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得罪人,你只會混得越來越差

在生活中,你會是這樣的人嗎?

在表達意見和麵對利益時,特別害怕與人衝突,為了避免與人衝突,會主動犧牲掉自己的利益,否定自己的意見,以此來維持一種平和的假象。

這些做一次兩次無可厚非,但是三次四次更多次只會讓你在群體中完全喪失表達意見和爭取利益的資格。你以為你的退讓會得到尊重,其實你得到的只有被藐視。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愛鬧的女孩,命最好》,具體我已經忘了,大致內容是一個小姑娘小雅的故事。

害怕得罪人,你只會混得越來越差

她是一個熱情善良的姑娘,卻不善於經營人際關係。

在公司為了儘量不得罪人,無條件幫A同事翻譯英文資料,幫B同事跑大半小時的路買食物,幫C同事做後勤工作。

她本以為這樣做,會得到大家的一致的認可和尊重,沒想到得到的是變本加厲的使喚。

幾個月後公司來了一個新人,更年輕的姑娘小芝,辦公室的位置已經差不多坐滿了,剩下的都集中在窗戶附近,夏天的陽光曬人不說還反光傷眼。

小芝不樂意了,又是撒嬌又是撒潑的鬧了一番,可誰會願意和她換呢?

於是經理和大部分員工就和小雅商量,讓她和小芝換一下。原因是,不和她換的話,小芝一定會不開心,但是小雅你不會啊,你這麼通情達理一定會願意的吧。

此時,小雅才明白,你的退讓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尊重,只會讓他人更加得寸進尺。

害怕得罪人,你只會混得越來越差

你把你的安全感建立的和平之上,可是這個和平是你損失利益換來的,這個和平脆弱的像一張白紙,一戳就破。

世間所有的關係都應該建立在一個平等的狀態下,當你一步步的退讓,一步步的失去自己的立場,你會發現,你再去看別人時,只能用仰望的角度。

你一直忍讓的後果就是在群體裡越來越被邊緣化,無價值化,久而久之你會成為一個任人欺負的“老好人”。

呵,這個時代可不能做“老好人”,“老好人”死的快。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一個人不懂得攻擊別人,沒有發洩負面情緒的渠道,因而“老好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將攻擊轉向自己。

心理學中,關於人心理功能的防禦方式有很多種,大部分人都是用防禦來讓自己感覺良好。但是“老好人”運用的防禦是,自我攻擊和自毀。

這和“活要面子死受罪”差不多是一個概念,可是人家至少得到了面子,你呢?持續性的“精神自殘”能活的快樂,活的健康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與人友善,被告知保持“親和”是在與人交際中最保險的守則。一般而言,友善的人總是堅持保持現狀,努力地避免改變,以恐給周圍的人造成不安。

然而,這種友善卻常常成為橫亙在一個人擺脫平庸獲得成功道路上的致命阻礙。

我們總是對別人很善良,對自己很嚴厲。可是我們最應該愛的人應該是自己啊,這個世界有些事比別人的感受更重要,那就是自己的內心。

我們都應該愛自己勝過愛別人。

劉同說過:不要怕某種性格會得罪人,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性格能避免得罪人,既然都會得罪人,那就做你自己,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得罪人,因為你可以承擔後果。

你損失利益的退讓永遠無法給你帶來安全感,你的安全永遠不是別人給你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換句話說,安全感不來自於不得罪人,而是來自於你懂得如何應對那些被你得罪的人。

別人會尊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討好他的樣子。

“老好人”有一種討好別人的傾向,或者說他們不懂得拒絕。他們以為只要跟別人保持和諧,無條件的滿足對方的要求,別人就會喜歡他們。

其實不然,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對剛戀愛不久的小情侶,男生試探的牽一下女生的手,女生默許了,下一步就是擁抱,再下一步就是接吻......

直接女生不拒絕,男生會一直進行下去。

所有的交際都是這樣,別人的侵佔是一種試探,試探你能接受的最大範圍,你不喊Stop,別人就會一直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人們不會尊重一個毫無主見,膽小懦弱的人,這樣的人在群體中往往得不到重視,會被人認為是缺乏能力的一種表現。

所以久而久之,即便你有能力,但因為你的不敢表達,別人也不認可,你就在群體中變得毫無地位,甚至得不到基本的尊重。

所以,別總害怕得罪人。你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在真的有必要時,停止一味迎合,偶爾也做一回“惡人”,說上一句“我不願意”。

害怕得罪人,你只會混得越來越差

這並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就行了。我們並不是要摒棄善良,而是要學會尊重自己

害怕得罪人,你只會混得越來越差

喜歡的加V 183917828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