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當今足壇,高手雲集,而妖魔鬼怪寥寥~

我說的妖魔鬼怪,是指那種滿腦子非常規球商,一出手就是非常規操作的奇怪存在,這號人在球場上純靠才華就能讓觀眾如痴如醉,連對手都會心服口服,因為他那一套你真心來不了,舉個例子——羅納爾迪尼奧,這就是公認的絕世鬼才。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但是足球的發展太快了,對體能的要求也比籃球高太多,這使得近年來靠才華吃飯的人路越走越窄:防守的高度進化導致前腰再也無法從容拿球分球,裡克爾梅這種靠技術和傳球包打天下的古典前腰基本絕種;中鋒也不再是進球機器,而是先要當好橋頭堡再說;甚至就連門將這個位置,都要有更大的覆蓋範圍、出球能力——總之,不管你是梅西還是C羅,少一個人參與防守都會讓球隊輕易變得被動,至於進攻,那更是所有人的事兒,個人英雄主義這種事,越發背離主流嘍~~~

雖然很令人唏噓,但這的確是一種必然——你沒法指望大多數足球運動員在追求更高更強更快更團隊化的同時還能保持住十分復古的才華與靈性,這事兒就如同讓一個苦哈哈揹著房貸的上班族每天寫詩一樣不切實際。好在耳機這東西畢竟是物件,做好的了話,進步和復古的融合,是有可能的,實際上我對本文的主角——1AM2的印象就是如此。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1AM2的包裝盒談不上豪華,典型意義上的常規操作。內有一副耳機、一個佈置收納包和兩條線(帶線控的3.5線&4.4平衡線)。就耳機本體來說,其殼體採用了與前作1A不同的熱燙印刷工藝,摸上去滑溜了許多,各轉軸的靜音程度有所提高;頭梁相應變窄內部材料由金屬更換為了塑料,耳罩明顯變得更舒服更具包裹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AM2的重量僅為187g,這個數據比1A的225g減重了兩成左右,就個人體驗而言,這款耳機的佩戴感實在讓我挑不出毛病,堪稱面面俱到。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3.5線材下的聲音:

低頻:量感不錯,在這種對低頻量感有一定需求的人看來還不錯,不至於兇猛更不會滿是稜角,泛音收得頗有分寸,彈性和層次感相當不錯;如果說把耳機類比成球員,並且用低頻來對應防守能力的話,那麼1AM2這員小將的防守韌性十足而不魯莽,屬於依託體系用腦子幹活的那種;

高頻:有很好的細節和延伸,在便攜耳機裡屬於挺不錯的表現,不會讓人覺得這個耳機發“悶”,與此同時亮度和銳度控制得很剋制,避免刺激追求舒適的調調。形容一下的話就是這員小將在進攻端並不是突擊型或者強力型,他有兩把刷子,足夠細膩而不炫耀華麗,屬於通過串聯給別人創造機會的主兒,所以你看他防守也不兇悍進攻也不凌厲——那麼打中場應該最合適,對吧?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中頻:我不好形容這個中頻,總體來說偏點暖柔,實際上是很出色的處理,各種剛剛好——你要銜接,那銜接得沒有一絲毛病,不會出現這兒隆起一大塊兒那兒凹下去一大截的情況;你要人聲,這個人聲處理得相當贊,位置很高明,沒有很靠前或者跑到後面被樂器湮沒,取捨度放在聽流行最舒服的位置,要味道也正好,泛音和密度之間的恰到好處,這他媽太難形容了——所以換個說法,確切說是換兩種說法。

第一種,從描述球員來說,好的中場球員是這樣的,他的各方面都未必突出,但是能力均衡面面俱到,有他你不一定能輕易覺出好來,缺了他你才明白天塌了的感覺,往遠了說有鄧加、德尚、毛羅席爾瓦、門迭塔;往近了說有哈維、費爾南蒂尼奧、馬蒂奇、蒂亞戈納西門託——好了不看足球的人可以略過這一段兒了,反正世界盃到了之後你們不看也會跟著看啦~~~~

第二種,從描述耳機來說,好的耳機是這樣的,它的中頻是重中之重,然而真正拿捏好的中頻很不好描述,畢竟要從整個大局觀上做到無懈可擊要靠中頻的三觀正,從特色輸出來說也要講到中頻,1AM2這款耳機在我看來算是便攜頭戴裡的“老Walkman味道”,講究的並不是絲絲入扣聲聲抓耳,而是整體聽感的自然和諧,又絕對不是拖沓到動次打次程度的處理,所以對其調音風格,我只能給出“綿裡藏針,復古宜人”八個字的評價。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得益於上述核心思維,以及腔體合理開孔及耳罩改進等多處舉動的功勞,這條耳機的聲場不算同類封閉式產品裡最大的,卻是聲音最自然的,內反射效應極為輕微,層次感分離度這些也都做到了較高水平,這部分沒必要太多寫,畢竟索尼不是一般二般的品牌,不光實體試聽門店極多,且該系列前作1A也存世量巨大,想必直接對比1A更容易讓各位看官明白提升之所在~

