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40年|河南「塞罕壩」:從「守青山」到「爭出彩」

本報今年1月9日推出的長篇通訊《河南有個“塞罕壩”》,報道了商丘市民權林場68年來三代人堅守崗位、不忘初心,在黃河故道築就了一道6.9萬畝的“綠色長城”的感人事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改革開放40年來,民權林場和全省其他92個國有林場一樣,經歷了從財政全供改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最後重新吃上“財政飯”的過程,林場從靠砍樹賣樹維持運轉到不再為溫飽發愁、全力投入生態建設。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民權林場的故事,展示了林業建設理念的重大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地生根。

親歷者說

民權林場總工程師徐蘭成:

做好“生態飯”當好“護林人”

植樹造林是務林人的主業,主業不能丟,否則林場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我是蘭考人,從懵懂少年時起就和樹結下了緣分。黃河故道風沙肆虐,記得村裡的大人每逢冬季總是在農田裡挖溝,春季則在河邊路旁栽上筆直的泡桐樹苗,說可以防風壓沙,焦裕祿形象地比為“扎針”。

長大後,我報考了洛陽林校。報到時,老校長問我為啥上林校,看著窘在一旁的我,老人笑著說:“繼承焦裕祿遺志,建設社會主義新蘭考嘛。”這是老校長給我上的第一節專業教育課。後來,我在林業戰線一干就是近40年,不過不是在蘭考,而是在位於黃河故道腹地的商丘市民權林場。

1981年,18歲的我來到林場。這一年,因為財政體制改革,和全國大多數國有事業單位一樣,林場經營過程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相當長一段時間,工資不能按時發放,部分年份只好將拖欠的工資記賬。

面對困難局面,社會上一度興起創辦家庭林場思潮:借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更新採伐後的林地承包給職工經營,實行自負盈虧;或者乾脆將林場土地直接對外承包,林場靠收取租金維持正常運轉。當時一些人心動了,這樣不僅節省造林、管護等開支,而且當年就能扭虧為盈,看似一舉多得。

但大多數林場人認為,植樹造林是務林人的主業,主業不能丟,否則林場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事實證明,外包的做法易造成國有林地產權糾紛、國有林地不保的後果。大家達成共識:我們既然能讓寸草不生的黃河故道綠起來,也一定能憑藉勤勞的雙手自救。

民權林場一直在樹種選育培優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楊樹因為生長快,木材產量高,經營週期短,見效快,被稱為“吃飯樹”,我們曾大面積栽植楊樹。林場將培育的沙蘭楊、72楊、69楊等新品種取代先前的加拿大楊、大官楊等,林木蓄積生長量提高150%,採伐利用週期由40年縮短到20年以下,且木材的利用率顯著提高。既為國家提供了急需的木材,林場經濟收入也有了基本保障。

林木良種也為林場苗木產業化帶來商機。“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林場出圃的楊樹苗一段時間內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林場還通過栽植蘋果樹、桃樹等經濟林樹種,發展林下經濟等多種經營,實現了集體經濟增長、職工收入增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很快制定了以生產木材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的決策,想把林場建設成為融遊憩、康養、教育為一體,服務功能和生態功能相結合的生態示範基地。近年來,林場規劃建設以常綠樹種為主、喬灌草相結合的林區道路網32公里,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亮麗風景線。

2018年,期待已久的國有林場改革基本完成,1月份,民權林場從事業差供重新恢復為財政全供,再也不用為生計犯愁,林場人將全身心地投入生態建設,保護好撫育好這片林子,做好“生態飯”,當好“護林人”。③8

研究者說

河南省生態林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樊巍:

讓生態與民生雙贏

民權林場的發展歷程是我省乃至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的縮影,實際上也是我們國家轉變發展方式,使社會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向協調發展轉變的一個縮影。

河南的國有林場大都是像河北塞罕壩、民權林場一樣,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為加快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在無林少林、荒山、沙荒集中連片的地區建立起來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全省森林資源的精華都集中在了國有林場。我是學林業的,這一點更有體會:從大學到研究生、博士,所有的實習基地、試驗基地都是在國有林場,參加工作後,各種研究項目、資源圃更是依託各個國有林場。正是在科研活動中我和民權林場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見證了國有林場的興衰起落。

