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縣:遊仙的過往很精彩!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遊仙區地理標誌:富樂山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綿陽市中區,其轄地以涪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分設涪城、遊仙兩個縣級區。

遊仙區位居涪江以東,治地遊仙鎮沈家村。據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漢代雲遊天下的仙人李意期曾在這裡修煉,後人乃修遊仙觀以作紀念,遊仙得名於此。

遊仙設區至今,不過26年,然而遊仙的故事,遠不止於此。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走道要走長安道

道可道,非常道。

進得梓潼,南棧險盡,遂有陂去平來一說。據咸豐《重修梓潼縣誌》記載,縣北十里劍泉,曾有明萬曆年間“陂去平來”坊,知縣張香海於咸豐七年重修。

經過遊仙的驛道,正是通天的大道。書生北去,王侯南來。古代梓潼、綿州之間的官道有70裡在今遊仙境內,無北棧之險,無成綿之夷,恰是險夷之間的緩衝地帶。

秦漢之間,中國陸路網狀交通已然成形。為了統一天下,早在戰國時期,秦國就不遺餘力地修鑿通蜀的道路,“秦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戰國策》)。為了確保政令暢通,路政是統一王朝第一等要務。入蜀通道,歷代均有所維護。

唐代金牛道膾炙人口,李白以“黃鶴之飛”、“猿猱欲度”極言其艱險。惟其艱險,而凸顯其通達之意義。前玄宗、後僖宗,天子入蜀,過遊仙。杜子美、羅江東,送行偶遇,在遊仙。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仙海水利風景區

南宋吳家軍守蜀,淳熙初,主帥吳挺整治軍隊,“武興(即略陽)所駐為前軍,為中軍,自是而西至巴西(即綿州),則為左、右、後軍,……轅門號令,朝出而夕達矣。”(《宋史》)略陽綿陽,直線距離500裡,能做到政令朝出夕達,宋代郵差有“急腳遞”“金牌遞”名目,速率委實驚人,後世有俗語“狠腳子”,實濫觴於此。而當時路政之健全,亦復驚人。大宋的馬拉松健兒,攜軍令,經過遊仙時,要麼剛起跑,要麼正衝刺。

明代入蜀,棄用金牛道,取道川中地區。沒有了官府的經營,江湖險惡。遊仙境內的古蜀道,大致由武松走;再北,有請老虎和武松一起走。

清康熙29年(1690)恢復金牛道,驛道重新過遊仙。按照十里一鋪的標準,遊仙境內設有六鋪一驛,即宣化鋪、魏城驛、銅瓦鋪、沉香鋪、蔡家鋪、抗(秔)香鋪、濫泥溝鋪,共計70裡驛道。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綿陽市境內古驛道圖,紅色箭頭所指為遊仙境內驛道(蔣志 繪)

2014年,綿陽博物館曾組織“綿州古驛道野外調查”。仙人橋以東及朝陽廠廠區與芙蓉小區一帶,驛道遺存明顯,包括“酌中道里碑”、大量驛道石板及疑似驛道設施。酌中道里碑有指路、計程之功用,為舊時路政基礎設施。該碑體型較民間指路碑大,無後者常見的“弓折弦先斷”一類民間辟邪語,且標明立碑時間,可見是官方所立。碑立於乾隆五十年,時在綿州遷州及金川戰事結束後,雖不起眼,但革故鼎新的意義明顯。驛道石板,尺寸不等,但比劍閣梓潼整齊規範,比綿陽德陽簡單粗獷,充分體現出遊仙驛道位於淺丘山地的獨特屬性。

七十里驛道,還有數不盡的詩。北宋詩人唐庚說,“左綿城北長安道,馬足翻翻人自老”,官人推敲昨天的詩句,詠歎做官的辛苦。還有赴考的學子,糾結做過的題目,體味落榜的酸楚。只有腳伕,把勞乏託付給前站的薄酒。這正是舊時驛道上的一般風貌。

騾馬倦極,翻一翻鼻孔,空氣中傳來九月的味道。

說稻不可太專業

豐收的味道。

綿州產稻,古已有之。綿陽地區出土的漢代文物,透露出大量早期農業生產的信息。

《華陽國志》載,“(涪縣)有宕田,平稻田。”可見漢晉時期綿陽境內即已種植水稻。唐代綿州境內興修了多處堰渠,如遊仙境內的洛水堰,“魏城縣北五里有洛水堰,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甚利之。”(《唐書·地理志》)

