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三峽升船機:如履平地 10分鐘上升84米


央視網消息7月31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直播組記者走進三峽大壩,直擊世界最大升船機運行全過程。

從上游151米水位進入升船機,降到壩底66.9米水位過閘,長江三峽五號過閘時間一共50分鐘左右。

在升船機裡,從上游151米降到壩底66.9米,長江三峽五號緩緩下降了84.1米,相當於二三十層高樓。

原本,3000噸排水量以下船隻過閘,需要逐級通過五級船閘,如走樓梯;升船機的建設,讓船隻一次提升過壩,被形象地比喻為坐電梯,從原本平均待閘時間三四個小時到現在50分鐘過閘,升船機的建設大大縮短了的過閘時間,極大提升了長江作為黃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三峽升船機是世界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升船機工程。從2008年開始建設到2016年5月,歷時八年的建設,於2016年5月通過測試驗收,2016年9月18日試通航。

三峽升船機最大過船規模為3000噸排水量,最大爬升高度113米,加上廂體自重,一次過船相當於20萬人同乘電梯,從三四十米的高樓上下。三峽升船機試運航2個月後便實現了24小時運營,目前,日均通過船舶18艘。

7月31日,央視網記者踏上升船機,體驗了升船機的“威武”,從66.9米的壩底緩緩升至151米的三峽上游水平面,用時10分鐘左右。

升船機雖如同電梯,但沒有電梯快速上升的感覺,站在廂體如履平地,只有對比周圍山頭,才感覺在緩緩上升。

控制室內,升船機所有關鍵信息盡收眼底。

自三峽船閘2003年6月運行以來,60萬艘次船舶、12億噸貨物、750萬人次旅客安全便捷過壩,三峽船閘通過量年均增長11%,樞紐航運效益充分發揮,成為溝通長江中下游物流大通道。圖為三峽大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