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大清初起,太祖老汗王努爾哈赤憑十王副遺甲起事,統一女真,建立了八旗,,清太祖死後皇太極即位,南征北戰定鼎中原。順冶爺入關進京後,將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功勳卓絕皇親宗室封為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可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饗太廟的殊榮。不過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話說乾隆朝就有這麼個世襲王爺,他在家行五,大家官稱他為五爺。這五王爺仗著祖上功勞,雖然到這輩沒有在立什麼戰功,但皇恩浩蕩,也每日上朝隨王伴駕,五王爺性格豪放,好騎射,好玩、好喝酒、好吃肉,椐說他敬神白肉一次能吃十斤多,每天早上剛起就先來個大肘子墊補墊補,到中午晚上還不耽誤照常接著吃。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關於五王爺的吃肉,在朝裡那是傳的是神乎其神,這天大家又在聊五王爺吃肉,有個軍機大臣叫鈕祜祿.新建,現任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有點不屑的說:“五爺祖上積德留不那麼大產業,家裡有的是錢,那府上的廚子是御廚,做出能不好吃嗎,換我也行。”其實這本是話趕話的戲話,鈕大人說完也沒在意,可沒想到有看熱鬧不怕事大的,給五王爺遞了過去,王爺聽了微微一笑,也沒說什麼。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第二天上朝,就聽到太監喊道“有本出班早奏,無本捲簾朝散,請駕還宮了您吶”。各位大臣趕快彙報工作,然後散朝三三倆倆退出金殿,軍機大臣鈕祜祿.新建,也隨眾人往外走,就聽有人叫他留步,回頭一看是五王爺,鈕大人趕快給五爺請安後,五爺說:聽說鈕大人圍棋最近見長,能否領教一局呀。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王爺請誰敢不去,鈕大人隨王爺來到王爺府,下人進香茶後,擺上棋盤剛走幾步,一聲傳膳,王爺說趕上了別客氣先吃飯。二人坐下,只見每人面前一個大肘子,鈕提督心想,這御膳不是得四幹四鮮四蜜餞,四調味四冷葷四甜碗四點心,然後在上大菜,怎麼直接就上四大件呀,在一看這肘子帶整個後丘,說白了就是去掉爪子的豬後腿,放稱上約足夠小二十多斤,大盤盛著,燒的紅通通的,只見王爺好像餓了幾天,狼吞虎嚥般就把肘子吃完了,然後看著鈕提督,王爺吃了那咱也吃罷,肘子作的是青香呀,大約吃了一小時,鈕提督把這肘子也吃完了,王爺說:鈕大人,小王還有些事情,這棋局明日在下吧。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第二天散朝,五王爺又請,擺上棋盤就開飯,今這肘子比昨天的還大,是冰糖肘子,王爺還是狼吞虎嚥般分分鐘把肘子吃完了,您在看這鈕提督吃了一個半小時才吃完。接著幾天散朝,五王爺每天照方抓藥請府上下棋,沒走兩步開飯上肘子,蘇造肘子、酥皮肘子、東坡肘子換著樣的上,把鈕大人給膩的,肉在嘴裡打旋就不往下走。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回到家鈕提督,肚子撐著難受,就尋思開開了,這是怎麼把五爺得罪了,忽然想起那天說王爺肘子的戲話,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捂著肚子上朝,聽五王爺又叫過府下圍棋,撲通跪倒扣頭求饒:“五王爺您老人家大人不記小人過,您吃肉是天生的口頭福,咱比不了,您宰相肚裡能撐船,就饒了奴才我吧。”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五王爺聽雖哈哈一笑,本來就是沒什麼大事,耍笑著玩呢,但從那時起五爺能吃肉,肘子戲提督這事就一直流傳下來。不過,還有一節,五爺除了有天生的口頭福,五爺府上廚子做的肘子手藝也確是真好。

能吃肉,那可是天生的口頭福

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大清國沒了,王爺府也沒了,五王爺這一支以前的輝煌成了過眼煙雲。王爺後人也不用老姓,改姓王了,到了這一代的小王爺叫王一迪。因為王家愛吃,雖沒留下什麼,但府上做醬肉手藝確傳了下來,小王爺王一迪開始做來自家吃,因為好吃在街坊中慢慢出了名,後來就有人專門來找這口吃食,小王爺王一迪索性開個小店,專賣用祖方做的醬肉,因祖上是王爺,又有口頭福,就把這店的字號起名叫王集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