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拉扎羅》獲坎城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文 | Fuki

外媒一片叫好,豆瓣評分高達8.7,獲得本年度戛納金棕櫚提名並斬獲最佳編劇獎的《幸福的拉扎羅》日前在國內進行展映,許多人都感嘆該片是今年的戛納遺珠。令人驚訝的是,該片竟出自一位年輕的意大利女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之手,男主演阿德里亞諾·塔爾迪奧洛也是一位年僅20歲的普通學生。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幸福的拉扎羅》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城Inviolata,城市由侯爵夫人阿諾西納·德·盧娜所統治,居民以種植菸草為業,生活恬淡。拉扎羅(阿德里亞諾·塔爾迪奧洛 飾)是一個年輕的農民,天真善良,出塵不染。

一日,侯爵夫人驕橫的兒子坦克雷迪(盧卡·奇科瓦尼 飾)無法忍受毫無波瀾的生活,於是自導自演了一場綁架案,逼母親付錢好逃離現在的生活。孤掌難鳴,於是坦克雷迪虛情假意邀請拉扎羅協助自己,拉扎羅十分感動,對坦克雷迪付出自己所有,甚至不惜穿越時空來幫助他。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這樣一部劇情看似普通的劇情片,內核卻豐富到令人震撼。

高級的魔幻現實主義藝術品

《幸福的拉扎羅》這部作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影片前半,就如許多現實主義電影一般,故事平淡而緩慢地進行著。被封建領主剝削的小村,被所有人欺壓的善良青年,偶然結識的“沒有血緣的兄弟”,一個宛如桃花源一般的世界呼之欲出。中段,導演利用一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神蹟,開啟了這部作品魔幻與現實結合的階段。當村民們都離開桃花源,被迫進入現代化的人間煉獄,拉扎羅卻仍然停留在原地,他是聖人的化身,格格不入,與周遭所有事物形成鮮明對比。傳統意大利神話混雜著寫實情節,雙線並行,敘事手法高超而巧妙。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幸福的拉扎羅》將魔幻現實主義融入進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中,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用魔幻的手法描述現實。譬如影片中充滿宗教色彩的狼,在樹下久久佇立成為聖人化身的拉扎羅,這些超現實的化身代表著一種對純潔和善良的嚮往。傳統現實主義作品中無法創造的抽象概念,魔幻現實主義可以大膽將其實體化。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此外,《幸福的拉扎羅》還探討了大量現實問題。此前在接受採訪時,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曾表示該片的靈感來源於意大利的移民問題,他將村民隱喻為移民,用恐懼過河來隱喻搬遷,以電影隱喻政治。受這些隱喻的客體還包括封建制度下的村落與愚弄他們的資產階級間的矛盾,揭開真相後仍不肯踏出村落接受現代社會的村民們的認知矛盾,還有從未行惡卻一直在遭受人們誤會甚至毒打的拉扎羅等等。

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情節都成為現實的投影,兼具人文和藝術層面,這也是《幸福的拉扎羅》的高級之處。

魔幻現實主義的中國化

讓我們眼光回到國內,上世紀80年代,魔幻現實主義首次進入中國,對中國作家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魔幻現實主義的流行同樣也擴展到了中國的電影領域,大家較為熟悉的賈樟柯便是國內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電影的領跑人。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一部《長江圖》,影片中,男人和女人在不同時空中相向而行,數次偶遇,數次糾葛。導演楊超希望傳遞出虛實相生的氣質,實和虛之間做無縫連接的感覺。儘管最終成片仍少了些人文關懷,但卻是國內少有的幾部實實在在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

《幸福的拉扎羅》獲戛納最佳編劇獎,別人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一出好戲》中大量從天而降的魚

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同樣也有一些魔幻現實主義元素。一出荒誕的荒島生存記,直到影片結束我們都難以分辨其真假,寥寥幾幕間,社會階級、人性矛盾躍然眼前。

魔幻現實主義雖誕生六十餘載,在中國市場卻仍屬冷僻題材。平心而論,魔幻現實主義在國內遠未成形,若想達到《幸福的拉扎羅》高度更是難上加難。不過,隨著近年間現實主義題材復甦,中國市場已向更多新穎題材敞開了大門。魔幻現實主義可以突破陳舊現實主義的束縛,用超現實來表達思想,創造新的可能,這不失為一個好的創作方向。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