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東北的士兵怎麼樣?

楊121111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答友的第一反應是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本能地有了排斥感。其實這是“一將無能累及三軍”,關鍵要看兵是誰訓練和誰指揮的,東北的兵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完全稱得上“縱橫天下”這四個字的。



日本人投降後,延安派往東北執行經略任務的,是2萬幹部和10萬部隊,包括山東和冀東的八路軍、蘇北的新四軍和延安留守部隊等等,這10萬人馬在東北內戰初期與杜聿明的美械部隊血戰山海關、四平等地,傷亡接近半數。而三年後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之前有多少部隊呢?

東北野戰軍有70萬主力部隊,東北軍區有30萬地方部隊,那麼顯然,這百萬大軍中的95%以上是東北的兵,這個毫無疑問。



東北野戰軍消滅了國民黨最精銳的新一軍、新五軍、新六軍、新七軍、七十一軍等美械部隊,徹底改變了國共雙方的兵力對比,是第一個進行戰略決戰的戰場,一舉吃掉了47萬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東北的兵同時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因為此時的華北,傅作義的總兵力對華北野戰軍仍然佔具優勢。

隨著林彪率領的90萬四野大軍先後入關,華北的國民黨軍隊面臨滅頂之災,四野全殲天津守敵兵臨北平城下,是北平和平解放強有力的軍事後盾。之後直下河南湖北,渡江戰役後消滅了“中國境內最後一個陰險的軍閥”白崇禧集團,將桂系賴以支撐的軍事家底一掃而光,隨後勝利解放海南島,從東北的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戴“狗皮帽子”的東北兵成為國民黨軍隊的噩夢和終結者。



(東野參謀長劉亞樓)

北平解放後,鑑於解放軍各部的俘虜兵(解放戰士)的成分比例已經較高,中央軍委選擇的第一支衛戍部隊就是四野47軍160師,這是由東野獨立第8師改編而來的部隊,全師13000多基層戰士全部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的翻身農民,裝備精良,政治可靠,另調長期擔任保衛工作的開國少將吳烈任師長,番號也調整為207師,此份殊榮也歸了東北的兵。

抗美援朝我國志願軍的首個司令部,是以四野13兵團司令部改編的,最先殺入戰場和打響第一槍的(40軍118師)都是四野部隊和東北的兵,這是歷史事實。



(開國少將吳烈)

東北的兵身材高大、性情火暴,其實是比較好的兵源,而中國各地區的士兵也都有各自的風格和特色,每個歷史時期都有最出彩的地區,比如什麼“無湘不成軍”、“無川不成軍”等說法,其實放下地域之爭,僅就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而言,東北的兵確實戰場最大、戰果最大、戰功最大。


度度狼gg


近代以來的東北,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大部分人是從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的“闖關東”過去的,但從人員構成上,東北士兵絕對實力強悍!

抗日戰爭中,很多人,認為東北人不行,一夜之間丟掉了東三省,20萬人被2萬人攆得到處跑,這個“九一八”國恥,黑鍋不應該東北老爺們兒背!完全是張學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換誰都比這個年僅30歲的大煙鬼強太多。典型例子是,日軍在九一八之後,野心膨脹帶了7萬人在上海搞事情,被十九路軍和第五軍直接打回去了。張學良如果放手讓東北老爺們和小日本子幹,至少能把九一八戰爭打成持久戰。

如果九一八事變是東北爺們兒永遠的恥辱,那麼第四野戰軍就是東北人永遠的榮耀!

