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眼中的火力發電企業?

1、火電的輝煌

火力發電企業指的是用煤作為原料燃燒發電的企業。有五大集團,四小豪門以及各個地方能源集團。最早的電力行業是由電力部管理的。之後便是傳說中的國家電網公司管理。但是在漫長的電力改革的浪潮中,為了實現政企分開以及破除電力行業自然壟斷的特性。

就把發電企業和輸配電企業各自分離,也被叫做廠網分離。五大集團是最早發電企業各自分家後,形成的較大的能源集團,包括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電投。(當然後來神華集團和國電合併,中電投和國核合併成為國電投,國電投和華能合併),之後便是四小豪門國投電力、國華電力、華潤電力以及中廣核。剩下的就是地方能源集團浙能、魯能等。

聊聊我眼中的火力發電企業?

而火電廠一直都是各大發電集團的核心,因為我國能源以煤為主,成本相對較低,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漸漸地新能源逐步發展起來了。以我親眼所見我告訴大家為何火電如此難受。我們電力人把火電機組劃分了很多級別。比方說百萬機組,你可以理解為最強王者,那麼之後60萬機組就是大師級別的,之後的30萬機組以下的就是青銅級別的。(大多數正在淘汰)

正常一臺百萬機組的造價大概30多個億,(正常機組不可能單臺運行,這個有點複雜就不解釋了)而60萬機組大概20多個億。算上地皮以及其他的費用你就知道造一臺火電機組其實是極其耗費資金的。一般國家機組的壽命在30年左右,那麼頭十年多其實都是在還銀行貸款,之後便是火電的盈利期。

不客氣的說一個火力發電廠是一臺大型印鈔機,但是,前提是一臺機組滿發的情況下確實一點都不誇張。以去年煤價較低的某沿海發電機組情況下,一臺正式員工只有500人左右的企業的年利潤高達十個億。

聊聊我眼中的火力發電企業?

2、火電人

電力行業是自然壟斷行業,一個學生要想真正把火電的各個系統學會,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困難,但是,你要是學的特別好,有漫長的基礎性力量,包括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機械製圖等等多如牛毛的課程,在德國一般工程類的本科要讀五年以上。但是在中國我們卻只能在三年內全部學完。其實是很重的一項任務。

你可能知道鍋爐是啥東西,但是我說汽輪機,你可能聯想到汽車的發動機,(可能靠點譜的猜出來)那我再說點電力相關的超超臨界機組或者類似這種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你就聽不懂了。這就是其具有一定的壟斷性。

火電從論證到建設其實要花很漫長的時間,從機組投產到併網發電,需要數年的努力才可以實現。但是,如果你親眼看到你就知道新能源企業的速度快到嚇人。這也是我作為一個火電員工最擔心的。一個核電從選址到論證到操作員培訓其實是要大概十年左右。十年啊。十年可以造一片片的太陽能板,造無數的風機。

聊聊我眼中的火力發電企業?

火電自然不甘心,比較數以百萬的電力人需要生存下去,國企的改革,尤其是電力行業的改革其實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但是,其實實話說,和一般的企業相比,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的。

或者說其實大多數人更多的是對發電企業員工的歧視,高工資其實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其實說句良心話,大家睡覺的時候我們得醒著,因為我們必須在晚上保證你們有電可以用。

那個科普文有點難寫,最近一直忙,我想把這些東西寫下來。如果大家真的以後從事了電力相關的行業,希望能留點乾貨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