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几十年,背負房貸30年!

人生短短几十年,揹負房貸30年!

今早在看到一篇文章《高房價正在吞噬中國青年才俊的青春與理想》,主要通過作者身邊高學歷層次朋友從當初滿懷理想到後來為房價而不得不在現實面前低頭的故事來講述這個主題。

一個北京高校畢業的大學生意氣風發進入了不錯的it行業,月薪兩萬,兢兢業業工作攢錢30萬,而他看中的房子2014年的價格是400萬,當時首付差80萬,後來他工資漲到三萬多,女朋友催買房結婚,而那套房子已經漲到700萬,首付需要220萬,這幾年間他攢了100萬,也就是說首付差120萬!

不得已,他選擇了遠離上班地點的房子,來回要花3小時,精疲力盡的他哪還有時間跟筆者談天論地,談理想呢!

生活真的已經是一地雞毛!

已經30多歲的他還完房貸已經60歲了,在這期間他會面臨什麼呢?首先家庭日常開支,孩子的費用,父母等一系列費用,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他完全被限制住了,不敢辭職,不敢去闖。

從此沒有說走就走,只有孩子房貸!

昨天跟一位在杭州房地產上班的人瞭解到杭州的均價5-6萬,租房更是貴的不行,對比之下,覺得珠海的房價真的不貴了。

我想來講一下為什麼我們會被房子牽著,甘願做負債的房貸一族呢?

1首先,大環境下,是改革開放!

從1978年開始,改革的春風吹遍了全國,那幾個重點發展的城市開始了招商引資,大量農民工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務工生涯,本來在農村繼承塊地就可建個有山有水的房子,去到城市裡就只有租房,因幾乎所有人都想在大城市裡有一套房子,方便工作和生活,還可以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資源,價格上漲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了。

何況,人口的數量可遠遠大於城市房子的供給量啊。

2從長遠角度看,反正都是要住的,買當然比租好了。

在城市裡租房也需要付出,但只得到了使用權,沒有買賣升值的空間,就沒有歸屬感,倒不如花錢買一套房,可自住可租,雖然只有70年的產權,但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划算的。

更重要的是眾人投來羨慕的目光,家長們的沾沾自喜。

萬一家庭發生變故,又沒有買保險,這房產可以抵押出去,證明自己這錢沒白交,說不定還能暴富。

這樣想的人多了,房子也就貴了,不得不承認,房地產商的營銷工作做的特別好,價格如此之高,不能少了他們的一份功勞。

3 觀念的影響

現代的人強調安全感,安全感來自哪裡?當然是房子和錢了,因此結婚不能少了的一個比鑽石還要“永恆”的房子。

4 搶佔基因複製的機會

前幾天看了莫言的《蛙》,由於計劃生育,那個年代被扼殺的女孩數不勝數,導致性別比例失衡,生物的繁衍本就是一場戰爭,從靠用漂亮的的羽毛來吸引雌性的動物世界到了現在就是用房子和金錢來吸引,搶奪優勢的基因一直是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

因此那些因為房子被迫分手的事件其實也可以理解,這個世界本就是這樣,不是嗎?

於是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寧願揹負30年的債換70年的產權!

讓我不禁想起《人類簡史》裡說的,人類啊,為了馴服小麥,其實是被小麥馴養了,因為被關在房子裡的人是我們,而不是它們啊!

於是很多人不斷在吐槽,房價太高,引發一系列危機,希望房價可以大跌

恕我直言,這是不太可能的。

房價跌,就會更多人去買,這是剛需,於是價格肯定又漲,價值不再決定價格,而是需求。

而房價高,仍會有人肯定買得起,還不屑一顧,還是會有人向銀行貸款舉全家之力去買房!

回到文中那個故事,你清華北大又怎麼樣,北京是個什麼城市,心裡沒點數嗎?

中關村,首都,高等學府,政治中心,北漂的首選,多少人從黑暗地下室掙扎。

那又怎麼樣,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是嗎?享受了城市的發展,不得付出點代價嗎?

歷史是從不會考慮個人的苦痛的,現實就是現實,不殘酷也不熱情。

而從這場艱難的戰役中,有的人早早的有了先機,他們是本地人,獲得拆遷房,他們是富二代,他們在很早之前就買了,他們賣房炒房趁機賺了一筆,總得有人是這樣的,生活才有點希望嘛!

這是一個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的手裡的世界。

可是世界何曾變過呢!

於是,我要說的是,即使沒有房子也不要讓自己焦慮,人生短短几十年,莫讓房貸毀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