第四野戰軍,前身為東北人民軍、東北野戰軍,主要來自於新一代的“闖關東”人,他們是中國共產黨的“挺進東北計劃”。

1945年8月,蘇聯150萬紅軍進軍東北,盤踞中國東北14年之久的日本關東軍瞬間土崩瓦解。此時我黨當機立斷,組織10萬部隊2萬幹部挺近東北,本著“向北發展,向南防禦”,建立了東北人民自治軍。國民黨軍隊縱然坐著美國飛機,也落在了我們的後面。

我軍10萬精銳進入東北,結合原本在這裡經營多年的滿洲省委和東北民主抗日聯軍,迅速廣泛發動群眾,建立起了東北人民的子弟兵。到1945年年底,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已經發展到了27萬人。

東野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東北人,他們有的是失去家園的農民,有的是落草為寇的土匪,有的是誤入歧途的偽軍,還有的是被俘虜的國民黨軍。“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後,東野就發展到了46萬人。

遼瀋戰役前夕,東北野戰軍兵員總數1039737人,長槍385134支,短槍50352支,衝鋒槍12960支,輕機槍15582挺,重機槍3136挺,六零炮2890門,迫擊炮986門,山炮324門,野炮194門,榴彈炮92門,控制了東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這與東北人的團結奮鬥分不開關係。

遼瀋戰役後,東野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總兵力超過100萬人。與原先挺進東北的10萬人相比,擴大了10倍,不過分的說,第四野戰軍中有至少百分之九十的東北人!

這100萬的東北老爺們在林彪元帥、羅榮桓元帥的帶領下,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永遠記住開國將軍中的這些東北人!

上將呂正操

中將萬毅

少將解方

少將賈陶

少將張學思

少將趙東寰

1933年加入共產黨的張學思少將,正是張學良的親弟弟!


歷史知事


據後人回憶,東北民主聯軍的確吸收整編了三十萬左右的偽滿州偽軍及部分偽滿州軍事院校的軍官及學員。日本人本打算把這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為自己所用,沒想到為人做了嫁衣。這幫人是中國人,從政治角度講,大部分人具有愛國情懷,可是報國無門。可惜,在國民黨接收大員眼中是漢奸,拒絕接收。委員長的高徒陳誠就是這樣做的,要遣散這批人員。這正好,把這幫人推向中共。

這幫人,全是東北人,大多二十多歲的棒小夥,身體素質超過南方人,更適應東北寒冷的天氣。又經過軍事訓練,作戰能力很強。再加上東北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勁,連參加過抗戰的國民黨老部隊,也很難對付。經過戰火考驗,很多人成為骨幹力量,成為以後四野的中堅力量,大部分人提拔到中下級軍官。以後中共又開展土改,一大批農民子弟又加入四野,講四野是中共的東北軍,一點不誇張。

平津戰役,傅作義的軍隊與之一接觸即潰,讓傅部聞風喪膽,稱不要和戴狗皮帽子的軍隊死抗。以後,四野南征天下,渡過長江,一真打到海南島,官兵驕傲地講,半個中國都是他們打下來的。


別當真58


在這裡我作為一個東北人,我特別想回答這個問題!

1.東北的淪陷難道不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央政府放棄了東北?為什麼要黑東北?

2.日本八十多萬關東軍那才是日本的陸軍主力好麼?整個中原所面臨的日本軍隊都沒東三省多這是事實。(而且這些人最後也不是國共兩黨消滅的!是蘇聯紅軍消滅的日本陸軍主力!別特麼吹什麼東北不費一槍一彈就投降的笑話了,噁心的地域黑。)

3.說句實話,日本關東軍在東北不像在關裡採用燒殺搶掠的三光政策,主要還是以懷柔為主。有很多東北老百姓一直沒有停止抵抗!

