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好?手腳冰涼是不少人都存在的症狀,尤其是冬天到了,手腳冰涼的症狀會更為明顯。手腳冰涼不僅會降低人體的舒適度,還容易由於血液循環不佳引起各種疾病,那麼手腳冰涼要怎麼調理才好呢?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冬天手腳冰涼的調理方法

暖腳:

“養樹需護根,養人要護腳。”冬天都要穿保暖較好的鞋襪,有腳汗者還要墊上防汗鞋墊以保證吸溼和保暖,使腳部的微循環正常運轉。

泡腳:

經常用熱水泡腳,可以驅散寒氣,溫暖全身,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及時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不能太燙,以40℃左右為宜;水深為沒過腳踝骨為宜,泡腳的時長20分鐘;其時間最好睡前泡,利於睡眠。

搓腳:

晚上睡前泡完腳後,把自己的手心搓熱,然後用手搓自己的腳心,搓到發熱的程度。搓的過程中要注意,手心的勞宮穴(手握緊時中指指尖所掐到的位置)要對著腳心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屬足少陰腎經,位置在蜷足趾時呈凹陷處),從而活血通絡強體健身。

食療:

多吃一些溫性的食物,如姜,羊肉等,還有就是補血養血的食物,如阿膠,紅棗,枸杞,桂圓等。因為手腳冰冷通常是血氣不足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用於驅寒暖胃的薑糖水,切勿在晚上喝。由於晚上人體二陰氣旺盛,陽氣收斂,這時如果攝人過多的溫熱食物或補品,會影響睡眠、影響身體合成代謝,不利於勞累後機體的自我修復,對身體有害。所以,姜作為溫補的食物,要早上食用,利於人體的吸收利用。

冬天手腳冰涼的人大多是體質寒,腎陽氣不足,應該多補補腎陽,但是有的人是上焦熱下焦寒的體質就不適合通過食療的方法去治療,最好是堅持泡腳效果是最好的。所謂“冷水臉、溫水牙、熱水腳”,養生法簡單,只要堅持就一定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