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溫州商人在德陽:踏著改革大潮而來、與城市共同成長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溫州商人在德陽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商人一直備受傳媒關注,被稱為“東方猶太人”,他們許多成功的創業故事被總結傳頌為“溫州經驗”“溫州模式”。

作為德陽的溫州商人代表性人物之一,嚴衛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溫州商人成功的三大理由:不等不靠,敢於創業和改變現狀;嗅覺敏銳,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用心做事,樂於把事情做到極致。

經歷了擺地攤、租櫃檯、賣品牌的傳統發展道路後,目前,嚴衛東正致力於將自己當年親手創辦的專賣店,打造成一個商業服務平臺,開啟了自己的4.0版人生。

2000元起步闖蕩江湖

嚴衛東出生在浙江溫州樂清一個普通家庭,跟當地很多年輕人一樣,十七八歲中學畢業後,他便離開了故鄉,從此踏上一條艱難而成功的創業之路。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嚴衛東揣著2000元錢來到河南鄭州。

之所以選擇鄭州,除了因為這裡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商賈雲集生意好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嚴衛東的姐姐和不少樂清老鄉都在這裡,“我們喜歡‘抱團’在一起,彼此也能互相幫襯著”。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從服裝鞋帽到百貨五金,甚至菸酒食品,那個時候的嚴衛東並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什麼好賣,什麼能賺錢就做什麼”。

雖然經營的商品不確定,但有一點卻始終沒變,那些日子裡,嚴衛東和姐姐、親戚朋友們一樣,成天守在攤位前,不斷吆喝、推銷,“渴了就喝口涼水,餓了蹲在地上整點盒飯,實在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眯一下。”在他身上,溫州人那種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鄭州,跟著姐姐和親戚朋友,嚴衛東不僅學到了經營的經驗,也賺到了一點錢。雖然不多,但給了年輕的他很多的自信。

但之後因為租賃的場地被收回,大家相繼離開了鄭州,嚴衛東南下來到成都,投奔了另一個親戚。

擺地攤租櫃檯開始創業

1992年,嚴衛東來到了德陽,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當時德陽正在全面建設,因為是新建的城市,從外面來的人也多。”敏銳的嚴衛東從中發現了商機,並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他在當時還是一片凌亂的下南街南頭,也就是現在藝術宮所在的位置,租下一個臨街、用腳手架和塑料布搭建起的臨時攤位,開始倒騰起來。銷售的東西仍然不起眼、不確定,從服裝鞋帽到小百貨,什麼都有。

他攤位的斜對面正是當時的國營百貨公司第二門市部,望著裡面亮堂的燈光和透亮的玻璃櫃臺,嚴衛東一面吆喝自己的生意,一面在心裡暗想:如果有一排屬於自己的櫃檯就好了。

這個夢想不久後便得以實現,他在國營百貨公司第二門市部裡租下一小塊場地,開起了自己的專櫃,做起了服裝生意。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儘管“進了店”,但每天依然十分辛苦,“到外地進貨,路上十分折騰。回來以後又要忙銷售,累得夠嗆。有時看到進回來的貨‘走’得不是很好,心裡又急得很”。

嚴衛東形容,那是一段“進貨累、銷售累、壓貨累”的“三累”日子。

開風氣之先搞起品牌經營

從最初的擺地攤到租場地進商店,嚴衛東的生意從小打小鬧一步步走上了正軌。

1998年前後,在改革浪潮中,國營商業企業紛紛倒閉的時候,他先租後買,在下南街開起了自己的服裝商場,從一間到二間,再到更多。

這時候,羽翼逐漸豐滿的嚴衛東已經不滿足於賺取進銷差價的傳統銷售模式,他率先在德陽開起服裝品牌商店,掙“品牌”和“高端”的錢。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嚴衛東的人生進入到3.0版本階段。

他的生意因此大好,迅速引來不少人跟風,很快,各種“品牌店”“精品店”遍地開花。

嚴衛東說,那段時間可以說是自己生意的一個高峰期,“從1992年來德陽開始,一直處於一個上升狀態,在2014年左右,達到頂峰”。

但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變化,跟許多生意人一樣,嚴衛東也覺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從2015年左右開始就逐漸下滑”。

商,利字當頭是常理,但是反思之後嚴衛東悟出一個道理,生意不好做除了經濟形勢,還有經營者理念的問題。

“不能只想著在消費者身上賺錢,不能搞‘掠奪式’發展,你得從他們的角度來雙向考慮問題”,這時的嚴衛東意識到,只有做到利、義並舉,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贏得生意。

於是,他旗下的服裝門店紛紛推出各種實實在在的讓利舉措,“看上去利潤薄了,但贏得了更多忠誠的穩定客戶”。

打造服務平臺開啟4.0版人生

面對疲軟的經濟和銷售,不少經營者還在或唉聲嘆氣,或千方百計促銷時,嚴衛東已經悄然開始了自己的轉型升級。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往日異常風光的品牌專賣店悄然變身,除了自己的生意,嚴衛東還請來了別的經銷商入駐,“把這裡打造成一個百姓‘生活廣場’,建立更多的經營種類和業態,消費者來到這裡,我們能儘量滿足他們的各種消費需求”。

其實,嚴衛東此舉並不是期驥這個“生活廣場”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利益,“能讓商場保值就好”。

轉型的背後是一個嚴密的邏輯關係。

早在幾年前,嚴衛東就已經意識到了傳統商業的疲態,開始了向其它產業和投資領域的發展。

轉型升級發展,需要龐大的資金來支持;自有資金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需要通過融資渠道來解決;融資不是“空手套白狼”,需要與之對等的物業來作為抵押和保證,因此讓自己名下的商場等物業保持穩定和高額的價值就尤為關鍵……

「企划」温州商人在德阳:踏着改革大潮而来、与城市共同成长

升級轉型4.0版本,既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冒險。

事實上,從帶著2000元走出溫州闖江湖以來,這麼多年嚴衛東嘗試過很多行業,他總是在熟悉一個領域後,突然又去嘗試進入新的領域。

保持創業的激情,不斷嘗試新的領域。

“折騰”的幾十年,嚴衛東有過苦也有過甜,哭過,也笑過。

在很多人眼中,他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嚴衛東卻說,他無所謂“成功”與否,健康的身體、愉悅的心情、溫馨的家庭、和睦的人際關係,對他來說,遠比財富更加重要。

讓新聞觸動心靈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