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台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前言:自進入P2P合規檢查期以來,大部分銀行已經不在接P2P平臺的存管了,有些銀行還在P2P行業困難時期退出銀行存管業務,導致P2P上銀行存管的難道越來越大,上銀行存管的成本越來越高。目前,P2P行業的合規檢查如火如荼,合規檢查進入關鍵期,銀行存管或成為P2P平臺的一個“生死劫”。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近期互聯網金融行業新一輪的洗牌潮來臨,諸多不合規的平臺紛紛“爆雷”,一時間讓整個行業風聲鶴唳。事實上,近兩年多以來,隨著行業監管政策的陸續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一直處在去蕪存菁的階段。

隨著互聯網金融知識的普及,P2P網貸的用戶、投資人對P2P網貸的認知加強,逐步遠離沒有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銀行存管成為投資人選擇平臺的標準,沒有銀行存管的P2P平臺將與行業合規漸行漸遠。

根據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發佈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P2P網貸平臺必須有銀行存管,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合規化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銀行存管依然是P2P合規的硬性指標,也是最重要指標

2017年2月23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指引》充分吸收和採納了國家有關部委、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貸機構和有關自律組織的意見。明確了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應遵循的基本規則和實施標準,鼓勵網貸機構與商業銀行按照平等自願、互利互惠的市場化原則開展業務。

2017年12月,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要求各地做好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各省市金融主管部門均明確要求P2P平臺需上線銀行存管,未上線銀行存管的不予備案驗收。

業內人士表示:備案不會以平臺規模的大小而定,而是看平臺的各項業務和運營管理能否達到銀監會管理制度和地方監管細則的監管標準。沒有資金存管的機構和沒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驗收的機構將不能通過備案驗收。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銀行對平臺的審查嚴格,是安全性的一個重要保證

銀行對平臺的考察還是非常嚴格的,對於不靠譜的P2P平臺,基本上可以通過銀行的審核Pass掉,每家銀行對於平臺資金存管的准入條件還有一些具體要求。在准入條件中,銀行對實繳資本和高級管理人員最為重視,其次是運營時間,註冊資本、信息披露和風險管理(含保證金、風險準備金要求),背景及交易額。此外,對財務、風險事件、IT技術、標的利率、客戶量、平臺人員、壞賬率、經營地、實體門店、成立時間、分散度、持續性、業務真實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筆者曾經向多家銀行遞交過申請存管的資料,在此將所需的資料和一些規律彙總起來,供大家參考。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對投資者而言,在篩選網貸平臺時,是否上線銀行存管是平臺安全性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畢竟銀行已經相信他是相對安全的了,但有銀行存管不一定就是絕對安全的,投資者考察平臺的安全性還要從多方面考量。接近監管部門人士透露的信息顯示,凡是沒有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備案一票否決,但銀行存管是一個大工程量的工作,進度並不如意銀,目前還沒有上線銀行存管的P2P平臺一定無法通過合規檢查,退出是必然的事情,投資人注意規避風險。

據P2P黑板報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正常運營的1500家P2P平臺中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的平臺僅有675家,不足一半,名單如下: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最新存管名單出爐!679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不足一半!


寫在最後:

作為高度重視業務合規發展的平臺,蝴蝶銀早於2017年8月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嚴格實現了用戶資金與平臺資金隔離管理,

在該名單中位列第149位。未來,蝴蝶銀將繼續秉持合規運營的理念,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