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北京——早在黎明前,北京一家大醫院外已有將近100人在排隊。

他們希望能掛上專家號,得到一次享受中國最好醫療服務的機會。黃牛們不顧政府的一再打壓,在兜售加價專家號。

一位排隊的北京居民希望能讓父親看一次神經科醫生。一位來自東北遼寧省的資深人大委員想聽聽另一位大夫對她女兒的血液病的意見。

幫朋友來掛皮膚科號的毛寧凌晨4點就到了。她排在隊伍的中間。

“這個東西沒法子。都往北京跑對吧。我覺得這個是有點不科學,有點不符合咱們的國情。讓人能別這樣,是吧?要有一個合理的制度,”40歲的毛寧說。

去中國醫院看病的一個正常特點就是排大隊,這是醫療制度陷入危機的徵兆。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等待化驗結果的病人們

過去30年的經濟迅速增長中國從一個貧窮的農業國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極大的差距和不平等威脅著中國的進步、社會的穩定和財政健康,給中國帶來了嚴峻挑戰。

而且還發生了醜聞。今年7月,數十萬兒童被發現接種了問題疫苗。

雖然有錢人可以在有外國醫生的頂級醫院享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但大多數人只能去人滿為患的醫院。在農村,人們必須依靠鄉村診所,或為找到最近的醫療設施跋涉數百里。

中國沒有一個有效的初級保健系統,作為對疾病和受傷的第一道防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每6666人才有一名全科醫生,與之相比,國際標準是每1500至2000人就有一名全科醫生。

中國人不是在醫生診所或社區診所看病,而是迫不及待地到大醫院去看專家,即使是發燒頭痛這種小病。據官方媒體報道,去年冬天,流感患者曾在北京幾家大醫院的走廊裡蓋著毯子過夜。

醫院人手不足,人滿為患。專科醫生的工作量過大,每天最多看200個病人。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上海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正在查看病人名單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赫英東等三位醫生值班期間,遭患者及其家屬毆打,又見暴力傷醫事件。

2016年,中國公佈了自1949年建國以來的首箇中國改善醫療保障的遠景圖。這份文件名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它承諾提高醫療創新,讓人們享受更平等的醫療服務。

隨著政府努力設法解決中國龐大人口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醫生短缺的問題變得更加緊迫。世界銀行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慢性肺病造成的死亡佔中國死亡總數的80%。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承認,醫院已經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

“所以你不把基層這個做好了,那中國這個醫療問題解決不了,”毛群安說。“所以我們目前做的事兒就是迴歸正常。”

缺乏尊重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黃大志是上海的一名全科醫生,他的月薪大約是9000元,與他12年前開始做內科專家時的收入大致相當。

在一個薪酬等於受尊重程度的國家,公眾認為,家庭醫生的地位和資歷比專科醫生要低。據相關數據的一項調查,在近18000名醫生中,只有三分之一認為他們受到公眾的尊重。

人們不信任初級醫療系統,因為好醫生不會去那裡,”世界衛生組織高級助理、曾經擔任世衛組織駐華代表的施賀德說,“他們掙不到錢。”

中國曾經有過一個廣泛的、儘管有些基本的衛生保健系統。

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60年的44歲增加到了1970年的63歲,《新公共衛生》一書的說,他們的書是關於全球醫療保健的。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農村地區的孕產婦死亡率從1949年前的10萬分之150下降到10萬分之41.3。在同一時期,嬰兒死亡率從千分之200下降到千分之18.6。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上海,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堂培訓家庭醫生的課程。

但是人們不能忍受無法隨時隨地得到醫療服務。那時候,去醫院看專科醫生需要轉診。

1980年代中期,政府取消了這些障礙,允許人們在醫院接受治療。與此同時,中國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導致整個醫療制度解體。政府補貼大幅削減,醫院不得不想辦法來創收。

隨著醫院開始投資高技術設備,併為滿足新的財務需求擴大規模,醫學院的學生也被吸引到醫院。許多人認為,當專科醫生會保證他們有“鐵飯碗”,專科醫生的工作有廣泛的安全保障,包括住房和養老金。

但他不斷地看到一些只需要簡單治療的患者,比如拆線、更換導管,或改變用藥。“這些事情真的不該由我們這些專科醫生來做,”他說。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北京協和醫院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著每個科室能接診的醫生人數。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腐敗和反抗

三月,一名醫生被患者丈夫殺害。2016年11月,一名男子就女兒的治療與醫生髮生口角,襲擊了該醫生。一個月前,一名父親因為女兒出生後不久夭折,砍了小兒科醫生15刀。醫生沒能活下來。

2012年4月,北京急診室醫生趙立眾在電腦前寫患者診斷書時,呂福克將一把刀扎入他頸部。周圍的病人開始驚叫。

2018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赫英東等三位醫生值班期間,遭患者及其家屬毆打,呂福克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用刀刺傷了曾為他治療過鼻炎的邢志敏醫生,並隨後逃走。警方在其老家河北省北部的涿州將其抓捕,當月晚些時候,呂福克被判入獄13年。

