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窯「哥窯」的歷史及收藏價值!

哥窯,蒙著神秘面紗的瓷器,五大窯中唯一未解謎底的窯瓷,傳說加成為人矚目,考古學面對哥窯尚且疑團種種。

宋代五大窯“哥窯”的歷史及收藏價值!

哥窯的誕生

相傳,宋代龍泉縣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生有二子章生一、章生二。章村根擅長制青瓷,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宋代五大窯“哥窯”的歷史及收藏價值!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生二見自己不如哥哥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生一的釉缸,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形狀各異,千奇百怪。他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這樣的紋理又稱“冰裂紋”。

宋代五大窯“哥窯”的歷史及收藏價值!

傳說固然終歸傳說,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但“禮失求諸野”,在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清代《南窯筆記》對哥窯記載中我們大可略窺一斑。

宋代五大窯“哥窯”的歷史及收藏價值!

哥窯以它獨特的表現形式,撲朔迷離的身份來歷,遠高儕輩的藝術價值佔據著窯瓷無可替代的地位。相較於其他窯瓷注重來歷工藝、物質形態,哥窯在精神內涵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它沒有確定性的來歷,人們對它背後的故事甚至比對哥窯瓷器本身更感興趣,但誰又能說哥窯精神次元的東西是獨立在哥窯瓷之外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