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一青萍
劉峙被稱為“豬將軍”,難道是頭豬?
劉峙的綽號不少,如福將、常勝將軍、逃跑將軍與豬將軍,如果劉峙是頭豬,只知道逃跑的話,又怎麼脫穎而出成為為蔣介石所器重的福將?又怎麼贏得常勝將軍的頭銜?但是,劉峙在後期的表現確實讓人哭笑不得,所以“豬將軍不會打戰”的說法便傳了出來。
劉峙被稱為“逃跑將軍”,倒也不是說他劉峙完全沒有能力。
劉峙:從北伐和“圍剿”中爬起來的“福將”。
一
劉峙生於1892年6月30日,字經扶,江西吉安人,1914年12月入讀保定陸軍軍官軍校,1916年5月畢業後被分配到開平巡防營,隨後南下廣州。1924年6月,劉峙被調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東征時被編入教導第1團第2營任營長,團長為何應欽,劉峙也從此靠上了何應欽這個後臺。1925年8月,劉峙因參與平定劉楊叛亂有功,接任教1團團長職。
1926年2月,劉峙升任第2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很快又升任為師長,後在中山艦事件中作為蔣介石的急先鋒,更是聲稱“校長命令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讓蔣介石很是滿意。
二
1926年7月蔣介石誓師北伐後,劉峙率部參加北伐。在第1軍指揮官王柏齡失蹤後,劉峙被任命為指揮官,指揮第1、2師與孫傳芳軍作戰,直逼浙江。1927年劉峙率部先後攻克杭州以及上海附近的崑山、太倉、瀏河等地,可謂戰功頗豐,隨後率軍駐守上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劉峙率部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劉峙在北伐中屢獲戰功,被升為第1軍軍長,北伐成功後第1軍被縮編為1師,劉仍任師長。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後,劉峙率軍直搗武漢,桂系棄城而逃。唐生智反蔣後,劉又聯合楊虎城擊潰了唐生智。蔣馮閻戰爭爆發後,劉率部在河南與馮閻軍激戰,擊敗傅作義。1931年7月石友三反蔣,亦被劉峙打得全軍覆沒。
我們知道國軍有很多將領是在“圍剿”中崛起的,劉峙在“圍剿”中雖然也有立功,蔣介石甚至因為劉的戰功將河南新集改為“經扶縣”,但是他的積累更多還是在北伐、蔣桂、蔣馮閻這些戰爭中。1935年4月,劉峙被升為陸軍二級上將,成為人人羨慕的“福將”。
劉峙何以成為“逃跑將軍”?又為什麼仍然被蔣介石予以重用?
一
1937年8月,劉峙任第1戰區第2集團軍總司令,駐節保定,防守平漢路沿線。為了防守日軍,劉峙自信滿滿地佈置了三道防線,結果竟然被日軍攻破,日軍乘勝直取保定。這時的劉峙本該堅守保定與日軍作戰,但是劉峙見自己佈下的防線竟然被日軍輕易攻破,瞬間沒了信心,於是率領所部一路向南逃到石家莊。劉峙到石家莊後做了件更蠢的事,他將指揮權交給了商震和黃紹竑,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他劉峙不僅怕死,還不會打戰?從這時候開始,劉峙便有了“逃跑將軍”的頭銜,他的軍事生涯也從此走下坡路。
1939年劉峙離開戰場,被調到重慶任衛戍司令兼防空司令,坐起了冷板凳,但是在冷板凳上的劉峙也沒閒著,利用職務之便撈了很多錢。1945年劉峙出任第五戰區司令,在抗戰結束後,撿了個便宜的青天白日勳章。1946年9月,劉峙在定陶戰役中被劉、鄧打得灰頭土臉,後被蔣撤職,陳誠因此諷刺劉峙忙著和老婆打架,沒精力打戰。
二
劉峙因起起落落灰心喪氣,但是很快又傳來了好消息,老靠山何應欽推薦他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高興得拍著胸脯向蔣介石保證“要我做官,不能奉命;要我拼命,義不容辭”。但是,對於這個任命,邱清泉卻鄙視地說:"徐州是南京的大門,應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今派一隻豬,眼看大門守不住。"虎是薛嶽,狗則是顧祝同。
“豬將軍”之名也因此迅速擴散。
劉峙能當上徐州“剿總”總司令的位置,是多虧了何應欽的出力,當然也因此他在前期積累下來的戰功,雖然他打過敗仗,但確實不是無能之輩,況且資歷擺在那,所以蔣介石才同意讓他坐這個位置。如果不是杜聿明資歷不如劉峙的話,這個位置肯定輪不到劉峙。
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劉峙的指揮失誤,國軍5個兵團、22個軍總共55萬餘人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杜聿明被活捉,劉峙反倒沒有事,也是因為“逃跑”之功。
劉峙的結局。
劉峙在淮海戰役中戰敗,蔣介石也對他徹底失望,最終在1949年9月到香港寓居,後又移居新加坡,但因在新加坡被匪徒打劫又輾轉去了印尼,直到1954年方才回到臺灣。
1971年7月15日,劉峙在臺灣病逝。
劉峙確實算不上無能,顧祝同、陳誠這些後來的天子重臣曾經都在他的麾下賣過命,前期表現好是因為他當時沒有顧忌,又有何應欽和蔣介石的大力扶持,所以為了升官發財而作戰勇猛。劉峙不僅位居蔣介石“五虎將”之首,也名列“八大金剛”,難道這是僅僅憑藉“運氣”二字能獲得的嗎?後期表現平平甚至可以說差勁,是因為他的顧忌多了,夾在何應欽與蔣介石之間有點戰戰兢兢,升官發財後自然也更惜命,也就是怕死,甚至為了逃避責任將指揮權扔給別人。當然,更主要的是因為他的對手是劉鄧。
劉峙也可能確實是頭豬,他已經向蔣介石表了忠心,結果又在西安事變中跟著何應欽圍攻西安,他也因此在蔣介石心中的位置迅速跌落。
劉峙自己也說過:“我愧對國人,也愧對那些勳章。”
吾與吾國
