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東莞兩作家入圍提名

8月11日,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正式公佈,共有34位作家學者獲獎。

在此前中國作家網上公示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作品名單中,我市作家丁燕、塞壬榜上有名。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作品分“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7個類別單項進行公示,各單項均有10部作品入圍。其中,我市作家丁燕的《沙孜湖》、塞壬的《奔跑者》位列其中。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丁燕的《沙孜湖》,講述了作者三次到達新疆沙孜湖,深入此地的牧民氈房、縣城市場、油城沙漠,分別描述了湖畔、縣城、定居點、油城的居民不虛飾、不偽裝、不迴避,真實袒露的常態生活。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塞壬的散文集 《奔跑者》,講述一個不甘的“我”向那個沉淪而麻木的“我”的警醒與痛擊,多年漂泊的生活賦予了她獨特的人生與文字,她將再一次地無所畏懼,重新成為那個被文字信賴的奔跑者。

魯迅文學獎,是中國作家協會主辦,與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並稱中國文學四大獎項,魯迅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每次評出各類作品5部左右為大獎作品。

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以發表或出版時間先後為序)

中篇小說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短篇小說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報告文學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詩歌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散文雜文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文學理論評論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文學翻譯獎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东莞两作家入围提名

獲獎名單公佈後,讀創採訪了來自不同門類的幾位評委,傾聽他們對獲獎作品的點評。

❖本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評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掛職)魯敏

弋舟的《出警》筆風沉鬱有力又熱人衷腸,寫孤獨之一種,更寫人間之相互依偎,折射出現實主義的多重光澤。

黃詠梅的《父親的後視鏡》構思妙諧,有如一幅瀟灑倒展的長軸,以退為進、似後實前,充盈著人生長路中的愛與智慧。

馬金蓮是來自西海固的80後女作家,《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帶著歲月與時代的迴響,從日升月落流水生活裡淬鍊出恆久的靜美大境。

朱輝的《七層寶塔》投筆鄉村大地,以小切口敘事,關切時代進程中的鄉村倫理變遷與恆古不變的鄰里道德守望。

本屆評獎中最大驚喜是小小說,參評作品整理水準優秀,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更以俗雅融通、拈輕成重的經典之魅為小小說贏得魯獎開評以來的破題首獎。

❖本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評獎委員會副主任、《作品》雜誌社社長楊克

詩歌有各種風格,有不同的詩學追求。本屆的獲獎作品各有特點:陳先發的的詩歌表達方式很獨特,湯養宗的詩歌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理性,杜涯的詩歌寫得很有思想,胡弦的詩歌將中國古典詩歌的韻味自如地糅合於現代詩歌中,張執浩的詩歌語言控制力很好,讓日常生活呈現了詩性的光澤。

❖本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委員、作家楊黎光

本屆的報告文學獎是對這四年來國內報告文學作品的一次檢閱。報告文學作家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不同領域的成就,對社會尖銳問題的思考都在作品中得以反映。其中,廣東報告文學作品在全國走在前列,本屆參評作品也受到評委的高度關注,雖然最終沒有廣東的報告文學作品獲獎,但創作成績依舊不可小覷。從本屆獲獎作品來看,涵蓋了西部建設、扶貧、科學考察等不同內容,題材豐富,寫法各異,體現了這些報告文學作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本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評獎委員會委員、《美文》雜誌副主編穆濤

獲獎的五篇作品各有特點。原野的寫作一直是鮮明的,有自己的路數和風格,開闊也獨到,渾實也精緻,達觀也寧新。

李修文是散文寫作的“革命者”,開生面,見新轍,也引發對散文文體界限的思考。

寧肯《北京:城與年》寫得老到、厚實、守拙,一招一式固執發力,讓舊的舊下去,讓新的新出來。

夏立君則試圖開鑿出一條傳統與今天的“人文棧道”。說“棧道”的意思,是他不求完整,不求“回到歷史原點”,在每個經過之處取己之所需。

李娟是散文的天才,她的寫作是燦爛的,出淤泥而不染。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當下的散文寫作也要警惕新版的“陶淵明”,迴避豐富複雜的現實,躲進小樓或田園,寫自己的那一類快樂或憂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