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權利被侵犯,是一笑泯恩仇,還是維權到底,你如何選擇?那些戰鬥在維權之路上的人,都遭遇了哪些坑爹的經歷? 結局又怎樣呢?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維權的狀態有兩種,一種是“一直在路上,任重而道遠”,讓人意難平:

“我和父親健身成功,

火爆朋友圈卻成就了奸商!”

去年底,攝影師小野傑西在微博公佈了自己家人健身前後對比的照片,一下子火了。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火的不是他們本人,而是照片。就是下面這張: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相信不少網友也看到過這張照片,當然不是在主人公的微博上、朋友圈裡,而是在眾多賣營養餐、美體內衣、保健藥等微商發的廣告裡: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健身房也不甘落後,盜用照片做海報,讓他們苦不堪言。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這些照片展示了一家人健身前後的強烈對比,效果卓著,很有說服力,不僅展現了身材的變化,還有精神面貌的改變,真正由內而外都有很大提升,作為廣告效果圖,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些公眾號也跟著譁眾取寵,在沒有與小野傑西溝通也沒有經過他同意的情況下,妄自捏造不實情況,轉載微博圖片,大肆宣傳,任意消費。這篇文章一舉成為爆文後,很多大V跟風報道,不實信息滿天飛。

對於以上被侵權行為,小野傑西嘗試過在圖片上放大水印,可是盜用仍在繼續;他嘗試過聯繫微信公眾號,可惜人家不理他,在平臺投訴,至今未收到反饋;無奈,小野傑西只能在知乎上呼籲大家不要相信那些健身房、保健品等廣告。

杭州保姆縱火案

只求一個公道反而引起大V反感

2017年6月份發生在杭州的保姆縱火案震驚全國,善良的女主人和3個可愛的孩子因為保姆莫煥晶故意縱火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2018年9月21日上午,縱火案罪犯莫煥晶被執行死刑。很多吃瓜群眾認為,這個案子的過錯方在保姆,只要保姆伏法,正義就得到了伸張。但是,殊不知,小區物業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

案發後,相關部門認定物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問題:小區消防車道被綠化覆蓋,導致消防車無法駛入;即便採取一系列措施,室內水壓仍然不足,影響了消防員有效控制火勢的行動……物業在消防設施上的疏漏在某一程度上延誤了火災現場的及時撲救,最終沒有挽回4條生命。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為此,歷時一年多,孤零零的男主人林先生依然艱難地行走在維權的路上。3個月前,作為物業方的綠城成為民事訴訟的第一被告。

很多人不瞭解內幕,搞不懂為何林先生死抓著綠城物業不放,還有資深大V將其與醫鬧聯繫起來,惡意揣度林先生是為了錢,釋放“一個孩子要求賠償一個億”的虛假謠言,如果沒有眾多名人和網友的力挺,估計林先生也是百口莫辯。截至目前,關於林家訴綠城等被告並索賠的案件尚未披露最新進展。

買買買

買不了舒心,買不了放心

絡購物越來越發達,大家買買買不就是為了開心嗎?可是有時候,買是買了,舒心沒有,放心更是無從說起。

2017年6月某消費者在天貓淘寶下單了一系列代餐食物,2017年7月某日,在收到薏米粉並連續衝飲第5天的時候,偶然發現有形似燕麥異物上浮,起初以為是麥皮麥殼之類的東西,並未認真,隨手挑出扔進垃圾袋裡,後來怎麼想怎麼不對,不含稻穀成分的粉狀沖泡食品裡怎麼會有稻殼?隨後不斷攪動杯子內的液體,不料又發現一隻,仔細看來竟在頭部還有兩個黑點,想必是眼睛,這下不用猶豫了,必是某種昆蟲無疑,瞬間心緒翻騰,胸中嘔感難息。

可鬧心的不止有昆蟲怎麼簡單,維權的過程才是摧毀一個人的時候。經過與商家的初次協商,客服態度以售後休息,明日再談為由,拖延時間。二次協商,客服又以售後休息,週一再談,再次拖延時間。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原本只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進行賠償的一件小事,經過第三次協商後,還是得不到解決,售後表示要與老闆協商,需要寄回原物進行核實。

寄回原物後的第四次協商,結果卻是:不信任對方核實,要求三方介入!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之後,面對第三方天貓客服,依舊是不停地協商。天貓態度:會介入此事、嚴厲懲治並給予賠償、無法強制商家賠償、後來又表示需要專家坐診、連續多次溝通協商,消費者的一腔熱血早化為了一臉淚水。

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

最後大招:向產品產地的食品安全網投訴

工作人員回覆:1.查實證件,三證齊全;2.進行了樣品抽檢,沒有發現問題;3.已開封的產品,任何機構都沒法檢測並出具檢驗憑證。

總結陳詞:申訴無效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維權的另一種狀態,就是當他們充分利用起法律武器,往往事情朝著好的一面發展:

律師都能攤上事

幸虧有神技護身

有一個專注做互聯網法律的律師小周,跟家人剛提了輛車,結果不到2個月,水箱漏水。

小周去找保險理賠,保險公司飽經風霜的業務員把菸頭一掐:“不保!”他說,“你這可不是意外,是水箱質量問題啊!”好吧,那走質保,沒想到4S店接待員撲閃大眼睛溫柔地說,“您這是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壞呢,我們質量沒問題的!要修的話費用是7000,您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呀~大姐!”經過再三溝通,最終等來的是保險公司拒保的通知,4S店仍然是那麼殘酷的溫柔——“我們沒有質量問題的大姐!”

“什麼大姐,我是律師!”為了律師的臉面,小周也要維權到底。雖然她專注做互聯網法律,從畢業後就將婚姻法、交通事故、房產一類的法律法規丟向一邊,但好在大學學的東西還沒有完全還給老師。她花了兩天時間,幹了以下工作:

仔細閱讀了購車合同、保險條款、車輛使用說明書。

詳細研究了《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研究了專用汽車國家標準,搞明白了各種車身術語。

查詢了汽車設計缺陷相關的論文,包括《汽車散熱器面罩的設計方法》等等。

重新翻出當年司法考試進階階段的民事訴訟法課件,詳細研究瞭如何把產品銷售方和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

隨後,小周花2小時完成《民事起訴狀》。不過《民事起訴狀》上還得寫清楚對方法定代表人姓名。於是,小周最後給4S店掛了一個電話,“大姐,又是您啊?您那事兒真不賴汽車啊……您問法定代表人姓名幹嘛呢?……您準備告我們啊?這怎麼告得著我們啊?……您等等,我跟法務溝通下行嗎?”最終,劇情反轉。掛了電話半小時,配偶給小周打電話:“他們說了,給我們免費修!”。

與“惡房東”奮戰到底

再難也要拿回押金

如今,租房“押一付三”的支付方式比較常見,於是也有不良房東打起了押金的主意。小徐想提前一個月搬家,事先跟房東商量後房東同意了。可是搬完家後,房東拒還押金4400元。他說小徐違約,押金不退。要是一般嫌麻煩的主,遇到這種事也就最多報警找來警察理論理論,只要房東不鬆口也沒轍。可是小徐就看不慣這種“惡勢力”,決定死磕。

小徐將聊天記錄、錄音、房屋合同等等之類的證據蒐集好,本著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找到“物業”、“居委會”、“房屋租賃辦公室”進行調解,但是房東一律拒絕調解。隨後,小徐去法院提起訴訟。

房東一開始以為小徐也就小打小鬧,沒想到這次碰到一個難纏的,竟然告到法院。經法院調解,房東同意退款3500元。但是小徐是有骨氣的人,不接受任何妥協,隨後案件轉入民事法庭。被逼無奈,房東這邊只能採取“拖字訣”,以各種理由拖著不開庭,以為像小徐這樣的流動人口,拖得他耗不起主動離開,這件事也就會不了了之。

但是小續愈戰愈勇,終於等來開庭的日子。毫無疑問,法院判小徐贏。但是房東拒不賠錢。小徐短信過去,房東回說,他去新疆做生意了,你這輩子別想拿到錢。

於是,小徐等著判決生效期滿,馬上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房東名字被加入失信黑名單。最後,從小徐提交訴訟到最後拿到錢的9個多月,房東終於熬不住失信黑名單,最後給錢到法院,並由法院將4400塊轉給小徐。

為何會有2種截然不同的維權結局?

前3個事件的當事人,小野傑西和某寶消費者,停留在投訴、申訴階段,沒有威懾效果,導致對方不當回事,不配合,結果也就可想而知。林先生在去年6月份案件發生後對綠城物業存在疑問但是也沒有第一時間採取法律的手段維權,在多次溝通未果的情況下如今才走上了訴訟的道路。

而後2個事件的當事人,小周是一名專業的律師,在4S店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的情況下果斷拾起多年不用的相關法律知識,一張民事起訴狀就解決了問題;小徐雖然不是專業的律師,但卻是生活的有心人,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採取各種手段維權,在協調未果的情況下也是毫不猶豫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最終維權成功。

維權之路,道阻且長。看似無路可走,其實出路就在拐角處。關鍵是找對方法,積極利用法律的手段維權,很有可能事半功倍。但是,也有很多人由於缺乏相關知識,不知如何下手,導致花費時間多,結果卻不理想。特別是一些複雜的企業債權糾紛,這時候就更需要專業的法律援助。

贏火蟲“先贏官司,回款付費”的訴訟模式,讓專業的律師幫助您,無風險、更有效地維權。

維權路上,TA這樣做,結局大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