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蒙邊界小城-恰克圖

恰克圖位於現在的俄蒙邊界界河的北岸,和南岸的蒙古國的阿勒坦布拉格(清代稱買賣城)隔河相望。這裡原是清代的中國商人對俄貿易的重要城市。1727年(清朝雍正五年)9月1日,沙俄和清政府在此簽訂布連斯奇條約,俄方稱恰克圖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兩國以恰克圖河為界,河北恰克圖劃歸俄國。清朝於河南建新市鎮阿勒坦布拉格,作為中俄貿易地,漢名“買賣城”。因為在蒙古語中阿勒坦布拉格又稱“南恰克圖”,所以一些在阿勒坦布拉格發生的事件被紀錄成在恰克圖發生。

俄蒙邊界小城-恰克圖

1727年恰克圖互市後,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重要物品。晉商在恰克圖經營茶葉,貨房最多時達108家,一時“獨佔中俄貿易之牛耳”。茶葉轉手俄商後,沿色楞格河谷的傳統通道,經貝加爾湖地區的商業中心上到烏金斯克(今日的烏蘭烏德)和伊爾庫茨克,然後一路向西,運往俄國的歐洲部分。

恰克圖茶的行程不止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嗜好咖啡,也是中國茶的粉絲。他同一位俄國伯爵夫人的終身友誼、同俄國公使的頻繁來往,使他多次得到“產自中國某些行省的上佳貢茶”。巴氏最後一次得到的好茶,就是俄國官方商隊輾轉運來的。

1729年起,由理藩院派遣司員一人駐紮其地,監理當地中俄互市。

恰克圖、阿勒坦布拉格的貿易日益繁盛。嘉慶、道光以來,中國從恰克圖輸往俄國的商品是以茶葉為大宗,其業務皆為晉商所壟斷。晉商在湖廣、江西、福建武夷收購茶葉後, 從閩湘兩省產地出發,水陸交際一路北上,縱貫鄂、豫、冀、晉,進入蒙地,穿越戈壁沙漠,直達當時中俄邊境的恰克圖。全程約4800公里。在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中,主人公就從福建武夷山販運茶葉到恰克圖,賣給俄國商人。此外,中國還向俄國出口絲綢、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蠟燭、大黃、姜、麝香等,而俄國向中國出口毛皮、紡織品、成衣、生革、皮革、工具、牛等貨品。

1860年,清、俄貿易全面開放,這裡逐漸衰落。長期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西伯利亞大鐵道開通,新的商路形成,是恰克圖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但西伯利亞大鐵道主線貫通是1916年才有的事。其實直到19世紀50年代初,恰克圖這個互市點的貿易額仍保持上升勢頭,每年交易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頭兩年,貿易額仍很可觀。而1858年中俄《天津條約》簽訂後,交易額急劇下降,1880年代較1850年代少了3/4。恰克圖互市額呈現顯著頹勢。20世紀初,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全線通車更是徹底摧毀了恰克圖互市。恰克圖互市的衰落是一個複雜過程,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現在看來,18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強加於中國頭上的一系列中俄不平等條約是主要因素。

1915年6月7日,北洋政府、沙俄在這裡簽署中俄蒙協約,沙俄雖表面上承認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中國政府承認了《俄蒙協約》的內容和外蒙古的“自治”,並不得在外蒙古設治、駐軍、移民等,實際承認沙俄對外蒙古的控制權。通過這一協約,中國在外蒙古僅取得了徒有其名的“宗主權”,而沙俄則保持了在策動外蒙“獨立”時所攫取的各種殖民特權,為外蒙古獨立的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