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大豆淡出後,中國大豆進口格局悄然生變!國產大豆迎良機?

摘要:自美國大豆淡出後,中國大豆進口格局悄然生變!國產大豆迎良機?


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大減

自美國大豆淡出後,中國大豆進口格局悄然生變!國產大豆迎良機?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購買國,而我國大豆80%以上依賴進口。進口的大豆主要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

2017年,巴西大豆佔我國進口大豆總量的53%,美國大豆佔比34%,阿根廷大豆佔比7%,其他國家大豆佔比6%。

自7月份對美大豆加徵25%關稅後,由於進口成本上漲,國內進口大豆加工企業紛紛不再採購美國大豆,這意味著今年年末和來年年初可能大豆供應或較往年同期收緊。

中國九三糧油工業集團副董事長郭彥超上週表示,在2018/19作物季,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可能會進一步降至70萬噸。

此外,中國將在下一個作物季把幾乎全部美國大豆進口替換為巴西和其他產地的大豆,但大豆庫存可能會在2019年初耗盡。

大豆進口格局多元化發展

自美國大豆淡出後,中國大豆進口格局悄然生變!國產大豆迎良機?

據悉,黑龍江九三集團年加工大豆能力在1200萬噸左右,大豆和油脂加工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企業每年進口大豆量在800萬噸左右,以往美國大豆能佔到40%,而從今年下半年起,企業停止了採購美國大豆。

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利晨表示,以前50%左右是巴西大豆,還有10%左右就是其他的大豆。這樣肯定要調整,巴西調整到65%左右。

今年7月份開始,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基本停止,加上今年阿根廷大豆產量嚴重下降,因此對巴西大豆的進口超過往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白眼網】此前文章曾提及,由於美國大豆給巴西讓出了更多的市場。而就在中國加大對巴西大豆的購買時,巴西卻開始坐地起價,企圖“趁火打劫”。更有消息稱,近期巴西搶購了大批美國廉價大豆,轉手高價賣給中國。

得知此事後,我國果斷決定加大對阿根廷、加拿大、俄羅斯等國進口大豆的力度。而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也看好中國市場,紛紛計劃增加向中國的出口量。

除此之外,印度也多次表示想出口大豆到中國,據悉,印度農戶已經將大豆播種面積提高了近15%,預計大豆產量將會再次超過1000萬噸。

中國大豆迎來良機

自美國大豆淡出後,中國大豆進口格局悄然生變!國產大豆迎良機?

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進口美豆的到港成本價從2950元/噸,漲至目前的3650元/噸左右,一噸成本就增加了700多元。

受其影響,巴西大豆的到港成本價也從7月初的3200元/噸上漲至目前的3550元/噸左右,兩個月的時間上漲超過10%。

隨著進口大豆價格持續走高,這也使長期以來處於價格競爭劣勢的國產大豆,在市場上競爭力逐漸增強。據悉,同期國產大豆由於有國家臨儲拍賣供應市場,價格沒有出現明顯上行,目前國產大豆市場價格維持在3500到3600元/噸,與進口大豆價格基本持平。

據黑龍江省一家大豆油脂加工廠的負責人介紹,企業日加工大豆的能力在1000噸,目前基本上是滿負荷生產。豆油和豆粕產品銷售非常好,每天都有幾十輛卡車排隊來拉貨,而這種紅火的景象,他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了。

宋勝斌介紹,黑龍江省內的大豆加工企業是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現在加工一噸大豆的利潤能達到200元左右,這也是近幾年的最好水平。

早在由於受到低價進口大豆的衝擊,黑龍江省內油脂加工廠出現大量虧損關停、開工嚴重不足。而現在隨著進口大豆的價格出現上行,中國國產大豆也因此迎來良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