“隨時都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趙立眾說。

造成這種暴力行為的原因都一樣: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

這要追溯回鄧小平在1980年代推行的市場改革。政府削減對醫院的補貼後,醫生被迫想方設法創收。許多人收受了來自藥品公司的回扣及病人給的禮物。

2013年,香港大學社會學教授陳純菁(Cheris Chan)對北京、上海及廣東三地的超過570位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超過半數人表示,2000年至2012年期間,他們和家人曾給過醫生“紅包”。

曾在中國頂尖醫院之一北京協和醫院擔任急診室醫生的於鶯表示,她曾是自己職業的英勇捍衛者。在她粉絲眾多的微博上,她對那些稱醫生為“白眼狼”的批評聲予以反擊。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室工作過的於鶯表示,她曾聽說過門診醫生從藥品公司收取數以千計美元回扣的事

腐敗成了一股風氣。2014年,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因給開出該公司藥品的醫生和醫院回扣,支付了一筆5億美元的罰款,在當時是中國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處罰。禮來(Eli Lilly)、輝瑞(Pfizer)和其他全球藥品巨頭也就類似行為與監管者達成和解。

這些因素混合起來,造成了暴力。

許多醫院都開始採取措施保護員工。在南部城市廣州,中山醫院僱傭了跆拳道教練,教授醫生自衛技巧。去年,政府承諾在急診部部署一定數量的警察,那裡通常是大多數醫患暴力事件發生的地方。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儘管對醫護人員的襲擊看似令人擔憂,但需要結合當時情況來看。毛群安說,2016年中國診療量為80億,這一數字相當於全世界總人口。同時期醫療爭端約為五萬件,佔總就診量一小部分。

“因此,我們的判斷是,現實中的醫患關係不緊張,”毛群安說。

在前線

如果北京要改革醫療保健體系,就要說服持懷疑態度的公眾不要再因為鼻塞就上醫院。

為了幫助改變這種文化,中國正在推動每家每戶在2020年前與家庭醫生簽訂合約,並且為病人就診提供補貼。全科醫生也將有權直接預約頂級專家,而不是讓病人自己在醫院掛號。

此類舉措將讓病人更容易在無需等待的情況下轉至頂級醫院,同時可能讓一個更瞭解病人病史的醫生為其提供更加私人化的治療。該舉措還將降低成本,因為用社保看家庭醫生要更便宜。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上海的家庭醫生葉明浩(音)每天接診約80位病人。他說自己很享受工作,但對於人們不尊重他這個領域的職業很不滿意。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按照政府的指示,楊蘭醫生已經簽下了超過200名病人,並且以每月約9000元的價格監測他們的健康。在她位於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辦公室裡,她在計算機上用Excel表格記錄著病人情況。這個中心是一個破舊的地方,上了年紀的病人在走廊裡來回轉悠著。她說她都背下了病人的病史和住址。

31歲的楊蘭說她行醫生涯中沒遇到什麼脾氣暴躁的病人,所以也沒遇過什麼“醫鬧”。她每個工作日工作七個半小時,能接診50至60位病人。美國家庭醫師學會(2017年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美國,一名家庭醫生每週工作45小時,“接診次數”為83次,相當於在九小時的工作日內接診16名病人。

病人也能得到好處——一名有時間接診的醫生。每三個月,楊蘭都會通過上門拜訪或在她的診所與病人見面。在中國受歡迎的消息應用程序微信上,她隨時能給病人建議。通常一名病人在候診室短暫等待後,如有必要的話,可以和她交談至少15分鐘。

政府的目標是將每一萬人擁有的全科醫生數量從現在的1.5名增加到兩到三名,最終達到五名。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至少首先需要培訓成千上萬的醫生,這些人對初級治療該如何進行毫無概念,也沒有興趣離開他們在公立醫院的安逸工作。

中國正在迫使從醫院專科醫生每週到社區診所去,為此還給他們提供補貼。中國還在試圖以背後有政府支持的培訓項目改善醫生對病人的態度。

中國的醫療制度危機:排大隊、“醫鬧”與不信任

在上海擔任家庭醫生的朱敏

一個主要問題是醫生們在社區診所做的身體檢查太少。許多人傾向於開藥。臨床推理技巧也較差。

近20年後,現年71歲的朱山洙說相關培訓仍十分不足,醫生也沒有在研究自己領域最新的研究和技術方面花足夠的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表示,在未來三年的改善服務中,要讓醫務人員共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果;並將在五個方面進行固化、形成制度,包括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志願者制度

對於中國醫療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希望中國的醫療越來越好,畢竟沒誰敢保證自己不生病?讀書寫字,跑步健身,漲知識學畫畫

生活就是得萬般折騰,才有意思

分享讓生活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