美麗的白山黑水是日本侵略重點根據地,所以東北人民所面對的是日本最強的軍事實力。

最後一點,別說抗聯的都不是東北人,因為絕大多數東北人都是移民,罵東北人就是罵中原人!東北原住民都是大都滿族和朝族。鄙視一切黑我大東北的

回答完畢。


柳三太爺


看待歷史的時候要把事件放進歷史環境裡看,把它們之間剝離單獨談什麼都是斷章取義 ……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可以用打的相當難看來形容,湘軍 川軍 桂軍 那個不是被日軍打的屁滾尿流,那些所謂的光榮戰績只不過是悲壯,而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那不是勝利。 就在日本宣佈投降的前期 湘軍 川軍 桂軍 還在節節敗退。日軍當時大部分精銳師團已經調往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上大多數是朝鮮兵 緬甸兵 和日本新兵。就這樣湘軍、川軍、桂軍還是打不贏日本人還爭什麼天下第一?有縱深 有後方 有國民黨的物質補給,你們都打不贏你還想東北軍怎麼樣。 馬占山孤守黑龍江 血戰江橋 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悲壯和膽量那個能出其左右,整個抗戰史有幾個將領有這樣的勇氣。 楊靖宇將軍同樣面臨這無糧無槍無援的三無境地,對於楊將軍的東北抗日聯軍來說這就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戰爭。面對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不會比300斯巴達更小東北抗聯好樣的。

黃顯生將軍9.18第一個打響第一槍的瀋陽市公安局長,黃將軍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對日軍作戰取得了不少勝利。最後黃將軍被蔣介石迫害死在獄中教小蘿蔔頭讀書看報的就是這位黃顯生將軍。

黃將軍的死恰好表明了蔣介石對東北軍的態度,蔣介石 對東北軍採取了四種手段:一、去頭 二、去骨 三、斷其手腳 四、鎖住咽喉。 關外的將士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最後大多戰死沙場少數撤退過國境線進入俄國境內,退入關內的將士被蔣介石在這四種手段下也只能苟延殘喘。

首先蔣介石對東北軍做了什麼 1、去頭。軟禁張學良使得三十萬東北軍成了無頭老虎。

2、去骨。大量的東北軍骨幹被調離或者迫害如黃顯生。3、斷其手腳。把東北軍分散部署中間用川軍 桂軍 湘軍 將其分開等於斷了東北軍的四肢。4、鎖住咽喉。縮減東北軍的補給一個師給一個旅的給養 一個團給一個連的給養,最後東北軍打沒一個連就撤銷一個連的編制 打沒一個團就撤銷一個團的編制。絕對沒有新的兵源補給,最艱難的時候東北軍將士要靠賣房子賣地 籌錢來給戰死的士兵家屬發體卹金。

在蔣介石的打壓下東北軍成了政治舞臺上的最大犧牲品,對日作戰東北軍就像是裹著繃帶架著雙柺的科比只能在場邊上看飲水機。抗日戰爭時東北軍可以用賽季報銷來形容,這不是東北軍能不能打, 這是歷史沒給他上場的機會是蔣介石政治舞臺上一個犧牲品。

對於抗日戰爭 川軍也好 湘軍也罷 那個都沒有說自己是天下第一軍的資格因為這場戰爭我們打的太難看了……屁滾尿流都是客氣了


執筆如刀難斷情


什麼爛魚臭蝦瞭解一點點就能回答問題了,給你開發一下

第一,當時局勢全國各地為戰,即使國民政府內部還沒有形成統一,小軍閥林立。我們的共軍還在大山裡,當時日本只不過最先從東北打過來的,東北做了第一個目標和前鋒而已。在那個時代,不論日軍從中國哪個方向打過來,哪個地方都是淪陷,當時戰力就是如此。

第二,你說的30萬東北軍面對2萬日軍望風而逃,噴子,你先去了解一下,當時在東北光甲種師團就超過兩萬人,不包括乙種及憲兵等。知道日軍甲種師團戰力如何嗎?不知道一會告訴你

第三,張學良的軍隊是張學良的,當時還有還有一隻軍隊叫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知道吧,現在吉林省有個縣叫做靖宇縣。東北軍民抗戰時間是十四年,你知道嗎?還有即使是張學良也不是你說的那麼不堪,熱河會戰是張學良主動想打的,由他發起的,只不過慘敗,這也是為以後退出東北埋下伏筆。

