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俠仗義的梅巧玲

□ 尹成榮

梅巧玲是梅蘭芳的爺爺,也是一代名角,且重情厚義。不僅戲唱得好,人也長得非常好看,對他仰慕者眾多,其中有一個世家子弟,是進京趕考的舉子,姓張,人稱張舉人。在一次無意中聽了梅巧玲唱的戲,便聽上了癮,聽入了迷,每有梅巧玲的戲,他必來,聽完後,還細細回味,深感意猶未盡。

可是天天聽戲是要花錢的,張舉人雖然有點錢,但架不住總往戲院跑,慢慢地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甚至連趕考的盤纏都花光了。因為他特別喜歡梅巧玲的戲,而且對戲還有自己的深刻體會,聽完戲還會與梅巧玲暢談一番,與梅巧玲逐漸熟識起來,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漸漸成了知己。有時,他沒錢聽戲,梅巧玲就借給他錢,一來二去,借的錢越來越多,竟達到二千多大洋。

張舉人見梅巧玲如此仗義,非常感動,向梅巧玲保證:只要自己考取了功名,就把錢連本加利還給梅巧玲。後來,張舉人真考上了翰林,可惜世事難料,張舉人剛剛考上翰林,還沒等上任,就突發疾病,客死他鄉。

他的同鄉們一見,非常痛惜,把張舉人的靈柩送回故鄉下葬,只是這筆費用如何出呢?眾人各有推辭。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梅巧玲得知張舉人去世,趕來弔唁。張舉人的同鄉以為梅巧玲是來討債的,一個個想辦法準備逃脫。令人意外的是,梅巧玲不但沒有討要張舉人所欠的錢,聽說送他回鄉下葬沒有路費,又慷慨地掏出二百大洋,為張舉人回鄉下葬當路費。為了表示對張舉人所欠的錢不再追要,當場把張舉人寫的欠條都燒了。梅巧玲還在張舉人棺前哭訴道:可恨自己不是富裕之人,拿不出更多的錢,只能在關鍵時刻,表示一下對這位知己的悼念和情義,哭畢,起身離去。

梅巧玲為知己仗義解囊顯出他品格的崇高而偉大,而張舉人的同鄉人品卻是自私狹隘又無情,梅巧玲俠心義肝的崇高品質不得不令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