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大家好,我是夜七。

前兩天我們講了李白的偶像和迷弟,今天我們來講講一個讓李白較勁了一輩子的人,這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認輸之後還不服氣,在李白以後的日子,曾經兩度作詩欲要蓋過這人的風頭,但是都沒有成功,這人就是崔顥。

相較於李白,崔顥的名氣那是小了很多,李白作為古典詩壇的兩座高峰,歷來都是很多文人心目中的偶像,為什麼這崔顥偏偏能讓李白擱筆認輸呢?我們來慢慢說起。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說到崔顥,就不得不提到那首名垂千古的《黃鶴樓》,我們摘抄如下: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黃鶴樓》可不得了,這首詩出來之後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喝彩,李白登黃鶴樓的時候本來也想賦詩一首,但看見這首詩之後說了這麼一句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想賦詩但只能先憋著了,崔顥這詩有點好,一時間難以超越。於是李白大筆一擱,直接掉頭就走了。現在去遊覽黃鶴樓的人估計都知道,黃鶴樓那裡還有個擱筆亭,這擱筆亭的由來就是李白擱筆的故事。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黃鶴樓這首詩在後代的詩評家、詩論家的筆下有這麼一個評價——唐人七律第一。七律是什麼,七律是詩聖杜甫的終極絕學看家本領,但是唐人七律第一卻讓崔顥拿了去,可想而知這首詩所達到的高度以及藝術成就。

千萬不要以為這就完了,李白說這不算完,於是李白在以後的時光裡就跟這首詩較上勁了。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習慣了自由灑脫,寫的東西也是比較得自由奔放,像是歌行類的古詩體裁比較適合他,但是這七律在格律、音韻以及起承轉合上有著極嚴的規則,李白傳世的七律只有八首,讓李白寫律詩,相當於戴著鐐銬跳舞。

按理說李白寫不出來,大家也不會覺得他不行,畢竟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就像讓長跑遠動員跑跨欄,出不了成績也在情理之中。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但是李白可不是這麼想的,李白第一首和崔顥《黃鶴樓》較勁的詩是在看見《黃鶴樓》這首詩不久之後寫出來的,名字叫《鸚鵡洲》。

鸚鵡洲

李白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看起來是不是和黃鶴樓句式差不多,這就是李白和崔顥較勁的第一首詩,很多人認為這首詩簡直就是在模仿崔顥嘛,其實這樣說未免有失偏頗,這首詩雖然在句式上和崔詩很像,但是在內容上,詩仙還是有著很多自己的表達以及技巧。李白自己也明白,這首詩沒有打敗崔顥的《黃鶴樓》。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在《鸚鵡洲》之後,李白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別急,這是在憋大招呢。在距離寫《鸚鵡洲》很多年之後,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橫空出世。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完全可以說是李白的正名之作,很多人將這首詩同崔顥的《黃鶴樓》相比,認為兩者不分伯仲,被合稱為登臨懷古的七律雙壁。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雖然達到了同樣的高度,但兩者終究只是打了個平手,並沒有超越。因為《黃鶴樓》珠玉在前,很多的詩評家、詩論家都認為黃鶴樓才是唐人七律第一。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瞎子點燈,說古論今。我是夜七,我們明天再聊。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收藏,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後面留言討論。

夜七異談丨有一個人曾經讓李白擱筆認輸,你知道是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