1AM2的聲音對比1A,在主觀聽感上有五點明顯改進:

1、低頻更凝聚,相對於1A“放多於收”的低音調教來說,1AM2明顯提高了彈性和速度感,減少了泛音,在保證量感的前提下不會那麼轟,更算得上“收放合宜”;

2、高頻延伸更佳,提供了更亮堂的空間感和明顯豐富了一截的高頻細節,如果說1A還很偏中低頻,那麼1AM2比起來就更均衡了些;

3、得益於三頻重心的上移,故而1AM2的中頻女聲表現力有了相當大的提升,同時男聲沒那麼濃烈,更為中性。

4、聲場進步,散得更開,同時層次感也有提升;

5、分離度和細節更好——這沒法子,1A那個低頻泛音會多掩蔽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到了1AM2這裡自然呈現得更明白。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你看,這樣就直觀多了對吧?如果說1A這名球員還有些糙,有些加圖索、傑裡梅斯的工兵氣質,那麼1AM2則算是全能中場的典範,去買吧去買吧,我挺喜歡這條耳機,你買了你也會喜歡的~~

啊呀,慢著,忘記說那根4.4平衡線了。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音頻行業的老大是誰?

光按銷量來說,可能某B開頭的品牌比較惹人矚目,不過凡事不能純看某一組數據,通觀全局的話,我覺得吧,其一得看這品牌是否能覆蓋全領域,其二得看哪個品牌能制定行業規則——制定規則那個才是老大,這放在任何行業都是基準。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B牌的確底蘊欠缺了些……首先hifi產品沒他什麼事兒,其次行業標準他東家還是說得上話的,他卻未必。

索法就不一樣了啊!!!

港真,前些天參加完在成都舉辦的索尼魅力賞之後我還真有點蠢蠢欲動差點入了索大教,畢竟許久以來我都是以絕不做任何人任何球隊任何品牌的粉絲自居的,然而從Walkman、E808、E888至今索尼那麼多代音頻產品,等於把我的少年、青年、中年時代都縈繞上了(童年還買不起也是沒辦法),要說一點情懷分沒有那純屬自欺欺人;何況現在的產品線也很強大很富足很有誠意吖——從Hifi到運動到前端再到非便攜一應俱全,有質有量……所以稱索尼為音頻行業的頭把交椅我個人是沒有意見的,索尼也的確有能力指定和推廣新的行業準則,比如:4.4平衡口。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為了測1AM2在4.4口下的表現,借了臺ZX300過來,作為索尼的主流熱賣款先天自帶4.4口也是題中應有之意——這麼海陸空天四棲推進,說實話什麼口都能強推出局面來,這是當老大的實力,不能不承認對吧?

不過1AM2在4.4口下的聲音個人不算欣賞,因為太素質流了,不光聲場分離度拉開,高低頻也拉開了許多,這導致中頻厚度和密度有所缺失……需知1AM2並非是什麼臺式系統器樂流的定位,作為便攜耳機來說泛流行才是大部分用戶的主體需求,就算上了平衡口加強素質也不可能跟更大更厚振膜的高阻耳機去生拼硬懟,故而這感覺有些得不償失。這個聲音本來說不得不好聽,但是3.5下面的1AM2給我印象相當良好,一對比真心更喜歡3.5的,這事兒就……見仁見智吧。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總之,在這麼一個很多耳機做出非常刺激非常抓耳的調音,走第一耳朵吸人的“素質流”路線;另有一些耳機乾脆就動次打次到底的時代,索尼以它用熟了的鍍鋁液晶高分子振膜,加入斐波那契額圖案格柵來優化超高頻搞出來1AM2這麼款逆流復古味兒的耳機——從外在和佩戴感來說很有黑科技永不停歇的架勢,從聽感來說卻不從眾般的非要凸顯某些東西,而是很本分很根源性的追求好聽的耳機,這個內在就相當復古了~~~~~~

進步與復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評測

再次強調,這的確是近年來我聽過的一款十分“老Walkman味道”的耳機——素質明明夠不錯了,聽流行老歌又十分有味道,人聲的感覺潤而不化;這感覺彷如在接下來的世界盃賽場上忽然出現了這麼一位球員:他有著極為現代的戰術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又具備老時代球星魅力四射的“一招鮮”技能……他的名字是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進步與復古同在,已堪令諸位浮一大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