劉峙是江西吉安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二期步兵科。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寄人籬下,在童年的陰影下養成了膽小、謹慎、畏縮和善於忍耐的性格。不過據我所知,劉峙早年還是比較能打的,比如第一次東征進攻淡水城之戰,團長王柏齡表現驚慌失色,多虧營長劉峙親率所部勇敢反擊,才把軍閥洪兆麟的隊伍壓下去。
擔任營長的時候,劉峙手下幾位連長背地裡喊他“菜包子”,他聽到了也不怎麼發脾氣,只說“看到官長來了,還說菜包子、菜包子,這是什麼話啊”。由此可見,劉峙為人確實寬厚、老實,吃點虧也無所謂。他總是提醒自己和身邊朋友,人生在世沒有不散的場面,給人過得去,給人以生路,就不致招怨於前,還可以投報將來。
(青年時期的劉峙)
劉峙當上師長、河南省主席後,同輩的顧祝同、蔣鼎文、錢大鈞、陳繼承等人生活腐化不堪。1932年6月,蔣介石曾經電責顧、蔣、錢、陳四人,“除劉主席外,四兄猶皆狂嫖濫賭,人格掃地殆盡”。言下之意,你們整天光知道吃喝嫖賭,太令我失望了,還是劉峙正派一點。
(劉峙與韓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合影)
至於“長腿將軍”之說,實際上是出自當代的一些紀實文學作品,主要諷刺劉峙在全面抗戰第一年沒有打好平漢路北段戰役,接連丟失保定、石家莊等地。如同有人說陳誠是“三昌將軍”,先後失守武昌、南昌、宜昌,實屬無能。其實這些文人騷客也就圖個嘴快、順口溜。蘇聯軍事總顧問崔可夫、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都誇陳誠是國軍最優秀的將領,你們怎麼不說了?當然,我這麼說,並不想撥高劉峙,論軍事指揮能力,這個人的確平淡無奇。
(劉峙字跡)
蔣介石之所以重用劉峙,一來劉峙屬於黃埔最早的軍事班子成員之一,二來劉峙為人老成聽話,調他工作從不討價還價,挑肥揀瘦。儘管劉峙有時候顯得十分笨拙,比如有一次蔣介石去開封召集軍事會議,劉峙問底下幕僚,委員長親臨開封我們應該怎樣做好安保工作?有人出了一個主意,那還不容易嗎,等委員長飛機來了,拉響防空警報,老百姓去躲防空洞,路上也就沒人了。結果劉峙稀裡糊塗,忘記通知高射炮部隊是拉假警報,高射炮部隊以為敵機轟炸,差點擊中蔣介石的座機。
(劉峙回憶錄封面)
怎麼說呢?身為重要領導幹部,劉峙凡事都想著做老好人,不得罪人,終究還是有所不妥的,雖然收買了人心,但往往造成不肯負責,大事請示上級,小事推給部下,處處小心翼翼,不能獨當一面。不過作為一個統治集團,蔣介石既需要像陳誠那樣做事雷厲風行之人,也需要像劉峙那樣乖乖聽話之人,有什麼尷尬事情好歹有個“好人”圓個場。
馮傑
一
劉峙不是一個能改變時代的人,但卻是一個能改變戰局的人。他的一生有一個分水嶺 ,就是西安事變,這個事變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其中也改變了劉峙的命運走向。
在西安事變前,不管是東征,還是北伐,包括剿共,劉峙都是一員悍將,甚至象程咬金在隋唐演義中一樣,被蔣介石稱為福將,當時人稱“常勝將軍”。
自從在西安事變中,劉峙站錯了隊,支持了何應欽,就開始被蔣介石打入了冷宮,從此走上了下坡路,被人稱為“逃跑將軍”。
人生無常,大抵如此。正如大話西遊中的臺詞:當初稱人家為小甜甜,現在稱人家為牛夫人。人還是那個人,只是地位和時勢變了。
西安事變前,劉峙的成功一來是大革命的時代大潮推著他走,二來夠拼命,更重要的是蔣介石在背後的支持。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認為他有二心,給他的軍隊都是最差的,只能當“逃跑將軍”了。
敗仗打多了,一來信心全無,二來部下也不服他。淮海戰役時,劉峙根本得不到各路將領的支持,根本就沒有人理會他,他完全指揮不動這些當年的學生,這才是他失敗的根源,而不是其它。
二
劉峙,江西吉安人。他媽媽應該是有剋夫的命,接連兩任老公都被剋死了。第三次結婚嫁給了一個湘軍退休軍官黃小山,後來黃小山要回老家,她不願意去,但是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這個湖南軍官。
這個後爹也算是厚道人,送他上了學,雖然後媽不待見,但還是完成了學業。劉峙回憶起他前二任老爸時感慨說:“因為貧窮,才知道知識也是要花錢買的。”
後來劉峙還跟黃小山去了日本,卻因為其它因素也沒有讀成書,但長了不少見識。回國後劉峙又考取了湖南陸軍小學第三期,因為他是外地人,總是被其它人欺負。閣主我少年求學時,也曾寄人籬下,明白其中的辛酸苦辣。
劉峙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少年時的遭遇並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擁有了寬廣的胸懷,他認為成大事者,必須象曾國藩一樣,忍耐為上,渾厚容物。
1913年,劉峙報考了保定軍校,這才是他人生真正的起點。保定軍校是近現代高級軍官的搖籃,為北伐和抗戰培養了大批的高級軍官,許多黃埔軍校的國內教官都畢業於此,包括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也曾在此讀書。
三
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急需大批國內教官。經由總教官何應欽介紹,劉峙到黃埔軍校擔任戰術教官。從此劉峙開始結束前半生的黴運,搭上了國民革命的洪流,成為坐在風口上的豬,飛了起來。
這一年底,以黃埔學生為班底組建了教導團,也就是幹部團,經過理論和實踐兩條路來培養軍事幹部。何應欽為團長,劉峙為第二營營長。
因為劉峙不是一個書呆子,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一直在擔任一線作戰軍官, 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兩次東征中,劉峙幾次轉敗為勝,扭轉戰局,得到了蔣介石的提拔和重用。
第一次東征後沒多久,劉峙被任命為第二師師長,還是在軍長何應欽手下。在第二次東征中,再次立下戰功,蔣介石稱讚說:“華陽一役,為成敗最關鍵,劉團長能出奇制勝,轉危為安,誠革命前途大幸也。”
