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經歷過運動服加運動鞋,看到同學買了新款心生羨慕的過往,即使是在講究過年不買鞋的北方,拿到壓歲錢的大年初一一早,也能遇到很多去購物中心買籃球鞋的學生。那時候的書本上,也許還總是會在不輕易間留下幾個知名運動品牌的手繪LOGO,以及永遠爭論不清的NIKE與Adidas到底孰強孰弱。

喬然回首,本土體育用品公司也不再一味走著毫無技術與專仿大牌的套路,它們學會了在知名品牌成功案例中萃取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之道,在研發投入中逐步加深優勢壁壘,在多元化併購中不斷拓展全層次客戶群。當年,那個喊著“永不止步”的安踏,如今終於成就出“不安平凡、踏浪而行”的偉業。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安踏公司成立於1991年,一開始也並沒有脫離開為跨國知名品牌代工的命運,經過多年的蟄伏,終在1999年開始挑戰運動服裝及配件領域,正式走上了打造安踏主品牌的道路。

作為始終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安踏主品牌,時刻不忘順應潮流變化,在2008年成功推出了ANTA KIDS,繼續在大眾兒童體育用品市場中拓展實力,同時也成為了第一家在該市場中闖蕩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2009年,對於安踏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公司成功收購了成立於1910年的意大利知名運動名牌FILA中國業務,正式開啟了高端運動品牌銷售“賽程”。隨後不但實現了FILA業績的扭虧為盈,更是藉助安踏與FILA兩品牌“雙劍合璧”的力量,針對不同客戶群走出差異化發展模式。並在2015年,再次推出了同樣定位於高端市場的兒童服飾品牌FILA KIDS。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2014年,迎來了安踏與NBA之間的莫大緣分。首先,安踏成為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及NBA授權商,可在籃球鞋和配件使用NBA及30支球隊商標,不得不說這也是首個獲得NBA授權推出成人及兒童NBA系列籃球鞋和配件的中國體育品牌。但真正,讓無數中國人覺得驕傲的還遠不止如此,這些年來,安踏公司慧眼識珠,在精挑細選下籤到了一系列極具“性價比”的球星。

其中,最成功的一筆大概是與克萊·湯普森的簽約。在之後的發展中,湯普森晉身為聯盟頂級球星之一,更是作為核心成員隨隊取得了四年三個總冠軍的優異成績。同時也為其代言的簽名鞋KT系列提供了充足的曝光度,爆款的產生自不必說,更多的還是提升了安踏品牌的整體影響力。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2016年以來,越戰越勇的安踏公司愈發勢不可擋,一路走來繼續收購或合資經營了更多品牌,例如同樣定位高端市場,主打滑雪、綜訓等戶外體育的DESCENTE,專注於提供專業登山設備的大自然愛好者KONGLON SPORT,國際著名兒童品牌小笑牛(KINGKOW),以及主打健步鞋產品及相關服飾的英國品牌SPRINDI。

也許在每個行業中,都會發生同樣的故事,成就同樣優秀的企業,那些中國本土公司的崛起,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過去與未來

對於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來說,從沒有輕鬆的成功,也更不會缺少競爭與風險,只有化不利為機遇,才更容易脫穎而出。在2011-2013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也同樣經歷了一輪“危機”的犀洗禮。

整個行業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粗放式擴展經營後,過剩的庫存與眾多無效門店等問題凸顯,隨著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的不斷提升,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彷彿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為了清理庫存,各品牌自發降價,折扣力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售價降低與營運成本上升的現狀,加劇了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同時也促使著一個行業的改變,隨之而來的可能還有嶄新的市場競爭格局。在此過程中,積極準備、率先完成調整的安踏打了一個大勝仗!

重新劃分後的市場,穩居前兩位的依然是國外一線運動品牌NIKE與Adidas,而國內的小品牌在競爭中相繼退出市場,國內的大品牌市場集中度得到穩步提升。2012年,安踏的營業收入超越李寧成為國內第一,隨後幾年的持續發力,讓其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到8%並保持穩定,終成為我國市佔率最高的內資體育運動品牌。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自2015年年底以來,安踏還努力嘗試著“走出去”戰略,成功在美國地區開展KT系列1-3產品的銷售,且在2018年3月推出KT3 Rocco在美的限量銷售。由Robbie Fuller親自操刀的KT3 Rocco限量版,引來上千人在安踏位於舊金山的Nice Kicks鞋店門前排起長隊,這是中國品牌球鞋在美國首次引發搶購熱潮。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Nice Kicks排隊購鞋實景

從2007年到2017年,安踏體育上市以來同樣帶給市場一張完美的答卷,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從29.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6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8%,目前公司市值遙遙領先於國內同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在Brand Finance的“2017年全球最有價值服飾品牌50強”中排名第35位,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不斷髮展中的安踏,與Nike的經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同樣具備多元化品牌結構與多樣化產品品類。縱觀全球體育鞋服行業規模,美國仍舊位居第一,我國排在第二,以2017年的數據來看,前者規模在1100億美元左右,我國規模基本上約為320億美元,且近十年的行業符合增速位居首位。

隨著中國體育行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全民健身意識的覺醒,我國體育用品市場規模還有很大上升空間,而對國內品牌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時代,有著不錯的發展機會,更不要說其中正握有一手好牌的安踏。

壯大自己品牌矩陣的步伐並不會輕易止步,安踏公司在未來還會繼續尋找收購國外優質品牌的機會,而充沛的現金流會是公司擴張最有力的保障。

與此同時,安踏十年不變的還有對於研發支出的增加,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道理,“落後就要捱打”,注重研發形成有效的競爭壁壘,才能強者恆強。安踏研發並推出的A-FLASHFOAM閃能科技跑鞋系列,逐年都會更新鞋底技術與水平,這將是未來公司區別於其他對手的核心壁壘。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那些經典的收購案例,讓我們看到了不斷前進的中國企業正在逐步壯大。希望有一天,當我們拿起一雙運動鞋時,不再因為它是一雙“瞧不起”的國貨,就被再次放回貨架;而當我們選擇一雙國貨運動鞋時,也不再僅僅是因為它相對便宜的價格!

未來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品牌,也同樣會有經典款、爆款、限量款,每個人可以享受到的不僅是更加公道的價格,還有一份融入了驕傲的喜悅!

那個永不止境的安踏,如今更是不安平凡,踏浪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