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簡單易學的技能看似與營銷無關,學會了卻能增長業績

今天厚昌學院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營銷航班中的一篇文章,該文章看似是跟營銷無關的乾貨,但著實跟營銷關係很大

你知道嗎?消費者的需求是靠聆聽和洞察得出來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聆聽是人人都會用到一項基本技能,學會它,能漲資勢。因此我們也可以根據積極聆聽來提高營銷業績

這項簡單易學的技能看似與營銷無關,學會了卻能增長業績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人人都會用到一項基本技能:聆聽。可是,我們真的懂得聆聽嗎?

2018年4月以來,我學習了埃裡克森流派的教練技術,目前已經成功地幫助了包括創業者、公司中高層管理者、寶媽等在內的50+人解決自身問題,進行狀態賦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個簡單易學的思維框架,學了就能立馬用來改善工作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聆聽到不一樣的世界。

一、你以為的聽真的是聽嗎?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下班回家以後,妻子在對著丈夫說各種各樣的事情,丈夫一邊玩手機一邊嗯嗯嗯,心不在焉地聽著。這樣過了一陣,妻子說,你能不能好好聽我說話呀?丈夫說,我這不是在聽嗎?妻子說,那你說說我剛剛都說了什麼?丈夫就大概把剛剛妻子說的那些事重複了一遍。妻子無話可說,但還是覺得很不開心。

為什麼在這個場景裡面,明明丈夫聽到了妻子剛剛說的話,也能夠說出來妻子剛剛在說些什麼,可是妻子還是會覺得不開心呢?

其實,之所以妻子會覺得不開心,是因為覺得被忽視了,丈夫只聽到了妻子說的事,卻沒有真正理解她。看起來好像在“聽”,其實並不是在“聽”。

可見,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在聽別人說話,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真正的聆聽。

二、為什麼要做好聆聽?

雷·達里奧的《原則》已經火透半邊天,而我做事情也有一條向高手學到的原則——本質導向,即做事情、看問題都從本質出發,這條原則讓我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當我們在聆聽的時候,其本質目的是什麼?

在溝通交流中,聆聽其實是為了接收別人傳遞過來的信息,也就是說,聆聽是為了理解。

有句話叫做「懂比愛更重要」。有理解,才有懂得。

所以,在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做好聆聽,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提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項簡單易學的技能看似與營銷無關,學會了卻能增長業績

三、聆聽的三個層次

究竟什麼樣的聆聽,才叫真正有效的聆聽呢?在教練技術中,把聆聽分為三個層次。

(一) 第一層次聆聽

第一層次聆聽,也稱之為「評價傾聽」,在這個狀態中,我們聽不見別人,或者說只能聽到自己的狀態。

絕大部分的人,在平常的交流溝通中,都處在這個層次的聆聽。

他們的聽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理解,而是為了找機會讓自己能插話。

很多人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他內心的小劇場就是:希望你說得快一點,因為我自己內心也有很多話想說。

有的時候我們也能注意到自己在這樣做,但我們還是仍然還會這樣做。

這時候聆聽就不是為了理解,我們只是為了等待自己能說話的那個時機,而絕大部分的人平時都是這樣去做的。

這其實是習得的一種習慣,因為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別人也沒怎麼好好的聆聽過我們,他們只是聽了一會,然後就插進來說話,這是一種一代代影響下來的習慣。

舉個例子:

有一個人在介紹他的畫,他說:“我訓練了非常多年才能夠畫成現在的樣子,這次畫展我要非常感謝我的愛人,她讓我把這個畫展組織得很好。”

這時有一個人舉手說:“老師,我對你的畫展很感興趣,你的畫框是從哪裡買的?我覺得你的畫框的顏色和我做的那個行業的顏色很接近,我是做傢俱行業的,有紅木、有梨花木……我覺得你這麼貴的畫,哎呀!畫我也不懂,我就覺得你用這種木頭的顏色會更好。”

大家可以想想看,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發言方的感受是什麼樣的?一定是不太好的。

再舉一個例子:

一個人說,我殺人不眨眼!

另外一個人問:那你眼睛幹不幹?