然而伴隨形勢發展變化,黃埔軍校內部,國共兩黨的衝突越來越多。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發生後,劉峙忠實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扣壓第二師中的黨代表和所有共產黨員。
1926年,北伐開始後,劉峙的第二師表現依舊比較優秀。在攻打南昌時,第一師的師長王柏齡戰場無故消失。本來是第王柏齡指揮第一師和第二師,這下就變成了劉峙指揮這兩師了。
劉峙配合其它部隊,拿下江西全境,並且橫掃了江蘇和浙江。在1927年4月12日,上海清共的過程中,他的軍隊扮演了主要角色,因此也成為蔣介石的鐵桿。
1927年8月,孫傳芳利用蔣介石下野的機會,領兵攻打江西,這時劉峙遠在浙江。他命令徐庭瑤頑強抵抗,自己領一個團坐火車快速增援,擊潰孫傳芳主力,確保江西全境的安全。
在中原大戰中,劉峙表現的更加神勇,他先後擊敗桂軍,然後又打敗晉軍,收復了湖北和山東兩省,為中原大戰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此劉峙成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干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同時也是八大金剛: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
四
然而西安事變成為劉峙一生的轉折點。
在西安事變中,宋美齡主力挽救蔣介石,而何應欽則力主轟炸西安,武力解決事變,置蔣介石生死於不顧。在這時劉峙站在了老朋友何應欽的這一邊。
事後,蔣介石知道後就非常生氣,從此不再信任劉峙。同時也把最精銳的部隊從他手上調走,讓他領導一些雜牌軍。
抗戰爆發後,劉峙擔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在平漢路上被日本人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軍隊潰敗千里,被人罵成“長腿將軍”和常敗將軍。
打這開始,蔣介石就更加不信任他了,只給一些負責次要戰役和後期支援的工作。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軍隊快速擴大,高級將領奇缺,蔣介石不得不起用劉峙。然而在內戰中,劉峙卻表現的太失水準,被國民黨軍官稱為豬將軍。
後來淮海戰役中,劉峙又坐鎮徐州指揮,他在黃埔的學生們都看不起他,背地議論:這麼重要的戰爭,本來以為會派一隻虎來,結果來了一頭豬。這些將領他根本就指揮不動,最後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蔣介石本來是要處罰他,但劉峙在保定軍校的校友們紛紛為他求情,他才得以保全性命。
劉峙並不是一個沒有才能的人,相反是一個很有軍事才幹的高級將領,並且也不算特別貪的一個。在解放戰爭結束後,他在臺灣也沒有立足之地,不得不去了香港和印尼。生活最差的時候,只能去當小學教員維持生計。
1953年,蔣介石才允許他回到臺灣來退休養老。
1971年1月15日在臺灣病逝,終年79歲。
新知傳習閣
1938年3月,華北抗戰正酣,蔣介石乘機前往開封視察蘭封會戰準備情況,兼任開封警備司令的劉峙為了淨街,下令拉響防空警報卻忘記通知機場防空部隊,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的先導機剛剛到達機場上空,就遭到高射炮兵猛烈射擊,所幸未被擊中。趕來迎接的劉峙嚇得滿頭大汗,一再央求白崇禧不要報告蔣介石。
白崇禧憤憤然道:“如果命中,我無法報告;所幸射術不精,我便無須報告,保護領袖絕不可用此烽火戲諸侯之法”。
之前的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親送蔣介石回南京,兩人並非同機而是各有專機,按例首先降落洛陽加油,時任河南省主席的劉峙在機場迎接,遍佈“歡迎校長歸來”、“打倒張學良楊虎城”的標語,先行到達的蔣介石大怒,立即命令劉峙撤掉標語,陰著臉對他說“不準喊口號,漢卿馬上就到”,劉峙自討沒趣,已知蔣對其不滿,因為他是何應欽“軍事解決”的積極支持者。
無怪劉峙總是馬屁拍到馬蹄子上,政治經驗並不豐富的這位陸軍二級上將,從30年代初開始,一直夾在黃埔系一二號人物蔣介石與何應欽的矛盾之中,頗難處理。劉峙畢業於保定二期,1924年夏天由何應欽介紹加入黃埔軍校擔任戰術教官,因此他不僅是蔣介石密結的“八大金剛”之一,還是何應欽的“哼哈二將”(顧祝同)之一,在黃埔軍校成立第一個教導團時,總教官何應欽任團長,而三個營長分別是錢大均、顧祝同和劉峙,教導團乃是後來上百萬黃埔系中央軍的鼻祖,因此劉峙的資歷是非常深厚的。
電影大決戰之《淮海戰役》中,裝甲兵參謀長蔣緯國晉見父親時反映了“徐州派豬坐鎮”的論調,蔣介石攔住了他的話頭:“蔣緯國上校,你不可以這樣評價一位功勳卓著的陸軍上將”。
確實,至少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劉峙的軍旅生涯還是一帆風順的,戰功可謂彪柄:第一次東征因功接任何應欽的教導團團長職務,第二次東征不久升為以教導團擴編的第二師師長,北伐期間擢升第一軍軍長,二次北伐時再升第一軍團總指揮,一直掌握著黃埔黨軍的看家部隊。在龍潭大捷、蔣桂戰爭、蔣唐戰爭和中原大戰、以及進攻蘇區中均有不俗表現,不惑之年的劉峙還是有些朝氣的。1935年首次銓敘時獲授陸軍二級上將,排名第七位,在黃埔系將領裡則僅次於何應欽,兼領地方大員“河南省主席”,與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並稱“五虎上將”。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峙被任命為第一戰區第2集團軍總司令,率領中央軍精銳自保定反攻北平,手握關麟徵的第52軍和孫連仲的第1軍團等10餘萬重兵,也曾經自信滿滿地制定奪回北平的作戰計劃,然而日寇華北方面軍第一軍(香月清司)一次性展開三個師團,在五個炮兵聯隊和二個戰車大隊的火力支援下齊頭並進,劉峙登時被打蒙了,連棄保定和石家莊,一個月內狂退八百里。
