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猛降 科大訊飛承認業績壓力

雖然科大訊飛2018年三季度的營收持續增長,但是盈利能力卻大幅下降。10月25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坦言,“公司目前受到的壓力較大,要通過技術創業保持戰略定力”。根據科大訊飛發佈的最新財報,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52.83億元,同比增長56%,淨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扣非後淨利潤僅有2462.67萬元,同比下滑79.75%。

財報顯示,科大訊飛前三季度營收52.83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三季度營收20.73億元,創上市以來單季度營收新高。

與持續高漲的營收數據不同,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卻遭到質疑。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為2.19億元,同比增長29.94%;扣非後的淨利潤僅為2462.67萬元,同比下降79.75%。2018年三季度毛利率為48.83%,相比上半年的49.91%和去年同期的49.66%均有下滑。此外,科大訊飛依賴政府補貼等質疑也甚囂塵上。在10月25日,科大訊飛方面召開的投資說明會上,劉慶峰承認目前公司的壓力較大,科大訊飛高管也針對近期的質疑予以回應。

事實上,對於扣非後淨利潤的大幅下滑,科大訊飛方面在財報中解釋,是由於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員工規模增速較快導致。2018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研發費用總額達6.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9.45%;銷售費用總額達11.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75%。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江濤強調,科大訊飛的銷售費用在過去一直高速增長,而且未來還會保持。該項費用的增長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超過研發費用,這是因為toB業務還是科大訊飛的重頭業務,這部分業務正在進行重心下沉。

“我們要在越來越多的地市級區域實現銷售和服務體系的覆蓋,還要建更多的體驗中心。”江濤解釋,“這些投入在一段時間內增長會很快,但是邊際成本會不斷下降”。江濤透露,2018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人員相關費用佔總費用支出比例為76%。2018年上半年新增人員超過2500人,三季度新增人員少於500人,四季度少於300人。

此外,業內人士多次質疑,科大訊飛政府補貼佔淨利潤的比重高。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7年,科大訊飛獲得政府補助6.53億元,同期,累計實現淨利20.02億元。對此,科大訊飛稱,“公司過去一段時間主動將大部分新增毛利投入到研發和銷售體系建設中,政府補貼僅佔營收和毛利的一小部分”。(記者 魏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