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才能走的更遠,又有三家支付機構被罰,付臨門,隨行付在列

前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開出三張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分別三家支付機構被罰。

1、山西金虎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違反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罰款人民幣3萬元。

2、付臨門支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違反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警告及罰款人民幣9萬元。

3、隨行付支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違反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罰款人民幣7萬元。

合規才能走的更遠,又有三家支付機構被罰,付臨門,隨行付在列

合規才能走的更遠,又有三家支付機構被罰,付臨門,隨行付在列
合規才能走的更遠,又有三家支付機構被罰,付臨門,隨行付在列

今年2月份,央行召開支付結算工作會議時,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強調,嚴厲打擊支付亂象,規範市場秩序的同時,還要謀劃做好更高層次的“放”和“服”工作,更好地發揮支付結算工作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5月1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謝眾再度強調,持續做好正本清源工作,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各類違規支付行為的整頓處罰絕不手軟。

北京某第三方支付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支付機構受到處罰有3點原因。

被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違背了監管的規則,有可能是因為管理不善的原因,不一定是主觀的;

第二,有些支付公司本來沒有這個能力,它的初心就是不正的,它就是想利用牌照去渾水摸魚,是有意去違規的;

第三,有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比如說最近有一個公司重複付款,或者出現了信息洩露,人民銀行是要處罰的,因為這個事情對行業影響是很不好的”

今年註銷9家機構牌照

央行對犯規行為“零容忍”

業內人士認為,如此密集、鉅額的罰單,顯示出了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從嚴監管的態度。

目前,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有238家,已註銷機構達到33家,其中,今年就註銷了9家。除了因為業務合併等原因正常註銷外,不乏機構因為嚴重違規被監管部門“摘牌”。

合規才能走的更遠,又有三家支付機構被罰,付臨門,隨行付在列

央行一位副行長曾公開表示,對肆意損害消費者權益和破壞支付市場秩序,存在重大支付風險隱患的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的態度。

今年6月,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在斷直連、備付金集中存管、條碼支付規範等要求下,行業成本也在不斷提高。某第三方支付機構創始人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著監管趨嚴、競爭激烈、行業利潤下降的趨勢。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兩年內一些沒有業務能力的支付機構可能被加速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