為此遭到國民政府監察院首次戰事彈劾案:“豫皖綏靖主任劉峙,恇怯畏死,尋日之間,敗退幾達千里,自古至今,喪師失地未有如實之速者矣”!然而劉峙不僅未受任何處分,反而被蔣介石提升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負責督練二線部隊,全國輿論一片譁然。
客觀地說,保定附近的華北大平原確實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突進,換成哪位上將來也未必能守住防線,另外蔣介石由於淞滬戰事緊張,抽不出有力部隊滿足劉峙的求援,這也是蔣介石沒有追究他的主因;但是劉峙在撤退中表現出來的驚慌失措,率先帶領司令部逃跑,甚至不給後續部隊在滹沱河上架設浮橋,已經證明劉峙自信心坍塌,不適合現代化戰爭,畢竟這與內戰時期的戰爭強度有天壤之別,同時也說明劉峙不復往日之英勇,是國民黨奪取全國政權後開始腐化的軍界代表,再不復當年的“福將”之譽,已經難堪大用。
但問題是,劉峙絕對忠誠,並且善於交際,且為人嘻嘻哈哈很少樹敵,蔣介石明知不可重用卻又不得不用。尤其是何應欽的力挺也成為劉峙不倒的重要因素,1939年調任重慶衛戍總司令兼防空司令,在1942年的“重慶隧道慘案”中,被推上了特別軍事法庭,何應欽和錢大均直接打電話給主審官吳鐵城:“劉峙是二級上將,請你們不要胡來”,於是僅以撤掉防空司令不了了之;不久外放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負責監視和制衡司令長官李宗仁,1945年初李宗仁上調漢中行營主任,劉峙居然又水漲船高成為第五戰區司令官,這步棋蔣介石錯極。
“老河口戰役”中再次不戰而逃,名義上的“後退決戰”變成了只後退不決戰,幸得王仲廉集團軍拍馬殺到,反擊日軍得手並小有斬獲,劉峙據此還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抗戰勝利後立馬升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統一指揮原第一和第五戰區部隊,活脫脫蔣介石“用奴才不用人才”的代表。
及至後人一直詬病的淮海戰役出任“徐州剿總司令官”問題,其實是蔣介石的無奈之舉,首先資歷足夠的黃埔系陸軍上將已無人可用:蔣鼎文比劉峙腐化尤甚、衛立煌在東北,顧祝同接了參謀總長、陳誠在上海養病;其次是一直打壓何應欽系統的“土木系”老大陳誠在東北戰場新敗,遭到何應欽白崇禧的落井下石,蔣介石也只好選擇何應欽系統的大將;最後是蔣介石提防桂系的私心作祟,不想把兵權交給本來合適的白崇禧,種種因素疊加,選擇了明知能力不足的劉峙。
蔣介石心裡有數,所以特派黃埔一期的杜聿明為副總司令兼前敵總指揮,杜聿明中將到任時劉峙高興的不行,拉著杜聿明的手說:“光亭你可來了,你來了什麼都好辦了”,無能之將,躍然紙上。憑胸而論,徐蚌之敗真怪不得劉峙,一來人家不是主動請纓逐鹿中原的;二來具體的指揮權本就在杜聿明手中,劉司令長官就是個夠資歷的牌位;三來劉峙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淮海大敗後跑去印尼住了三年。
蔣介石一直想扶植自己的嫡系掌握軍權,可惜,劉峙是真的扶不起來,他的字取的不準確,應當是:劉不“經扶”。
度度狼gg
站在不同角度看一個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站在不同時點看一個人,同樣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尤其遇到命運像拋物線的歷史人物,更是如此。
客觀地說,說劉峙是逃跑將軍,這是一個特定角度的看法,也是一個特定時點的嘲諷,算不上公正理性的蓋棺之論。
事實上,這位國軍“五虎上將”之首在歷史待遇上有些憋屈,這種憋屈還不是後來我們強加給他的,抗戰後,他就戴上了這頂不堪的帽子。
人的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殘酷,兩三個汙點就能把之前所有的“閃光點”全部抹殺。
劉峙,字經扶,小名蠢子,聽這小名就不難想像,打小他要麼是真傻,要麼大智若愚。
當然,這樣一位民國軍界的風雲人物是不可能真傻的。
1892年出生的劉峙是悲慘人家的窮孩子,老爹死的很早,老孃屢次改嫁,他自己就像個拖油瓶。因為這些,7歲讀私塾的時候,劉峙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貧窮才知道,知識也是需要花錢買的。”
讀了一段時間的私塾後,劉峙曾幸運地被人帶去日本留學,不走運的是,在日本屁股還沒坐熱,他就被迫捲鋪蓋回來了,倒不是他不想在日本用功,是當時的清廷要強制取締留學生。
從日本回來後,劉峙先上湖南陸軍小學,再上武昌陸軍中學,1913年又上了河北保定軍官學校,但直到1924年進入黃埔,之前他的運氣始終不好。
在那十幾年時間裡,劉峙最大的“收穫”就是四處碰壁。當連長遇到過無糧無餉,當中校副團長遇到過冷遇羞辱,更遇到過身染瘟疫、生命垂危以及遭敵兵追擊、死裡逃生的危險,尤其在從軍途中幾易其主,一會在滇軍,一會在粵軍,起起落落,進進退退,混亂不堪。
但這段漫長的碰壁經歷也造就了劉峙性情上最大的一個特質——渾厚容物。
但自進入黃埔之後,屬於劉峙的運氣就來了,而且來的還很兇猛。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官學校舉行盛大開學典禮,因為資歷在那裡擺著,又和蔣介石有粵軍共事的淵源,所以他很順利地謀到了戰術教官以及參謀處科長的職位。黃埔成立教導1團、2團後,憑藉綜合條件,劉峙又順利地幹上了教導1團第2營的營長。
在後來的排資論輩中,這個佔位無疑是很重要的。
大半年之後,屬於一代黃埔軍人的鐵血征戰到來了,置身其中,這時候的劉峙幾乎可以這麼形容,能力沒得說,運氣好到爆!
