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西塘治「廢」有道!騰退近千家廢鋼鐵經營戶

2018-10-26 15: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顧雨婷 通訊員 許琴 潘亮紅

嘉善西塘治“废”有道!腾退近千家废钢铁经营户

秋風颯颯,位於嘉善縣西塘鎮的新勝村,稻浪翻滾,正是一番秋收景象。“過去,村裡可不是這樣。”新勝村黨總支書記陳友明遠眺稻田回憶道,曾經的新勝村西汾公路、金埭路兩側,集聚著700多戶廢鋼經營戶,不僅佔用了農田,還噪音大汙染環境,一到雨天,更是鐵鏽水橫流。

西汾公路,一頭連接著西塘鎮下甸廟村,一頭連接著陶莊鎮汾玉村,在平黎公路建成通車以前,這裡是兩地來往的交通要道,過去卻成了“低小散”和“髒亂差”的“根據地”,1996年開始,路兩側的廢舊鋼鐵市場逐步形成,最高峰時,聚集了1200多家經營戶。

去年3月,西塘鎮啟動該區域違建集中整治行動,在縣、鎮、村幹部及村老黨員、村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該區域703戶經營戶全部騰退簽約成功,並陸續拆除違建房屋和廠房。截止目前,共拆除違建輔助房、違建廠房12.9萬平方米,騰出土地近505畝,目前已完成復墾280畝。

成績得來不易。整治行動啟動之初,反對聲可不小。當地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捧著“鐵”飯碗吃飯,僅僅依靠租金收入每年就穩定在幾萬元到十多萬元不等。“廢鋼鐵市場要拆了,肯定會影響一些人的利益,剛開始大家都持觀望態度。”陳友明說。

嘉善西塘治“废”有道!腾退近千家废钢铁经营户

整治行動已啟動,陳友明就第一個帶頭,簽了約騰退了自家幾間小作坊,主動給經營戶退還了租金,讓他們提前搬離。村裡的老黨員也動員起來,鎮、村兩級成立了5個攻堅組,由老黨員率先垂範,深入開展工作,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為經營戶算起了風險賬、環境賬、經濟賬。一時間,從黨員幹部到群眾,村裡人都投身到整治行動中。

如今,西塘鎮新勝村70歲的老黨員沈木根更愛在村裡散步了,特別是金埭路沿線。一塊塊整齊的農田連片鋪開,放眼望去,盡是土地。“我家就在金埭路邊,搭的3間房子一早就簽約了,現在已經全部拆除。”整治中,沈木根作為老黨員主動配合,他的兒子也成為第一批簽約騰退的房東。

從支持到參與,當時評估工作啟動,新勝村邀請9名老黨員成立“101鄉賢工作室”幫助做工作,沈木根就是其中之一。“我做過這行,瞭解市場裡的情況,能出一份力。”沈木根所在的第一工作組已完成了包括金埭路沿線在內的194戶的騰退簽約。書記帶頭、黨員示範、縣鎮幹部助推,讓金埭路沿線廢鋼鐵經營戶的騰退工作迎刃而解。

陳友明表示,今年年底底整個廢舊鋼鐵市場將騰退“清零”,空出來的土地將復墾還田,發展設施農業,引導農戶轉產轉業,其中部分發展規模較大、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還將抱團進駐鎮“兩創中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