第四,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全國統一陣線,舉國抗戰。結果是日軍一路平推之勢,華北,華中,東南大半個中國幾乎全部淪陷,即使國軍精心準備的淞滬會戰,80萬精銳國軍打30萬日軍,同樣被反殺的潰不成軍,之後日軍一路向西,屠了南京,首都都被迫遷到重慶,如果沒有美國參戰,中國歷史不敢想象。我在告訴你,張學良帶出關的軍隊編成5個軍,幾乎全部陣亡在抗日陣線上,不管他們怎麼退出,但他們對抗日本侵略者中,視死如歸,離家幾十萬,歸家無幾人,記住,這幾十萬東北軍是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戰死的。在說回來這個時候的東北,東北的抗聯軍隊還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中與日軍戰鬥。

第五,這場戰爭是國殤,全國的傷痛,即使是美國也在太平洋和日軍打的哭爹喊娘,我們全中國的先輩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今天新中國,不是地域黑和某些無知的噴子用來秀下限的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客觀看待那段風雲和歷史人物


任曉楓1


這裡天下第一的東北軍,指的是縱橫天下的解放軍還是不戰而退的二十多萬張家軍?如果說人民解放軍自不必說,英勇善戰的解放軍把國民黨軍隊打的屁滾尿流,但是內戰終歸只是無奈的正義,同胞之間的舉刀相向是我們不願意看到。況且,派駐東北的解放軍終究屬於外來戶,嚴格來說不能稱作東北軍。而只有土生土長的張家軍,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東北軍,更符合題主心裡的東北軍資格。


然而,東北軍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非但沒有肩負起軍人的使命,而且成為了歷史的笑話。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掀開了侵略東北的序幕,近30萬東北軍面對2萬日本軍望風而逃。致使我國東北國土全部淪陷,從此開啟了長達15年偽滿政權奴役東北人民的黑暗歲月。日本人侵略東北蓄謀已久,東北軍的當家人張學良是有預知的,而且提前就下達命令是不準抵抗,不要激怒日本人。

天真的張少帥認為日本人只是在挑釁:只要東北軍主動示弱;只要卑躬屈膝的向日本人示好;只要向日本人點頭哈腰;日本人就不會把東北怎麼樣,關鍵時刻還不是有“國聯”主持公平正義了嗎!結果是日寇如入無人之境,迅速佔領東北,“天下第一”的東北軍形同虛設。張少帥被日本人狠狠的打了臉,不知道當時的他作何感想,他的30萬虎狼之師的臉也不知道往哪裡擺放。即便是後來面對的蔣介石傳達的抵抗建議,還有諸如宋慶齡、宋子文等愛國人士的質疑和期待,張學良領導下的東北軍都是置若罔聞。



張學良晚年曾回憶說,是他低估了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東北軍都把武器入軍封存了,日本人也沒有停止侵略的腳步。

宋朝有句俗語,“東北虎,蒙古狼,中原地區的小綿羊”。意思是說東北人自古彪悍如虎,蒙古鐵騎如草原蒼狼一樣橫掃天下,中原人民只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原軍隊雖然實力不佔優勢,但他們有堅不可摧的意志,他們有視死如歸的決心,他們也有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所以,雖然歷經風雨滄桑,依然昂首屹立。而所謂的東北虎,是真正的“唬”,區區數十萬滿清人統治中原近三百年的歷史,靠的就是“唬”,至於東北軍的士兵唬不唬,那就要看誰領導了!因為士兵的任務只是服從命令而已。


國史春秋


東北兵抗寒冷、衝擊力強,因為常年狩獵的原因,弓馬嫻熟,歷來是中原不可迴避的有力挑戰者,甚至有些如金兵和清兵,直接就入主中原。戰鬥力不可小覷。

最能體現遼軍厲害的戰役。

西晉慕容俊遼兵大敗冉閔軍。

唐朝武則天時期孫萬榮的遼兵大敗王孝傑的唐軍。

五代十國,遼軍大破後晉軍,滅後晉。

宋朝高梁河之戰,10萬遼軍大敗20萬宋軍。

努爾哈赤5萬後金軍薩爾滸大敗十多萬明軍。

還有抗日戰爭

東北軍第51軍。

1938年2月,該軍參加了徐州會戰,在淮河北岸大堤小蚌埠段一線陣地阻擊敵人(史稱淮河阻擊戰),同北上欲夾擊中國軍隊的日軍第13師團激戰10日,雙方陣地反覆易手,戰況慘烈,51軍此戰犧牲6000多人,斃敵3000餘人,阻敵北上達三個月之久,為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國民革命軍第67軍