所謂“福將”之名就是從這階段來的。
1925年2月,劉峙率部參加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在淡水、棉湖兩戰中戰績顯著,接著又在平定劉震寰和楊希閔的叛亂中建立戰功,因為戰場表現很拔尖,是年8月他接替何應欽升為了第1團上校團長。
9月二次東征開始。劉峙的表現更牛,華陽一戰苦戰大勝,為此蔣介石讚賞他說:“華陽一役,為成敗最大關鍵,其重要性不下於棉湖之役,今劉團長能出奇制勝,轉危為安,誠革命前途之大幸也。”
就此,升為第1軍第2師師長的劉峙成了蔣介石的嫡系大將。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劉峙作為打手,將對老蔣的忠誠呈現的很堅決、很徹底。
接下來就是北伐,劉峙的人生拋物線仍在朝上猛拋。眾多舊軍閥將領紛紛敗在劉峙腳下,其中包括孫傳芳。
屢戰屢勝,逢兇必化吉,在蔣介石眼中,這階段的劉峙絕對是一員悍將、福將。
在隨後的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以及討伐唐生智、石友三的戰場上,劉峙的表現依舊在線開掛,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的事在他那裡幾乎就是家常便飯。
基本平息新軍閥間的爭鬥後,蔣介石的槍口隨即轉向紅軍。1932年6月,蔣介石發動對鄂豫皖的第四次圍剿,劉峙指揮中路軍7個縱隊採用並列推進、縱深配備、步步為營、邊進邊剿的戰術相繼攻佔大別山根據地中心新集、金家寨,迫使紅四方面軍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離開根據地。
對此,蔣介石這麼嘉獎劉峙,將河南新集命名為經扶縣,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
1935年4月,劉峙升為二級陸軍上將,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對於43歲的劉峙而言,這算是他人生拋物線的頂點了,蔣介石、何應欽之下,五虎上將之首,這幾乎就是國軍第三人的概念。
不過,盛極之後,劉峙很快就迎來了他人生拋物線的下墜時刻。
西安事變就是那個分界點。
因為在西安事變中露骨地緊隨何應欽,事後劉峙遭到了蔣介石的猜忌。有些人的命運就是這麼奇怪,就像一個氣球,一旦被刺出一個孔洞,剩下的就是持續漏氣,直接乾癟難堪為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集團軍司令的劉峙,在平漢路戰役中被日軍打的一潰千里,從此長腿將軍、逃跑將軍的稱號就扣在了他的腦門上。
是銳氣勇氣沒了?是真的江郎才盡了?是真的遇強敵就沒戲了?
可能都有。
因為在第一戰區的掉鏈子表現,劉峙隨後遭到了蔣介石的降級任用,這位曾經的統兵大員變成了後方的一個勤雜工,美其名曰請負責漢江兩河警備,把收容殘兵、搶運物資、構築工事、封鎖河道的工作做好。
為此,劉峙曾感慨:“保定戰敗後,由洛陽到宜昌,手中無權,我任人在蔣公面前擺佈,備受欺凌,但總是以忍讓為先。畢竟,我們都不過是中國歷史過程中的一分一秒,又何必如此認真,自尋煩惱。”
從這感慨其實能看出來了,劉峙頹了。
之後,劉峙改任重慶衛戍總司令,什麼樣的表現呢?
庸得很,貪得很。
在這有必要提一句,劉峙的大老婆是個悍婦,沒少仗著劉峙的名號貪汙受賄。
解放戰爭期間,處處被動挨打下的蔣介石還是在老圈子裡找人撐局面,這裡有氣魄的問題,更是慣性使然。
就這樣,劉峙復出了,但很像趕鴨子上架。
1946年,國民黨向中原解放軍發動進攻,劉峙率部到駐馬店、南陽圍攻中原解放軍。
結果,李先念突出重圍;劉部趙錫田第3師被劉鄧大軍全殲。
得知這一消息,蔣介石一怒之下又擼了劉峙。
1948年5月,坐鎮徐州的剿總司令顧祝同升任國防部長兼參謀總長,剿總一職難以兼顧,沒有辦法,老蔣又想到了劉峙。
結果一上任,劉峙即遭到了部下暗地嘲諷:“徐州乃南京大門,應該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虎將,也應該派一狗看門。今天卻派了一隻豬,大門如何還能守得住?”
話音剛落沒幾天,河南開封就丟了。
接下來就是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杜聿明所部悉數被殲——
被解放軍全殲22個軍、56個師,共計55萬人後,劉峙從蚌埠逃到南京,責任雖不能由劉峙一個人負,但鍋他必須揹著。
值得一說的說,劉峙在背鍋的時候還特意來了個剃光頭明志,但卵用沒有。
之後這個已經徹底衰了的人就逃向了九龍。在九龍,劉峙因遭土匪搶劫,十分狼狽,差點連跑路盤纏都沒了。
隨後,劉峙“流浪”去了印尼,當了兩三年的中小學教員,直到1953年才等到蔣介石的示諭:即速攜家眷返臺。
到了臺灣,劉峙不再有所求,安心當了一名寓公,直到1971年去世。
人生低谷時,劉峙有句座右銘:“智者勞,而仁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在人生拋物線一路向下的時候,他或許認為自己就是那個無所求的無能者。
最後說重用的問題,改成老蔣其實是在拋著用可能更準確。
黑句本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五:國軍五虎上將、著名“長腿將軍”、“豬將軍”,二級上將、第5戰區司令長官、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
劉峙,字經扶,江西吉安人,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劉峙是國軍早期名將,號稱五虎上將中的福將,打仗運氣非常好,中原大戰每每一出馬就旗開得勝。也是著名的逃跑將軍、草包將軍。
劉峙個性忍耐、隨和,對部屬很和善,極其愛財。蔣介石早期非常扶持劉峙,但在西安事變中,劉峙充當武力進攻西安的西路軍總司令,逐被冷落。後因定陶戰役整編第3師被殲滅,將其免職。