宋代綿州的稻米已經以後起之秀的姿態,蜚聲於省內乃至國內。據《宋會要》記載,淳熙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四川總領趙彥逾向朝廷建言,在綿州就地設場買米,就能保證綿州軍糧供應,從而不需再從彭州轉運稻米,因之節省大量人力財力。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宋代綿州稻米產量的飛躍,得益於良種水稻“占城稻”的引進。占城稻是一種高產、早熟、耐旱的優質稻種,五代後期及北宋初年由海商從今越南引入福建,其後推廣至江淮及兩浙,逐步覆蓋其他地區,後因南宋對四川的重點開發而落戶於綿州。乾隆《直隸綿州志》提到宋代綿州引進佔城稻的事,“……惟稻最美,有名曰佔者,雲自占城來。桂陽佔,白色;沙佔,白色;巖佔、麻佔,俱黃色。……糯色黃者,有輝糯、有黃絲糯;色紅者,有矮子糯,俱可釀、可餳、可炒、可餈。”

南宋詩人洪諮夔曾在《幽芳晚涼倚窗觀稼(魏城四十里)》詩中說,“晚風不動稻苗平,葉葉頭邊沆瀣明”。稻苗密實,稻葉上端露珠,風來不動,足見植株健旺,長勢喜人,豐年在望。這正是引種占城稻取得成功的真實記錄,同時可知,今遊仙境內是古綿州重要的稻米種植區。

唐宋農業技術的進步,為清代緩解人口膨脹的矛盾打下了基礎。“湖廣填四川”移民帶來稻作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也是綿州能夠保住稻米生產優勢的重要原因。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遊仙區田園風光

上文提到,遊仙境內“六鋪一驛”,其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名,“抗香鋪”,“抗”是“秔”字誤讀訛傳,流佈甚廣,以致於喧賓奪主。古人定名為“秔”,顯然煞費苦心,本想利用驛道的優勢,為綿州本地稻米打一個路牌廣告,然而他們忽略了“秔”字比較生僻,忽略了古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於是乎,不認識的認半邊,認識的來不及核實,一片好心取定的“秔香鋪”被驛道上的人們喊成了“抗香鋪”“炕香鋪”“杭香鋪”“亢香鋪”。後來,即便稻田就在面前,過往的人們也不知道“抗香鋪”是什麼意思了。

故縣已經成傳說

遊仙境內曾設有兩個古縣,即魏城縣、鹽泉縣,分別存在730年、633年。這樣長的“縣齡”,不遜於很多今天仍“健在”的縣。

北朝西魏廢帝二年(553),分巴西梓潼郡,於梓潼置潼川郡,於涪縣置巴西郡,並設潼州(治涪縣),如此一來,涪縣成為州、郡、縣三級政區治地。同時分涪縣地置魏城縣,治今遊仙區玉河鎮,隸巴西郡。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今日魏城

魏城之名,有人附會為蜀漢大將魏延屯兵築城;有人考證為“西魏建立之城”;另有“魏成”的寫法,其義亦通,未可輕易否定。

唐宋間的魏城,是蜀道重鎮。《新唐書·地理志》綿州巴西郡條載有:“魏城,上。北五里有洛水堰,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甚利之。有鐵、有鹽。”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次魏城。前方無險可守,蜀主派人送降表來魏城。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未必不是一種明智的舉措。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魏城鎮繡山村唐代石堂院

今玉河、徐家等地曾出土唐宋文物,如1968年10月,玉河出土一批宋代青銅器,祭祀特徵明顯,很可能是當時官府或民間富戶的禮器。文物的背後,有暫時未知的故事。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北山院摩崖石刻

宋人高度重視魏城在交通上的地位,今魏城有南宋通濟橋碑。此碑名聲在外,碑文稱,“由西蜀道長安、道襄漢,畢出於魏城縣”。通濟橋為木石混合結構,上有橋閣二十間,“丹雘輝明,氣象偉傑,北道千里,行者創見”。顯然,這座橋完全可以為當時的魏城縣“代言”。

至於鹽泉,本來是從魏城縣分出來。魏城新舊縣治地相距45裡,分縣,表明中央政府對於魏城鹽鐵資源的重視。

隋大業十年(614)魏城縣從鹽泉井(今玉河鎮)遷治於今魏城鎮,原治地鹽泉井,於唐武德三年另置鹽泉縣。“地有鹽井,民得采漉,為四方賈售之地”,鹽泉,得名於西晉左思《蜀都賦》“家有鹽泉之井”,從立縣之始就是資源基地。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遊仙區東宣鄉魚泉寺

從此,遊仙境內,魏城、鹽泉兩縣並立,至元代裁撤,期間皆屬綿州。

元至元二十年(1283)“省縣入州”,撤銷巴西、魏城、鹽泉三縣。裁撤具體原因不明,不外乎有二:一方面是宋末戰亂,人口凋敝;另一方面是經過唐宋兩朝的開發,魏城、鹽泉的資源已近枯竭。

資源枯竭,對現代人並不陌生。那是一種無可挽回的凋零。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郭平 ‖ 道路、稻米和故县:游仙的过往很精彩!

沉香一語成讖,新的遊仙故事是滄海桑田。銅瓦鋪與沉香鋪之間的部分古蜀道沉入水底,沉抗水庫繼之仙海,眼前浩渺煙波,還不夠磨合一雙草鞋,這樣的啟示別有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