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兩條天規,熟記於心,必然人生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老子》中說: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禍福因緣。禍與福其實是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的,有時發心做好事,若是方法不得當,也會衍變出壞的結果,而心存惡念,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會造就出好的結果。

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實轉禍為福的關鍵,就在自身的心上,在心田上種下善的種子,終有一日會結出善果。有時,身處逆境,不必要灰心喪氣,在自身上做好謙卑自牧、戒驕戒躁,逆境也可迅速轉變為順境。

人生中,錯綜複雜的因果,形成了曲曲折折的人生命脈。誰都想一生五福臨門,而老祖宗曾留下的這兩條天規,若能熟記於心,必然人生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人生有兩條天規,熟記於心,必然人生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一、作人無一點真懇的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

譯文: 作人沒有一點真心實意,就會變成像什麼都沒有的乞丐一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虛浮不實。

荀子云: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為人真心實意,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當我們以真誠心去對待別人的時候,自己亦會受到等同的禮待。秦朝時期,有個叫季布的人,為人誠信,盛譽極高,許多人都願同他建立深厚友情,當時人為讚許他,說:“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可見,待人真誠,其福氣自然會不請自來。

反而言之,如若貪圖一時之利,而失信於人,表面上是得到了好處,但也因此毀了聲譽,甚至遭到別人的厭棄。而為人真誠並不是代表懦弱甘願吃虧,相反這是一種與人為善的大智慧,人有善願,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隨之。

人生有兩條天規,熟記於心,必然人生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二、涉世無一段圓活的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譯文: 經歷世事沒有一點靈活機變,就像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木頭人一樣呆頭呆腦,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遇到障礙。

人生在世,真誠待人是處世的基本準則,但有時也不能太死板。

孔子有一次前往衛國,途徑蒲地,正巧遇到了蒲人叛亂。蒲人攔住孔子等人,說:“如果你們承諾不去衛國,我便將你們放了。”孔子應允不會去衛國,於是得以釋放。

孔子離開蒲地後,即刻前往衛國,子貢不解:“先生怎可以不守信呢?”孔子回答:“在受人脅迫之時許下諾言,是可以不必遵守的,神明亦是不會認同這種諾言。”

人生有兩條天規,熟記於心,必然人生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為人處世,好比銅錢,當內方外圓。內方,即是堅持內心的基本原則,誠懇真實,不可馬虎。而外圓,就是在涉世之中,需要有靈活變通的意識,不可過於的死板,要根據實況做出合理的調整。太死板,有時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自己也會感到無所適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