作為國軍高級將領,劉峙沒有屬於自己的派系,不戀權,只對蔣介石唯命是從。這在派系林立的國軍中是非常罕見的,這也是蔣看重劉峙的原因。48年蔣介石放棄白崇禧、薛嶽,再次重用劉峙,任命其為徐州剿總司令官,被國軍內部戲謔為“豬將軍看門”。劉福將再次以斂財為重,臨戰改變第7兵團編制,導致淮海首戰失利、處處被動。
解放後最後逃亡到香港,遭搶劫後一無所有,流落到馬來西亞擔任小學老師。後多方託人,1954年才被批准前往臺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著有《我的回憶》。1971年病逝於臺北。
被譽為豬的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
劉峙幼年喪父,繼父將其撫養長大,並一直供養他讀完保定陸軍學校。劉峙自小寄人籬下,養成忍耐寬容的性格。
劉峙(1892-1971年),字經扶,出生於江西省吉安縣廟背村的農戶家庭。父親在他不滿週歲時,與鄰村地主因稻田放水發生爭執,被毆死。其母胡氏改嫁統帶黃小山。
黃小山和的部隊移防時,劉母死活不願意離開吉安老家。黃小山只帶走了這個繼子劉峙,回到自己家鄉湖南瀘溪,並供他念書。1905年冬,他隨繼父赴日,接觸到反日活動,開闊了眼界。
1907年,劉峙決定投筆從戎,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第三期。因是外鄉人,劉峙備受同學的嘲弄和欺沒。劉峙建立了自己忍耐、寬厚的處世哲學。以至後來將自己書房取名“渾容軒”。
小學畢業後,劉峙考入武昌陸軍中學3期,武昌革命中加入學生軍,後又請假南下參加2次革命。1913年考入保定陸軍學校第二期步兵科,期間認真學習軍事,關心政治。
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
劉峙畢業後在粵軍發展,後投奔何應欽擔任黃埔教官、革命軍將領。在東征北伐、中原大戰中好運連連,不斷立功升官,成為福將。
劉峙畢業後南下投奔革命,在粵軍任職發展,一路做到團副。第一次北伐北伐,任遊擊第1支隊隊長,竟連戰皆捷一直攻到江西吉安。後劉峙回廣東粵軍任職,後遭排擠,改任軍事參議。
1924年夏,劉峙由何應欽介紹,出任黃埔軍校戰術教官。年底軍校成立了教導團,何應欽任第1團團長,劉峙任該團第2營營長。從此劉峙與顧祝同、錢大鈞等結團,成為日後何應欽系統大將。
1925年8月,劉峙因東征、平定劉楊叛亂中建立戰功,升為第1團上校團長。教導團擴編為第2師後,劉任副師長兼參謀長、旋即升任師長,駐防廣州。
1926年第二次北伐,劉峙第2師擔任總預備隊。攻打南昌時劉峙代總指揮,有如神助,擊潰孫傳芳部,攻下杭州、上海、蘇南,又擊退孫傳芳龍潭反撲。擢升第1軍軍長,率部駐防上海。
1928年1月繼續北伐。劉峙任第第1軍團總指揮,攻克濟南。北伐完成後部隊縮編,劉峙任第1師師長。此後,劉峙在蔣桂戰爭、蔣馮閻中原大戰屢屢在不利局面中轉危為安,反敗為勝。成為人人羨慕的福將。
劉峙為五虎上將之首,43歲已是二級上將、省政府主席,風頭一時無兩。西安事變中不懂政治,從此跌落高壇。
1933年,劉峙任贛粵閩湘鄂北路軍總司令,戰無不勝,高居五虎上將之首,名聲一時無二。1935年4月,43歲的劉峙升為二級陸軍上將、河南省主席。一時風光無人出其右。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軍委會主席蔣介石。全國上下一致要求解決,而代總司令何應欽堅持使用武力,命顧祝同為東路軍總司令,劉峙為西路軍總司令,兵發西安。
劉峙見是老長官何應欽命令,立馬領兵進軍西安。宋美齡、宋子文做顧祝同工作,顧祝同頗有政治頭腦,立即表示忠於蔣介石,絕不就任東路軍總司令。
就在何應欽準備換將時,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到南京。之前蔣介石一向打壓顧祝同、扶持劉峙,現在倒了個個,顧祝同成了蔣的心腹,升任陸軍總司令,而劉峙派往西北管理張楊的西北軍了。
劉峙與徐州剿總副司令、前進所主任杜聿明。
抗戰中劉峙被譏笑為長腿將軍,基本沒做過貢獻。戰後又因定陶失敗免去鄭州綏靖公署總司令。1948年再次啟用,出任徐州剿總總司令,被國軍內部稱為豬將軍看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劉峙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集團軍總司令。在平漢路戰役被日軍打的一潰千里,被譏笑為長腿將軍。
1939年,劉峙出任重慶衛戍總司令。1945年2月,劉峙調任國民黨第5戰區司令,接替李宗仁。抗日勝利後,劉峙居然獲得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看來蔣對他還是重情義的。
1948年國軍節節敗退,從重點進攻轉入了重點防禦。唯獨華東國軍編有大量機動野戰兵團,有強大作戰能力,蔣介石寄希望在華東尋找解放軍主力決戰。但是指揮官人選是個頭痛的事。
徐州剿總序列: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
華東、華中國軍作戰力量分為三支:一是邱清泉、黃維、李彌兵團等中央軍嫡系;二是白崇禧指揮的張淦、宋希濂兵團;三是雜牌軍或屬地方部隊的黃百韜、孫元良、李延年、劉汝明兵團。
而部隊又分屬華中、華東兩個剿總司令部,一開始蔣介石希望白崇禧統一指揮,但白認為只能在蚌埠設立一個總司令部,而蔣堅持要設徐州司令部。於是白崇禧堅辭不受。
不得已蔣介石重新啟用劉峙為徐州剿總總司令、杜聿明為副總司令、前進指揮所主任。一時間國軍將領戲言:徐州是南京門戶,應當派一員虎將鎮守,不派一虎,也得派一隻狗看門,今派一隻豬,眼看大門守不住。
淮海戰敗突圍的第12兵團副司令官胡璉。
蔣介石不聽白崇禧必須統一指揮華中、華東國軍,在蚌埠設立總司令部的意見,堅持使用長腿將軍將軍劉峙出任徐州剿總司令官,是以下原因:
