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蒼山雪】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寒冬時節,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線以上仍堆銀壘玉。最高峰馬龍峰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洱海月】

洱海位於大理古城的東部,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因為形狀狹長,宛如一輪新月,所以取名洱海。

洱海的水,透明度較高,湖面碧波盪漾,每當風和日麗的夜晚,行近洱海之濱,仰望天空,玉鏡高懸,俯視海面,地湧銀濤,水光接天,萬頃茫然,一輪明月在海中隨波飄蕩,洱海月色,令人驚歎。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洱海的攝影點如下:

1、白色巴士;2、夫妻樹;3、海舌公園;4、喜洲;5、廊橋;6、紅石本主廟;6、雙廊;7、海地拍照點;8、雙廊到挖色的環海東路;9、挖色水路;10、海西水站;11、大理古城。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白色巴士】(收費)

從桃源前往喜洲的路上,有很多當地人建的拍照點,比如花海等,當然也包括這個逐漸出名的白色巴士。具體地點在喜洲古鎮北門的北邊,往桃源的方向走,過了橋就能看見。此處可以拍攝巴士,以及田園風光。拍照點有人收費,每人(包括攝影師)30元。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夫妻樹】(免費)

夫妻樹緊鄰海舌公園大門左邊不遠處,有條小路可以走進去。兩棵大樹盤根交錯、相伴生長,雖歷經多年年風雨侵襲,但它們依然緊密相擁,繁茂的枝葉相互交融在一起。就像一對百歲夫妻,攜手相伴、不離不棄。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傳說在樹下面拍過照的情侶都會白頭偕老,反正我和LP信了……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海舌公園】(免費)

海舌公園在洱海西ᄃ岸的喜洲鎮金河村。蒼山萬花溪在這裡入海,加上海水緩流和擠壓的作用,形成了這塊三面臨水的長形沙洲,地方史籍記稱“青莎洲”。洲長3裡,由寬至窄深人洱海,如“舌頭”,故名“海舌”。在地圖上可以搜到,也可以在喜洲坐電動車過去,大約20元。公園裡有很多地方可以拍攝海邊的人像。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其實海舌公園面積不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裡面奇形怪狀的樹木,有的在路邊,有的在水裡,有的在溼地裡!所以在這邊拍照特別的好看。很多個人寫真或者婚紗都會到這裡來。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喜洲】

喜洲鎮位於大理市北部,西倚蒼山,東臨洱海,隋唐時期稱“大釐城”,是南詔時期“十瞼之一”,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雲南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和重點僑鄉之一。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雲南大理白族聚居區的住宅都建有門樓,以喜洲門樓最佳。通常採用中原殿閣造型,飛簷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磚瓦壘砌。除大門瓦簷裙板和門楣花飾部分用木結構外,餘以磚瓦結構為主。木質部分鑿榫鉚眼相結合,與磚瓦部分錯落有致,精巧嚴謹。樓面以泥塑、木雕、彩畫、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磚等組織成豐富多彩的立體圖案,富麗堂皇,古樸大方。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粉牆畫壁"也是白族建築裝飾的一大特色。牆體的磚柱和貼磚都刷灰勾縫,牆心粉白,簷口彩畫寬窄不同,飾有色彩相間的裝飾帶。以各種幾何圖形佈置"花空"作花鳥、山水,書法等文人字畫,表現出一種清新雅緻的情趣。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白族很講求住宅環境的優雅和整潔。多數人家的天井裡一般都砌有花壇,種上幾株山茶、 緬桂、丹桂、石榴、香椽等喬木花果樹。花壇邊沿或屋簷口放置蘭花等盆花。種花愛花是白族的傳統美德。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喜洲古鎮上有很多標誌性的建築,比如古鎮東邊一個十字路口上這棟弧形外觀的圓角樓,聽本地人說,這棟樓還曾經作為解放軍的醫院使用,如今這裡成了地標和拍攝聖地,它像一個時代的象徵,是現代與過去緊密聯繫紐帶,也是當地人的交通和生活中心。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和我在大理的街頭浪一浪,瞧一瞧


老舍先生說:“喜洲鎮卻是個奇蹟。我想不起在國內什麼偏僻的地方見過這麼體面的市鎮。進到鎮裡,彷彿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著活水;一出門便可洗菜洗衣,而汙濁立刻隨流而逝。街道很整齊,商店很多,有圖書館,館前立著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貼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宮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樑畫棟。有許多祠堂,也都金碧輝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一座市鎮,真是世外桃源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