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鬥破蒼穹》的周播頻率是每週4集,很多喜歡這部電視劇的人抱怨更新集數太少,而不太喜歡這部劇的,也早在一、二集的時候就棄劇了。

能夠堅持看下來的,除了吳磊、林允的鐘愛粉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路人粉,他們沒有看過原著,所以看劇不會有出戏的感覺,少部分原著黨則是把這部劇當成新故事來看的,因為這是原著黨都無法劇透的改編劇,見識一下編劇的腦洞也是挺有趣的。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其實吐槽“鬥氣化馬”的都是原著黨,大家覺得劇組不應該省這筆錢,前有86版《西遊記》都可以做到孫悟空時不時翻筋斗雲的特效,近也有《香蜜沉沉燼如霜》的細膩特效,為何《鬥破蒼穹》裡的角色卻都以騎馬(鬥氣化馬)來代替呢?目前也只有蕭炎和範嶗這裡的特效多一些,其他人只能老老實實的用武功。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墨君發現百科介紹這部電視劇是“武俠類”,所以在初步過審的時候,這部劇的定位就是武俠劇,而非原著的玄幻類。

所以劇中武功多過特效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為何當初要定位成武俠呢?

資金和技術

為了增加可看性,作者在故事架構和人設上都是大開腦洞、天馬行空,但這些若改成電視劇就需要具象化,很多場景無論是資金上還是技術上都很難實現的(我們當然無法和《權力的遊戲》那種特效相比)。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製片方買版權,若是隻借用原IP的影響力,將內容改編,改編程度越高版權費就越低。如果按照原著章節來拍,怕是兩年都拍不完,版權費也會高到離譜。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編劇的水平

張挺編劇的作品好壞參半,也獲過不少重量級的獎項。不過他擔當編劇的《創業時代》口碑就不太好,根據他以往的作品來看,倒是非常適合年代劇,而玄幻劇改成武俠劇這還是第一次。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鬥破蒼穹》更改了時間線,重建了人物關係,刪減了很多原著黨認為很重要的角色,甚至將琥嘉改名換了性。各種人物出現的地點也有很大顛覆,比如米騰山居然在迦南學院做長老。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這樣的改動估計也是為了縮短篇幅,否則將天蠶土豆原著全部還原,100集都容納不下這麼複雜的人物關係。

因為影視劇必須塑造出人物的性格,雖然可以將打鬥簡化,卻不能簡化人物性格,如此只能捨棄掉一些原著的設定。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為改編後的劇本洗地,即便是《權利的遊戲》後面幾季開始大量改動原著,也是特效足夠有看頭,劇情雖有些漏洞但還可以接受。而《鬥破蒼穹》基本是套著原著的角色名,起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只有主要角色的最終走向是沒有偏離的。

有人說我拿《權利的遊戲》和《鬥破蒼穹》比較不是笑話麼?要比就比同類的國產玄幻劇吧!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香蜜》的改編就很得人心,原著其實並沒有很大名氣,但電視劇卻意外的貼合原著並且連帶原著也火了起來。

該劇特效走心,人物性格豐滿,劇情緊湊合乎邏輯,場景唯美精細。如果國產玄幻劇都以《香蜜》為榜樣,不愁沒有出路。

《鬥破蒼穹》玄幻變武俠,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香蜜》是因為原著名氣不高,版權費低,所以才下得了本錢拍戲,路人粉的口碑也給該劇提升了收視率。《鬥破》原著名氣非常高,如按照原著來拍,是否討得了原著黨歡心卻沒法回本呢。這真是個惱人的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