答過這兩個問題的客戶幾乎都不會退貨。顧客自己為了讓自己言行一致,就會不自覺的承認書籍的好處,即使他後來發現這套書其實內容粗糙,也會說服自己,這套書整體還是不錯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利用這種心理讓我們順從於他們。每種承諾都會先誘使我們採取某種行為或者發表某種聲明,之後再利用我們要與過去保持言行移植的內心壓力讓我們“就範”,有的很直接就像上面的直銷員,有的很巧妙。

一些電話募捐者在步入索取捐款的正題之前,都會訊問募捐對象的健康、精神狀況。他們會問:“您今天感覺怎麼樣?”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會加以禮貌的回答。可是一旦你表示自己心情不錯,募捐者就會請求你幫助那些尚處在不幸中的人們,這種承諾使人們的募捐行動提高了一倍。

我們要記得留心這種“陷阱”別讓自己陷入“自我欺騙”的困境,要保持理性,即使是募捐這種高尚的事也要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