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前序

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時候)從閩南流入海陸豐等粵東地區,與海陸豐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遂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

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套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開幕)

● ● ●

/ 密姨 /

唱戲人

密姨是我初中摯友的母親,唱白字戲已經有30多年了。在同學阿蘇的記憶裡,母親總是極少著家,也許今天接個電話,明天就會穿著戲服去唱戲了。

密姨從17歲開始唱戲,她說自己也談不上喜歡唱白字戲,舊時的職業談不上喜歡,就是自我求生的一種方式罷了。

密姨的四妹年少學戲,做廠的工資沒有唱戲的高,密姨便開始了她半輩子的唱戲之旅了。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 ● ●

/ 他說:不過是一介戲子 /

聽戲人

很久以前,唱戲的人被稱為”戲子”,古文有句話稱“你我再不濟,也好過那一介戲子”。

足以表達古時候唱戲職業的身份低賤。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密姨剛剛唱戲的時候總被人叫做“戲子”,“戲子”的。

你唱的戲再好聽,你也只是逗樂達官貴族的一種方式罷了。

後來人們的思想越來越解放,也少有人叫密姨“戲子”了。

● ● ●

/ 哪陣風將兒你吹回來? /

懂戲人

密姨從齊軍頭慢慢做到主角,班頭說她聰明,不久就可以做上主角了。舊時沒有電腦,臺詞,動作全部靠腦記。

密姨說她最喜歡唱的是《四郎探母》裡的楊令婆,即佘太君。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密姨在舞臺上唱了一輩子:

一見嬌兒淚滿腮,點點珠淚灑下來。

沙灘會,一陣敗,只殺得楊家好不悲哀。

娘只說我的兒今何在 ?

延輝!我的兒啊!

哪陣風將兒你吹回來?

● ● ●

/ 你還看戲嗎 /

保戲人

密姨說現在都沒人看戲了,不像以前,大家在農村裡,過年過節都比現在有氣氛。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只是傳統總是如此,久了以後坐在戲臺前的,還是爺爺奶奶們。

密姨說唱戲累,現在的年輕人不像以前

,吃得苦中苦,放得人上人。我們都喜歡輕鬆的工作,或者去那些大城市生活。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在很多人眼裡,留在汕尾,特別是去唱戲,這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呢?

其實上了年紀的人還是會懷念那個小巷子裡的故事,而不是每天和保安物業打交道。

如果傳統沒有了傳承人,他就會消失。

那些住在戲臺旁邊的人兒,總是幸運的。三月半,八月半,我們村又做戲了,請你吃排場可好。

你是否會懷念那個幼時的你,坐在大榕樹旁,聽“啊咿噯”的故事?

海陸豐白字戲|唱戲的人說故事

你也願意和我們一起,保護這個文化嗎?如果可以,你能多一點分享給身邊的人嗎。

其實汕尾的傳統文化,真的應該被更多人知道,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