該軍參加了長城抗日作戰和冀動地區的抗日作戰。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該軍參加津浦路北段沿線作戰後,又調至上海松江。

在參加淞滬會戰強渡蘇州河的戰鬥中,67軍旳軍長吳克仁包括以下兩名旅長,軍參謀長,師參謀長共五名少將以上將領殉國。

吳克仁是淞滬會戰陣亡的最高級將領,也是國軍抗戰陣亡的十四個高級將領之一!

國民革命軍第57軍 。

57軍的112師參加了淞滬會戰的江陰要塞阻擊戰。

當時國軍各部已經從上海蜂擁撤退,日軍二十多萬大軍尾隨追擊。當時防禦京滬一線的部隊已經很少,57軍就作為一支生力軍使用。結果該軍112師在江陰一戰中打的極為艱苦。

稍後,112師退往南京參加了最為殘酷的南京保衛戰。112師671團、673團在南京城北長江一線陣地阻擊日軍,結果兩個團基本被打光了。

第112師副師長李蘭池在率隊衝鋒肉搏時,在南京太平門附近中彈壯烈殉國,成為南京保衛戰中殉國17名將軍中的1員。

在112師在長江以南激戰的同時,111師在靖江、揚州一線也和日軍激戰,以重大傷亡阻擋了日軍進攻的步伐。

南京戰役以後,57軍相繼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

國民革命軍第53軍

該軍先後參加了南昌會戰、第1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等作戰、第2次長沙會戰等。

1943年春,該軍參加鄂西會戰後,由湖南調往雲南彌渡、蒙化地區,加入中國遠征軍作戰序列,隸屬第20集團軍指揮,先後參加了中國駐印軍打通中印公路的作戰、滇西反攻戰和中國遠征軍第2次入緬作戰等。

國民革命軍第49軍

該軍參加淞滬會戰,進至上海戰場後,立即在徐家橋、界碑橋、楓涇、大場、滬杭公路等地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戰鬥。此次作戰,第105師第626團團長顧惠權陣亡,所部傷亡過半。

第109師在阻擊滬杭公路北犯日軍的兩晝夜激戰中,4個團長3人陣亡,士兵大部犧牲。

隨後參加了第三次長沙會戰和浙贛會戰。

1941年3月,該軍第105師奉命參加了上高會戰和第二次長沙會戰。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2軍 。

該騎兵軍組成後,參加了太原會戰中的晉北戰役和忻口戰役。

還有四野的百萬大軍入關,一直打到海南島!

還有抗美援朝。

太多了,隨便寫寫,細寫可以寫書了!

總之,不管是東北的還是別的二十多個省的,那個省的英雄事蹟都可以寫長篇的書,中國那個省的人是慫貨了!



蓉兒是傻瓜


只說三件事,

1.《義勇軍進行曲》為什麼不叫川軍進行曲,桂軍進行曲?

2.小鬼子禍害南京城的時候,能征善戰的川軍,桂軍在幹什麼?

3.解放戰爭的時候,為什麼四野能一路破竹的打到海南?川軍,桂軍又在幹什麼?


信馬哥9得永生


東北兵強不強?我不知道,東北做為滿族的發源地,你去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努爾哈赤13副鎧甲起兵,橫掃明朝有著自稱天下第一的川桂湘粵等地,逼著漢人剃頭300年,我就是想問問,當時的川桂湘粵那個地方的人口比東北少?怎麼沒見在滿清兵前喊“老子天下第一”東北有沒有影響聽聽現在的官話就知道了,普通話是以東北方言為基礎制定的,你們再牛B的川桂湘粵說的也是方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