長期以來,國有林場堅持“先治坡、後治窩,先生產、後生活”的建設原則,在為國家生態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自身發展卻陷入困境,歷史欠賬十分嚴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財政體制改革,實行“分灶”吃飯,國有林場下放地方,由於種種原因事業費難以落實,國有林場大多成了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經費自收自支,不事不企,靠伐樹勉強維持。

1998年後,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國有林場管理經營的絕大部分森林被劃為生態公益林,林場經營性收入銳減,多數國有林場處於基礎設施建設無資金、造林經營無經費、職工工資無來源的“三無”狀態。民權林場更是困難,曾有過職工一兩年不發工資、外債上千萬元的歷史。國有林場守著金山銀山要飯吃,更談不上培育森林資源、發揮生態功能了。

到了本世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林業生態建設日益受到重視。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逐步拉開了國有林場改革的序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後,生態文明建設已融入國家“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之中,林業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2015年,國家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場重新被納入財政全供事業單位,工作重心轉向森林資源培育和生態保護。林場人員工資得到了保證,從“伐木工”變成了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林場人的頭抬起來了,想的不再是怎樣餬口,而是怎樣實現“山綠、場活、人富、林強”的發展目標。有不少場長找到我,要求合作搞科研項目,“不要你們的錢,我們出地、出錢,就是想真真正正地幹些事”。國有林場的春天真的來了。③8

規劃者說

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劉金山:

深化林場改革服務森林河南建設

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起來的生態文明建設大潮,催生了這一輪國有林場改革。

從2016年啟動的全省國有林場改革,圍繞保護生態、保障職工生活兩大目標,推動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目前,我省93個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全部明確。其中,性質劃定為一類事業編制的91個國有林場,編制全部核定,職工全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長期困擾林場幹部職工的“吃飯”問題得到解決。

我省國有林場總面積684萬畝,森林蓄積量約佔全省七分之一,是全省森林資源最豐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生態功能最完善的區域,更是維護生態安全的主戰場、主力軍。解決生存問題只是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第一步。其後,必須探索長遠發展路徑,實現生產建設向生態建設、林木經營向森林經營、林業經濟向林區經濟轉型,以更好地融入森林河南建設大局。

適應上述要求,今後國有林場的改革發展將在“四化”上下功夫:

注重生態化。依託國有林場優質資源,建設森林小鎮、森林康養、森林氧吧等觀光度假基地。在林下空間發展林菜、林菌、林藥、林禽、林蜂等種植業、養殖業,既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態有機食品的需求,又促進國有林場經濟收入從採伐森林資源向利用森林生態資源的轉變。

注重科技化。加強林種林分改造,努力把單一樹種的純林轉化為多樹種的混交林。加大珍貴樹種、鄉土樹種、耐旱樹種、抗性樹種等良種選育力度,把國有林場打造成為先進營造林技術的試驗示範場。

注重智能化。通過信息化建設,準確獲取林木資源及動物資源數據,及時掌握林區生態系統的變化,增強森林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引領全省智慧林業發展潮流。

注重人文化。國有林場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孕育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敢於奉獻、綠色發展的林場精神。我們要充分挖掘,大力弘揚,切實凝聚起新時期全省林業生態建設的精神力量和發展合力。

“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推動國有林場努力實現“山綠、場活、人富、林強”,全力服務省委、省政府打贏“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中心工作,用一個個“出彩”匯聚成“多彩”、凝聚成“濃彩”,描繪出濃墨重彩的美麗河南畫卷。③8

國有林場發展大事記

1980年

在國有內鄉萬溝林場基礎上,我省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寶天曼省級自然保護區。6年後,登封林場成立嵩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開始向森林旅遊方面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有36個自然保護區、56處森林公園都在國有林場的基礎上建立

1996年—2002年

隨著自然保護區面積的擴大和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實施,國有林場採伐限額大幅調減,林場收入急劇下降,生產生活比較困難。2000年開始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使我省25個國有林場逐漸擺脫貧困

2004年

國家實行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大部分國有林場受益

2010年—2014年

我省完成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任務12958戶,林場職工實現“住有所居”,圓了多年的住房夢

2016年

以保護生態、保障職工生活為目標的全省國有林場改革拉開大幕。2018年改革基本完成,國有林場被定性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經費納入財政撥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