一是無人可用:國軍歷來講資歷和出身,華東幾個兵團司令均是驕兵悍將,一般人壓制不了。最合適的白崇禧又甩手不幹。有資歷(上將,保定軍校或黃埔一期)也就那麼幾個。
二是劉峙是員福將:劉峙作戰指揮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從北伐開始,劉峙一直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箇中原因不明瞭,但是你若身邊有個辦事吉利的手下,說不定也會重用,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三是劉峙絕對忠誠和聽話:與何應欽、陳誠、白崇禧、傅作義不同,劉峙沒有野心。以上將之尊在軍隊沒有派系,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基幹部隊,這是國軍中極其罕見。劉峙對蔣介石決定衷心、唯命是從,不會出現衛立煌那樣的指揮不動。
淮海戰役中化裝逃跑的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
淮海戰役豬將軍劉峙無能第一步:大戰在即,推說副司令不在,20多天裡沒有收攏部隊,盡失先機。
淮海戰役前,蔣介石讓參謀部制定了在徐州蚌埠一帶與華野決戰的計劃。杜聿明看過後認為沒有問題,時國軍各兵團分佈在南北兩條大十字架上。杜聿明要求劉峙下令各兵團向靠攏,進入作戰位置。隨後東北戰時吃緊,蔣介石緊急命杜聿明任東北剿總前進總指揮,飛往葫蘆島指揮東進兵團救援錦州。20多天裡,劉峙沒有下令各兵團集結,反而說:杜副總司令不在家,等他回來再說。
徐州戰鬥序列部隊此時分散的七零八落:黃百韜兵團在西北的新安鎮、黃維兵團在河南、孫元良兵團在宿縣、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在蚌埠、只有李彌兵團在徐州附近的曹八集。
淮海戰役豬將軍劉峙無能第二步:為斂財臨時改變黃百韜兵團撤退和建制,致使主力兵團遇險。
黃百韜第7兵團,原本駐紮在新安鎮,轄第25、63、64、100軍,是徐州作戰主力。駐紮海州的第44軍原本定於從海路南撤,該軍一直為劉峙販賣私鹽。劉峙為自己斂財,臨時改變撤退計劃。
劉峙下令:海州第44軍劃歸黃百韜第7兵團建制,從陸路撤往新安鎮,並要求黃百韜暫停向徐州靠攏,在原地等2天。不料徐州北面的第3綏靖區起義,華野迅速南下,直指新安鎮。
第44軍攜著大量商人、地主、官員走了2天。加上黃百韜忘記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十萬大軍只靠一座鐵路橋渡河,結果被解放軍追上,第7兵團損失3萬多人。
淮海戰敗兵敗身亡的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
淮海戰役豬將軍劉峙無能之三:擔心害怕自己和徐州安危,臨時將接應部隊李彌兵團撤離,導致黃百韜第7兵團被圍。
損失巨大的黃伯滔第7兵團好不容易渡過運河,逃過解放軍追擊,終於到達徐州西邊50公里曹八集、碾莊。按計劃,李彌第13兵團在此掩護黃百韜撤退。
這時候得知解放軍南下的劉峙驚慌失措,以為是衝著徐州來的,急命李彌兵團改變部署,轉進到徐州北面的不老河。黃百韜聞訊,趕到李彌司令部請求晚一天再走,等他收攏部隊一起走。
誰知李彌說軍情緊急,需馬上開拔。黃百韜召開兵團緊急會議,認為雖然失去李彌掩護,但已離徐州不遠,用一天時間收攏部隊,第2天再走也應該沒有大問題。
淮海戰役豬將軍劉峙無能之四:缺乏軍事常識,誤導作戰方向,浪費救援時間。
剛指揮結束葫蘆島撤軍的杜聿明,在黃百韜兵團被圍當天飛赴南京,得知劉峙沒有在徐州集結部隊,大吃一驚,第2天一早緊急趕回徐州,指揮救援行動。
劉峙、杜聿明召開各部緊急會議。杜聿明認為解放軍作戰目的就是要吃掉黃百韜兵團,應當天由李彌兵團展開救援作戰;孫元良兵團守徐州、邱清泉兵團第2天到達作戰位置、黃維兵團向宿縣前進,向徐州靠攏。
劉峙認為解放軍目標是攻佔徐州,以徐州安全為由反對杜聿明計劃,直吵到半夜驚動蔣介石。蔣介石支持杜聿明計劃,劉峙這才讓步,但浪費了一天,被華野3個縱隊趕到建立了防禦陣地。
淮海被俘的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
淮海戰役豬將軍劉峙無能之五:打仗沒有自己斂財重要,軍事計劃洩露造成潰亂。
黃伯滔第7兵團在碾莊被殲滅後,黃維兵團在雙堆集被圍。杜聿明堅持要求徐州三個兵團撤退,提出撤就不能打,打就不能撤。最終顧祝同批准11月30日撤退。
27日劉峙將計劃提早洩露給經商的侄子,讓他轉移自己的資產,消息迅速擴散,結果造成徐州大亂,市民和各部隊爭先逃命亂成一團。撤退變成了潰亂。
淮海戰役扔下部隊逃跑的第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
劉峙兵敗後跑去香港,遭匪徒劫財後身無分文,流落到印尼教書餬口。後遭人說情才獲受批准赴臺。
劉峙自顧自己發財和安全,不顧部下死活,指揮無能之極。1949年劉峙先跑去香港,遭遇九龍土匪搶劫,淪落到無法生存地步。
而臺灣以劉峙遲遲不報道理由,取消其總統府戰略顧問資格。10月劉峙夫婦流浪印尼,以堂堂陸軍上將身份,做了個小學教師餬口,多年貪汙走私的錢財一文不剩。
1953年經何應欽等說情,終於拿到臺灣出入證,任國策顧問虛職,從此深居簡出,過上隱士生活。1971年1月15日,劉峙病逝臺北,終年71歲。
菸酒閣大學士
經過北伐和中原大戰,蔣介石嫡系中湧現出“五虎上將”,分別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劉峙名列第一,自然是最得蔣介石信任的人。然而,作為蔣介石最信任的將軍,劉峙後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卻得了兩個極為搞笑的外號,一為“逃跑將軍”,一為“豬將軍”。對於這樣一個被人們看笑話的將軍,蔣介石為何屢屢重用呢?
