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打開脫貧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從雲貴川到東三省,從提出“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到“找對‘窮根’,明確靶向”……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腳步遍佈全國各地,他不僅常常牽掛扶貧於心,更是身體力行為貧困群眾謀福祉,到貧困戶家裡問寒問暖,為他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平語”近人,尤如一把閃光的“金鑰匙”打開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之“門”。

“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消除貧困、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組織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成為脫貧攻堅戰的“主力軍”。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萬眾一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貧困的要害是精準扶貧,必須要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要實事求是,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水漫灌,工作要深入實際,不可不走馬觀花。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在脫貧攻堅中始終要把教育放到前面,放在斬斷“窮根”上,放在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上,放在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活力,才能從根本上剷除滋生貧窮的土壤。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打開脫貧致富之門的這把“金鑰匙”就是創新、就是團結、就是吃苦、就是奮鬥、就是攻堅。只有依靠我們的勤勞的雙手,才能改變貧困落後面貌,才能走向繁榮富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下新的光輝篇章。(楊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