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砸掉我的手機又怎樣?

舊聞:砸掉我的手機又怎樣?

近些天

一則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

10月8日,河南南陽,某中學舉行手機銷燬大會,幾十部從學生沒收來的手機被扔進水桶,用錘子猛砸砸爛。

舊聞:砸掉我的手機又怎樣?

學校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是沒辦法,帶手機到學校不交給老師,一旦被發現就要銷燬:“家長都很配合,一切都是為學生好。”

——騰訊新聞

本來有很多看法想一口氣說出來,在知乎上看完相關評論之後,覺得大家三觀都算是正的。我現在只是想起了我的一些上學經歷。

0 1

我高中上了四年,在第四年的那個學校,儘管這是一所佔地面積在全國來講都算很大的省重點中學,也沒有把我培養成一個重點人才,反而墮落在了那個地方。

準軍事化管理,第一次知道這所學校的時候是伴隨著這個關鍵詞。我知道“準媽媽”是對馬上要作媽媽的人的稱呼,所以我猜準軍事化應該是趨於軍事化的管理方式。

至於一週只有三個小時假期,宿舍門上開孔,這些在全國各大中學都不算稀奇事了。在高考前的一個月,全面禁止學生打籃球。對,防止劇烈運動意外受傷。

這些問題都不大,雖然很多事情不合理,但是為了擠上高考的獨木橋,我覺得可以剋制。可是還有些事情,已經超出了不合理的範圍,成為了不合法 。

0 2

我的高中階段正好是智能手機興起的第一階段,學生總是對任何新興事物的出現表示好奇。在很大一部分人手機只能短話短信的時候,部分高端玩家已經開始用起了智能機,甚至用3G網。

到了“高四”,智能手機開始普及。但是大家都懂的,準軍事化管理絕對不容許學生使用手機的。但是,大家更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手機是不可能沒有的,老師能不能發現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一幕又一幕的鬥智鬥勇呈現在這所號稱準軍事化管理的中學裡。有被發現玩遊戲,淡定退出,關機,交給老師的;有收了一臺iPhone4s再買一臺的;有準備了一臺模型機,等著被收走的。

而我就比較厲害了,在沉迷於手機的兩個月之後,319人的復讀年級裡,我從進去的18名到期中考試的268名,然後老老實實地將手機放回了家裡。

0 3

總的來講,學校的處理方式比較合理,收繳學生手機,交還家長或者高考結束後領取。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就有些變了味。

隔壁班班主任叫光明,做事情也非常的光明磊落,就是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年紀四十出頭,髮型呈地中海“症狀”。可能是歲月待他不溫柔,所以他待學生也不溫柔。

在某個蕭瑟的晚上,光明在黑暗中走向寢室,像秋夜裡的微風,降臨時讓人沒有一絲絲防備。

很顯然,勝利屬於光明。十幾臺手機,被裝進了塑料袋,放進了洗漱池。

和南陽某中學不一樣的是,沒有激烈的敲打,十幾臺手機留了“全屍”;和南陽某中學一樣的是,這是一次“階級鬥爭”

0 4

我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才在朋友口中得知的,當時只想到一個詞:故意毀壞他人財物

眾所周知的是,光明一向非常有個性。他關心學生,經常會在晚上十點半衝進教室,“同學們,上午那道題還有一個解法,大家聽一下”。他讓每一個人都做錯題本,把我的數學從60分提高到了120分。他罵過學生,把上課睡覺的學生從教室裡趕出去,讓玩手機的學生回家休息幾天再來。

無論如何,沒有哪一個人有絕對的“惡”的人性。這裡,我只不過是想表達這種現象,不評價光明的師德和品性。

0 5

不止是我的母校,不止是南陽著所中學。在處理學生違規帶手機這件事情上,學校的辦法多的是。除了砸壞之外,還有收走就沒有返還的。

其實,砸毀手機的確是一個辦法,但這絕對是一個最差的辦法,一個用違法來處理違規的辦法,一個懶得思考便於執行的辦法。

除了砸毀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我想不至於。另外,大多數家長對於學校砸毀還表示支持。這兩個因素才是關鍵點,一個在違法,一個在鼓勵違法。

難道把手機砸了就能夠阻止學生對手機的欲求?我想很難。情況分多種,但負面效果絕對大於正面。

學校是真的要解決問題嗎?我想未必。很多學校很多極端的行為只是為了給家長一個看似“我在很努力地管理”的假象罷了。

所謂教育我認為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不是簡單的課堂講公式講語法講習題,

教育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角落。

0 6

今天你用違法的行為來糾正學生的違規,明天學生就可能用犯罪的行為來處理違法。“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在培養、教育一個人之前,其本身至少為值得推崇的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