劉峙的逃跑將軍,主要指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在與日軍作戰的糟糕。全面抗戰爆發後,劉峙為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坐鎮保定,防守平漢路沿線。當時,劉峙加緊構築工事,準備阻攔日軍,但由於戰術上沒有創新,消極防禦,結果,日軍避開正面守軍,直插保定,當劉峙準備阻擊日軍時,又由於決策失誤,坐失戰機,直接導致保定失守。隨後,劉峙率部沿平漢線向西南狂逃,先逃到石家莊,後逃到開封,因此落下“逃跑將軍”的綽號。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時,劉峙出任徐州“剿總”司令。淮海戰役結束時,劉峙指揮下的22個軍全部被解放軍殲滅,劉峙又落下一個“豬將軍”的綽號。
不可否認,劉峙曾經有過輝煌的的戰績,例如,1930年,中原大戰時,劉峙作為蔣介石的嫡系,曾率討逆軍第二軍團,指揮顧況同、蔣鼎文、朱紹良、張治中、陳誠等部,討伐馮玉祥、閻錫山聯軍,在作戰中多次取得勝利。1931年,石友三反蔣,劉峙與張學良一起,將石友三的部隊6萬多人全部消滅,劉峙也因此得了個“常勝將軍”的名號。
然而,軍閥混戰畢竟不同於與配備精良的對日作戰,也不同於與解放軍作戰,劉峙後來之所以成為“逃跑將軍”和“豬將軍”,一是自己不能在戰略戰術上靈活,犯了經驗主義錯誤;二是後來的對象不同了,時勢也不同了,而不能與時俱進,所以屢戰屢敗。然而,他卻被蔣介石多次降職,又多次啟用,堪稱蔣家門下的不倒翁。
蔣介石之所以信任他,主要是因為劉峙對蔣介石的忠心耿耿。比如,1926年蔣介石發動的中山艦事件中,作為第二師師長的劉峙充當馬前卒,扣押第二師各級黨代表,收繳海軍局和罷工委員會自衛隊的槍械。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劉峙充當打手,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29年的蔣桂戰爭,1930年的中原大戰,劉峙都是蔣介石的核心力量,為蔣介石赴湯蹈火,衝鋒在前。
可以說,劉峙之所以在聲名狼藉的情況下,還始終得到蔣介石的重用,是因為一方面,劉峙是蔣介石的嫡系,另一方面,劉峙對蔣介石忠心不二。
帝國的臉譜
劉峙是國民黨黃埔系中的重要將領,曾任黃埔軍校戰術教官,在北伐中屢立戰功,為蔣介石所喜愛。1930年代中期,劉峙即被升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當時才四十出頭。
黃埔教官時期的劉峙
劉峙之所以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地位,說明他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庸才或者豬將。他的“逃跑將軍”之稱源於抗戰期間在平漢路戰役被日軍擊潰,說實話,當時敗於日本人之手的中國軍隊將領為數不少,其中不乏國民黨名將,將“逃跑將軍”帶到劉峙頭上,是有些對立面有意醜化他。
劉峙上將
抗戰末期,蔣介石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調任漢中行營主任,任命劉峙接替第五戰區要職。關於此事,李宗仁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據說當劉峙接掌第五戰區時,敵方廣播便奚落說:“歡迎長敗將軍來老河口駐紮!”果然,我離開第五戰區不出數月,敵人便發動攻勢,一舉攻克老河口和襄、樊。劉峙指揮無方,無力反攻,該戰略據點遂為敵人所佔領,直至抗戰勝利才重歸我有。
國共內戰淮海戰役爆發前,李宗仁向蔣介石建議,將黃淮平原劃成一個戰區,由華中“剿總”司令長官白崇禧統一指揮。從戰略上看,黃淮平原西至潼關、宜昌,東到濱海,本是一個地理單位;更有隴海、平漢、津浦三條鐵路構成一個完整的交通網,調遣部隊指揮作戰極為便利。但蔣介石拒絕了李宗仁的提議,將這個戰略單位分為華中、徐州兩個“剿匪”總部,分別由白崇禧和劉峙指揮。當時就有人說,徐州是南京北大門,需要一員虎將把守,起碼也要一隻狗看守門戶,現在卻來了一頭豬。
抗戰時期的李宗仁(左)與白崇禧
其實今天看來,蔣介石之所以重用劉峙,而不用被譽為“戰神”的桂系名將白崇禧,就是因為一個聽話,另一個桀驁不馴;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一個常常懷有"異志"。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民國年間那些事
這就叫武大郎開店,比老闆高的都不要。相比解放軍,國軍將領乏善可陳,仍然有一些將領讓解放軍頭疼,例如陳明仁,讓林彪在四平鎩羽而歸。糾其原因,蔣水平有限,聽不懂這些優秀的將軍們說的是什麼,自然就不能進行正確的決策,水平差不多的,聊的就很投機。解放軍這邊,林彪戰神一般,可在錦州問題上卻不能做出正確判斷,一定要軍委壓著才幹,結果大獲全勝,說明中央比林彪還了解四野,知道一隻部隊的極限在哪裡,相比而言,蔣的瞎指揮就是家常便飯,張馳無度,失敗難免。縱觀歷史,中國政治清明時期,就是將星璀璨時期,武帝雄才大略,戰神衛青,可以從騎奴中產生。政治昏暗,有人才也用不了,明末,眾多良將,卻被30萬人的少數民族亡了。李雲龍曰:部隊戰鬥力取決於其首領,曰的對。
傻客氣
劉峙其實挺厲害的,是北伐戰爭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中的“逃跑將軍”和解放戰爭中的“豬將軍”這種糟糕的表現是有其原因的。
劉峙算是很早的國民黨黨員了,黨齡不比蔣介石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和熊式輝、陳繼承等人是同學,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等大事。1924年經何應欽介紹到黃埔軍校當教官,從此劉峙與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等結成一團,是最早一批投靠蔣介石的人。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劉峙忠實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扣押共產黨人,從此受到蔣介石信賴。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劉峙充當了蔣介石鎮壓革命,殺害共產黨人的幫兇,成了蔣介石的心腹和“八大金剛”之一,從此官運亨通。
之後的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中劉峙都有上佳表現,作戰勇敢、屢建奇功,擊敗馮玉祥、傅作義等人,在蔣介石最危急的時候助其反敗為勝。
1932年6月,蔣介石發動對鄂豫皖的第四次圍剿,劉峙率領7個縱隊迫使紅四方面軍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離開根據地。1933年,劉峙任贛粵閩湘鄂“剿匪”軍北路總司令,戰無不勝給紅軍造成大量傷亡。1935年4月,劉峙因功升為二級陸軍上將,與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一起被稱為五虎上將,劉峙是五虎之首,聲威一時無兩。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劉峙被任命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集團軍司令,在在平漢路戰役被日軍打的一潰千里,被譏笑為“逃跑將軍”。這裡面有個問題,盧溝橋事變後馮玉祥聯絡西北軍舊部想東山再起,當時第一戰區集中了西北軍宋哲元的部隊,宋哲元算是對馮玉祥最忠心的了,劉峙的這次潰敗雖然汙了自己的名聲,但卻給了蔣介石對付宋哲元的藉口。蔣介石趁機奪了宋哲元的兵權,將宋哲元的二十九軍拆分,從此西北軍算是徹底成了歷史。也即是說劉峙這場敗仗對於蔣介石來說是功勞,這從之後劉峙被任命為重慶衛戍總司令就可以看出來,劉峙要真是愚蠢無能之人,蔣介石敢把身家性命交給他保護麼?
解放戰爭時間,劉峙在1946年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率兵圍攻中原解放區,打得也是有聲有色,但1946年9月受定陶戰役趙錫田整編第三師被全殲事件牽連被撤職。其實趙錫田被全殲真不賴劉峙的指揮,趙錫田仗著是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外甥、手下整編第三師是全美式裝備不聽號令,孤身進軍將自己陷於死地,怪不了別人。
到了1948年淮海戰役的時候劉峙再獲起用,但國民黨大勢已去、喪盡人心,不是靠一兩個精兵強將能夠挽救的了。
劉峙早期也算是個革命青年,指揮作戰敢打敢拼,只不過後來陷於國民黨體系的派系爭端、各路軍頭的勾心鬥角,讓曾經的戰將蹉跎了後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