這就是典型的在第一層次聆聽的樣子。

我們表面上在聽對方說話,其實聽到的都是自己內心的東西,關注的都是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至於對方真正想去表達什麼,我們並不在意,也沒有去關心,更談不上理解和懂得。

(二) 第二層次聆聽

第二層次聆聽,是去聽對方的「狀態」。

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3F結構」來傾聽。這也就是我標題當中說到的,用全新的思維框架來傾聽。

3F結構:

- Fact:事實,我聽到的事實是……

- Feeling:感受(情緒),我聽到的情緒是……

- Focus:聚焦(意圖 ),我聽到的意圖是……

這項簡單易學的技能看似與營銷無關,學會了卻能增長業績

比如,我說:哇!加入營銷航班這樣一個實戰高手如雲的社群,真是壓力很大誒,瑟瑟發抖~

這句話裡面的事實、感受和意圖分別是什麼呢?

事實:一個人加入了這個社群;

感受:感覺有壓力,可能還有點小興奮;

意圖:表達對於社群成員質量的欣喜和對自身的調侃;

通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來,「3F傾聽」的方式就是,當你在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結構化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你能聽到的「事實」是什麼?

2. 你感覺到對方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子的?你聽到的TA的感受是什麼樣子?

3. TA講這個東西的目的是什麼?TA的「意圖」是什麼?

再來一個最簡單的案例:就一個字:哼!

這時候怎麼結構化傾聽呢?

- 我剛才聽到了一個事實是,有一個人發出“哼”的聲音;

- 我聽到的情緒是可能是不屑;

- 我聽到的意圖目前未被確認,如果我想知道的話,我需要向他提問。

當我們真正關注對方這個人的時候,是可以瞭解到對方想說什麼的。

比如說,小孩的表達能力其實很有限,他會說不要,但是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情緒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

比如爸爸長期出差,回家時他可能就會說壞爸爸,我不要和你在一起。但其實,他就是想表達:我很想你。

所以,要耐心去聽表達後面的情緒和意圖,慢慢的就會更加懂得他的表達方式是什麼,透過他自己有侷限的表達水平來聆聽出真正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善用「3F傾聽」的結構,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減少很多摩擦,改善人際關係。

(三) 第三層次聆聽

第三層次的聆聽是「全息聆聽」。

中國古代繁體的聽字是這樣的:聽。


這項簡單易學的技能看似與營銷無關,學會了卻能增長業績

在這個字中,包含著很多很多的信息。

它左邊耳朵下面是有一個王的,而上面是一個耳朵,意思是用耳朵聽。

而右邊字的意思是我們要一心一意地聽,要把全部的自己投入到聆聽當中,並且帶著心去聽。

當處在第三層次的全息聆聽之中時,我們不僅僅是在聆聽對方所說的話語,還要聆聽對方的整體,注意到對方能量、語音語調、乃至情緒的變化。

在對方話語的背後,深處是什麼?我們要聆聽他們的話語的能量,也要去聽到他們沒有說的話。他們有什麼沒說出來,這個是不是很重要呢?

這個層次的聆聽,因為篇幅限制,不作過多講解,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第二層次的聆聽就已經可以很好地改善人際關係了。

四、如何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具體的方法,我們上面講到了,就是使用「3F傾聽」框架進行聆聽。

但光有這個其實還不夠,我們會出現:“我知道這個方法,但我就是不想用啊!我為什麼非要好好聽對方說話?”的情緒。

那麼,怎麼做一個好的聆聽者呢?其實是要擁有積極正面的信念和假設。

1.前提假設:

聆聽者堅信,讓對方把事情說清楚,這將會幫助他從自己的體驗中總結學習。

2.五大原則

對方是ok的。

人們內在已經擁有實現目標所需的資源。

對方總會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

對方的每個行為都有正向的意圖。

改變總在發生,且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教練的五大原則,其實光這五條能給人生活帶來的改變,都可以再開一篇,但是篇幅有限,等後續有機會再寫吧。

3.心態:

欣賞、讚美、感激

以上,就是要成為一個好的聆聽者,所需要抱有的積極正面的心態和假設。有了這些,再使用「3F傾聽」框架進行聆聽,相信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