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

1柿子熟了

鹤山坐落于崂山北麓,即墨东陲黄海之滨的鳌山卫境内,东临黄海,是崂山北部支脉,主峰海拔223米,因东峰有巨石似形仙鹤而得名。

鹤山是崂山的余脉,独立于崂山之外,所以人们知道的少,来的人也少,今天是周日又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人还可以。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从汽车东站乘坐672,直达鹤山风景区,非常方便。

一下车就被马路对面的小山上的弥勒佛自信了,这是因地制宜,将一座山刻成一座佛。山即是佛,佛即是山。

山上还有亭台楼阁也很是美丽。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我说:“我们上去看看吧。”

同班说:“那个地方进不去,属于双星度假村的。”

“双星把一座山买下来了?”

“是的。”

私人领地,游客止步。

那么,我们只有远远的望着了。

这个经典面朝大海,滨海大道从门前走过,属于鹤山的脸面。

顺着双星度假村右侧直行,尽头右拐,就到了鹤山风景区了,进山的路两旁全是买农产品的,什么都有,葫芦,南瓜,方瓜,红薯,萝卜,这些东西都是小时候经常见得,对我而言勾起童年的回忆。

这里正举办15届柿子节。

鹤山的柿子享有盛名,昨天一个同事问我:“明天去哪玩?”

我说:“去鹤山。”

“吃柿子啊?”

“咦,你居然知道那里有柿子。”

然而我不知道,我只是刚刚听说的。

刚进山就被一排排的柿子树吸引了,绿的叶子,黄的柿子,整个柿子园像一副画。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柿子正是成熟的季节都是变黄了,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

柿子树这个东西,产量很大,我妹妹家门口有棵柿子树,树枝上一穗一穗的,把树枝都压弯了,那次去她家看见她摆了一排青柿子在窗台上晒太阳,我问:“柿子还没熟,你干嘛摘下来?”

她说:“结的太多了,怕把枝子压断。”

我们来的正是时候,早来几天可能还是青的,晚来几天大概已经下园了。

柿子树底下很多拍照的游客,自己采摘也不贵,十块钱三斤。

柿子树像樱桃一样,病虫害极少,不用打药。比较环保。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2沐浴盆

鹤山海拔并不高,爬山也并不吃力。

景点主要集中在东峰,我们先去的西峰和南峰,东峰和南峰主要是一些巨石堆积起来,各种形态,山腰处还会有一些平坦的地方,石头广场,适合露营。

山的南峰之巅,有一块石头很像一个戴着黄冠的道姑,临空仁立,向南天顶礼膜拜,所以就叫因名“道姑石”。

这些远远的看着,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到松鹤峰,爬上山峰,山上怪石林立,或蹲或坐,或站或躺,姿态各异,有的两块巨石并肩着急,遥望山下的村庄,有的独坐,似乎是在沉思。

我们登上东峰,望着山下的村庄,对面就是天柱山,鮑山,山下一池碧水,像一副风景画。

山西北最边缘的地方孤立的平台上有一圆形小潭,直径约一米,据说深约40厘米,不到半米。潭中清水汪然,历久不涸,传为仙人沐浴处,故名“沐浴盆”,又名“玉女洗脸盆”

在悬崖的边上有一处平台,台上有一个脸盆大的坑,里面的水慢慢的绿绿的,这么高的地方哪来的水?主要是它没有水源地,就那么孤零零的一盆水,而且盆不大,如果是雨水的话,不用几天就干了。

最近已经有一两个月没下雨了,然而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好像它的水那么多就永远那么多一样,不不蒸发嘛?不风化嘛?一盆死水不臭嘛?流水不腐,这种死水敢洗澡嘛?

我是真的很好奇,如果只有半米深的话,应该可以下水去探索一下,看看里面底部是石头还是土质,如果是山泉的话应该往外面漾水,而不是一直保持半米深的水。

如果没有泉水的话,那么它的水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雨水,可是一年四季不干涸,又怎么解释?

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真的很想知道。

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沐浴盆。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我说过去看看,同伴说:“远远的看看行了,那边离悬崖太近,太危险,不要过去了。”

旁边一个捡塑料瓶的老人说:“看看吧,那里的水常年不干,是仙女洗澡的地方。”

这仙女胆子真大,居然敢在悬崖边洗澡。

我对仙女不太感兴趣,我就是想知道这水是哪里来的,干净不干净。

谁能回答我?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青岛鹤山风景区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